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麼過情人節,不禁感嘆古人的智慧真的是創意滿滿啊

21世紀初期,互聯網世界悄然興起了一個由數以億萬計的網民自發組織的網絡節日——網絡情人節。這是虛擬網絡世界的第一個固定節日,定在每年的5月20日和5月21日,因為“520”和“521”的諧音都是“我愛你”

那麼古人又是怎麼說520的呢?

古人怎麼過情人節,不禁感嘆古人的智慧真的是創意滿滿啊

先秦至唐,男女青年相戀相對自由。《周禮·地官·媒氏》中說:“仲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意思就是說古代在仲春時節,未婚男女青年自由選擇對象外出郊遊,私奔也是允許的。而“三月三”也成了官方最早規定最正宗的情人節,允許青年男女在野外水邊嬉戲,並挑選意中人,並進可以做想做的羞羞的事。造化弄人而後來影響了我們幾百年的孔子,就是因此誕生的(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記載:“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想起高中背過的論語會不會不想過情人節了。

一、法律明文規定:如上邊的周禮中的規定,並且詩經中還有約會詳細的描繪。

《詩經·鄭風·溱洧》篇中:“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蕳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我就不翻譯,不過我要提醒各位,如果您要穿越去了古代可不要送錯了定情信物,繁欽《定情詩》中郵詳細的描述,定情信物可以有以下幾種(臂釧、戒指、耳飾、香囊、跳脫、美玉、同心結、簪子、釵、服飾……)那麼問題來了,在古代紅豆能不能作為定情信物?

古人怎麼過情人節,不禁感嘆古人的智慧真的是創意滿滿啊

二、在三月三沒有遇到自己喜歡的怎麼辦?主動出擊,各種措施包括拋物、飆歌、媒人,悶聲追追追,十八般武藝等等。

拋物,有詩為證,皇甫松《採蓮子》“船動湖光灩灩秋,貪看年少信船流。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少女看到喜歡的男子, 而船就要走,眼看帥哥就拿不到這張舊船票,當機立斷有什麼扔什麼。幸虧不是水滸傳上潘金蓮扔的木棍,不然小夥該哭了。而拋繡球記載則是在宋人周去非《嶺外代答》“男女目成,則女愛砣而男婚已定”;各位適齡青年不要被電視劇迷惑了,繡球是一種兵器演變而來。最後忠告各位:拋物有風險,愛他(她)需謹慎。

飆歌,古時候男女相愛怎麼辦,一言不合就飆歌,女子唱歌為“求壯”,男子唱歌為“求鳳”;詩經國風大部分是愛情詩歌,那時候的詩是要唱出來的;而現在黃土高原是依舊流行著信天游等情歌,沒有考證不敢斷定是否也是古代遺風。最後我想說:愛他(她)請做麥霸!

媒人,媒人這個職業從東周開始,媒妁之言最早出自孟子《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隙相窺,逾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詩經中的《氓》“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不過也不是必須的程序,對象一生氣,“以爾車來,以我賄遷。”簡直是人生贏家,不經抱得美人歸,連美人的財產也一塊拉走了。

悶聲追追追,有喜歡的人怎麼辦,也不說話我就追追追,追到天涯海角,追到天荒地老;不過有可能追丟喲!《蒹葭》中主角從“白露為霜”看見伊人在“在水一方”開始追,一直追到“白露未已”,“在水之涘”;也不搭個訕,你想人家一姑娘,後邊突然就多了個人,追追追,姑娘不跑怎麼辦。除非你長得帥,否則不要採用,不然必回事倍功半還被當做壞人。

古人怎麼過情人節,不禁感嘆古人的智慧真的是創意滿滿啊

十八般武藝:“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暗戀她怎麼辦,我追,追不到怎麼辦,我展現我的多才多藝征服他,這才是我要鼓勵大家要做的。

宋代後,為了達到一定的統治需要,崇尚理學,存天理滅人慾,導致很多“美好”的傳統丟失了;而從漢代興起的七夕,乞巧節開始逐漸的替代三月三成為情人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