服!被這些“包漿”驚呆了……

文玩要盤玩,廣義上講就是用手揉搓。經過不斷的搓磨後文玩會變色、發亮,這就稱這個文玩包了漿,這就是其中的樂趣。有人開玩笑說,不就是敷了一層油泥嘛,就像冬天穿羽絨服很久沒洗,袖口同樣油得發亮。別說,原理還就是這樣的。但更準確來說,包漿不是敷了一層“油泥”,而是將表面磨得光滑鋥亮。下面讓我們欣賞一波"成功"的包漿案例~

服!被這些“包漿”驚呆了……

琺琅彩“山水佩奇遊春”馬蹄杯:這包漿,這開片,典型的明中期風格~

服!被這些“包漿”驚呆了……

98年產羅技鍵盤:至今仍在服役

服!被這些“包漿”驚呆了……

30多萬公里老別克君威:方向盤十分襯手

服!被這些“包漿”驚呆了……

天壇公園古樹:吸收天精地華後的包漿

服!被這些“包漿”驚呆了……

當歲大雛中華田園犬:摸的夠多,總會包漿

服!被這些“包漿”驚呆了……

步行街美女銅像:這些年被遊客摸出的包漿~

——什麼是包漿?

我們先來說說包漿,它的原理很簡單,就是物件表面由於長期氧化形成的氧化層。

翻譯成人話,“包漿”其實就是光澤,專指器物經過長年累月,在表面上形成一層自然的光澤。但是,包漿的光澤又區別於用蠟打、用油擦所產生的浮光,它顯得更古樸、潤澤、雅緻。

服!被這些“包漿”驚呆了……

不僅僅是文玩,還有我們日常接觸到的竹質、木質等生活用品,經過長時間把玩、或者氧化表面,都會呈現出薄薄的一層亮光,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包漿亮”。

服!被這些“包漿”驚呆了……

——怎麼包漿最快?

說完包漿的原理再回到正題,為什麼文玩盤刷得那麼勤包漿還是那麼慢呢?在許多玩家眼裡,既然包漿是通過把玩形成的,那麼在入手一件文玩的時候,只要通過長期盤刷、揉搓,肯定能產生包漿。

服!被這些“包漿”驚呆了……

聽上去好像沒毛病,但卻偏偏漏掉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細節:文玩也是需要適當休息的!

我們舉個例子,星月大家都盤玩過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星月上手盤玩一點時間後,它的表面會出現黏黏的感覺,這時候我們通常會把它放置一段時間。等放幾天星月沒那麼黏了,我們再來繼續盤玩,大家想過這是為什麼嗎?

服!被這些“包漿”驚呆了……

其實,把星月放置一段時間這個舉動,就是讓星月與空氣接觸進行氧化,鞏固包漿的過程。如果這個時候繼續盤玩,反而會破壞氧化,變相阻止包漿快速形成。

除了星月,還有很多文玩都有這種過程,如橄欖核、鳳眼菩提等,都需要適當盤放才能加速形成包漿。

服!被這些“包漿”驚呆了……

那麼,金剛和核桃呢?不是說刷得越勤包漿越快麼,那我天天刷!這個理解其實也是錯誤的,金剛核桃在包漿的過程中,同樣需要休息。

我們刷金剛核桃,有三個目的,一是清理紋路中的髒東西,二是間接拋光,三是讓油汗均勻分佈,減少色差的出現。而這個刷的過程,其實反而是拋下去一層薄薄的包漿。那麼,刷完再用手揉搓形成新的包漿後,我們得讓包漿鞏固,而放置一段時間就是鞏固的最好方式。

服!被這些“包漿”驚呆了……

所以,各位玩家們,包漿最快的方法,不是無時無刻地盤刷,而是玩一段時間就讓它放置幾天,時間不用長,幾天時間就可以,具體自己把握。這樣反覆循環,包漿也會越來越厚重哦!

如果還有更多關於文玩包漿方面的疑問,歡迎在留言區評論,大家一起進行更深入的探討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