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諸葛亮不死的話蜀國會怎麼樣?

竊以為國力因戰爭而衰竭 其主又胸無大志 諸葛姜維又何其忠心耿耿 即便戮力同心 恐怕也無力迴天 即使有喘息機會。。。那只是喘息機會而已

如果諸葛亮不死的話蜀國會怎麼樣?

劉備用一種很不道德的手法取得了蜀漢政權的合法化,很奇怪的是三國演義並沒有對此事批判,卻大唱頌歌,這是為什麼?難道羅兄也對劉備這種強盜態度持肯定態度?

我們研究三國看三國也好,並不能拿三國演義這本書當作真實歷史來看。那樣的話會讓我們失去對真實世界所發生的一切事情,持偏激的態度。

其實,聰明二字不適用於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凡是能夠在歷史舞臺上留有自己姓名的各位,都有著凡人沒有擁有的智慧和才學。

你看姜維就是因為只顧打仗 國家財力人力大量消耗 即使勝利了又要花多大力氣回覆元氣?要恢復元氣 沒有個把治世文臣 最重要的是 沒有個英明領袖 怎麼可能實現?遲早被人鑽了空子 江山難保 又要一番血雨腥風(此言形容政治上的鬥爭真很恰當)則太平之世遙遙無望矣!

所以從這個角度講 蜀降未嘗不是社稷之幸百姓之福 就當是和平解放吧!

關鍵是蜀國沒有成為一個強國的必要條件 光靠幾個人強撐著(諸葛亮的執政方式也頗有問題) 領袖沒個領袖的樣子 又缺少人才 這樣的國家要是贏了 那歷史真沒道理可講

如果諸葛亮不死的話蜀國會怎麼樣?

曹魏集團在當時應該是由一個很聰明的老闆領導一群很聰明的員工。建立了一個本應該在中國歷史上應該大樹特樹的王朝。

如果諸葛亮不死的話蜀國會怎麼樣?

而諸葛亮呢?相比較而言,在這方面就不行了。當時的皇帝是劉禪,但一切作主的可是諸葛亮啊。所以蜀漢的亡國諸葛亮有相當一部分的責任。諸葛亮難道不知道蜀漢的地理位置適合防守還是進攻嗎?他在蜀漢發揮著什麼作用呢?是好的一面還是壞的一面呢?諸葛亮為什麼不採取蜀人治蜀的正確方針呢?是能力還是蜀國的條件不行?

從諸葛亮的累死,就知道諸葛亮的個人能力並不適用於蜀漢集團.

三國其實就是魏蜀的交鋒,吳這個國家武力偏強,謀略偏弱。因此他的國家相對魏和蜀,智商相當的低。

看到這裡想必大家應該知道三國最聰明的人是誰了吧。曹魏集團的靠的是每個人的實力和聰明打出了一片屬於東漢末年的最強集團。團結,積極,合作。這就看出集體的力量永遠比個人的力量的優勢所在。一個人的智商永遠鬥不過一群人的智商,一個好的老闆永遠強於一個好的打工仔。諸葛亮到底還是選錯人了。

看一個是否聰明一定要看這個人在這集團發揮著什麼樣的作用,以及領導人是否採納了他的意見,從而使這個集團走上了一個良性的發展道路。由此可以看出諸葛亮並不聰明。他提的建議很適合曹魏集團。而不適合劉備。因為劉備沒有曹操那樣的智商。

當然從古代角度來說 國即是家 君主有何意願百姓沒得選擇 蜀國百姓不降也得降 不降則淪為叛臣賊子。

歡迎評論區留言,談談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