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发奎带的队伍为何被韶关人称为“铁军”?

岭南观察

张发奎(1896--1980),字向华,广东始兴客家人。陆军二级上将,曾任被誉为“铁军”的第4军军长、陆军总司令。在北伐战争中以“勇将”著称。

张发奎于1912年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参加中国同盟会,后升入武昌第三陆军中学。1916年毕业于武昌陆军第二军官预备学校,入粤军后由排长逐级升至旅长,曾一度为孙中山侍卫。1925年冬,由于在东征与南征中战功卓著,升任广州国民政府辖下之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12师师长。

1926年7月,国民政府誓师北伐。张发奎率部进军湖南,承担湘江东岸作战任务,连克醴陵、平江,迫吴佩孚部退守汀泗桥。汀泗桥三面环水,后枕高山,除西南铁路桥可通外,皆为崎岖山路。吴佩孚集北军两万,欲凭天险歼灭第4军,并亲率嫡系部队由长辛店倾巢南援。8月26日,第4军发起攻击,双方激战甚烈。当晚,张令第36团渡水偷袭敌后,占领中央阵地。翌日拂晓,又亲率35团及叶挺独立团从正面奋勇冲杀,血战数小时冲过铁桥。吴军腹背受敌被包围缴械,第12师遂占领汀泗桥。30日,第4军攻克贺胜桥,直逼武昌。由于该军作战勇敢,所向披靡,赢得“铁军”称誉。

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张发奎奉武汉国民政府令继续北伐,率第4、第11军出师河南,于上蔡等地击败奉军4个军,并进击临颍,与奉军主力决战。激战中,张果敢指挥,最终击溃奉军主力,遂占临颍,克许昌,取开封。此次北伐,铁军逐鹿中原,威震中外。



连阳标统

张发奎曾加入同盟会。1914年,他入武昌第三陆军中1学,曾参加过讨袁之役。1917年,张发奎任“援闽”粤军中尉属官,驻福建州。1920年,“援闽”粤军回粤,驱逐盘踞广东的桂系军阀,其期,张发奎任督战队长。


同年粤军整编,组建第一师,张发奎任少校副官。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成立北伐大本营,组建警卫 团,张发奎任警卫团第三营营长,随同孙中山前往广西桂林参加 北伐,并参与大本营的警卫工作。 1921年5月,孙中山迁北伐大本营于韶关,张发奎亦率所部 进驻韶关。

6月,陈炯明在广州叛乱,进犯韶关,张发奎迎敌战 败,率该营退入始兴县仙人岭。随后,陈炯明遣前陆军小学校长 翁式亮致函张发奎,劝其归降,张以“师恩难忘,恕难从命以回绝,之后据山抵抗,为时半年,遂有“山大王”的绰号。

后来,粤军第一师师长梁鸿楷致函张发奎,许以相机举兵驱逐陈炯明。张发奎应之,任第一师二团三营营长。年底,孙中山联络滇、桂军入粤讨伐陈炯明,张发奎与工兵营长邓演达起兵响应组成讨陈联军 1923年1月,张发奎率兵进驻广州。2月,孙中山于广州就 任大元帅,以李济深为第一师师长,张发奎任该师独立团团长。 1924年春,独立团改称第一团。次年,张发奎参加第一次东征和平定刘震寰、杨希闵之叛乱。1925年7月,粤军第一师扩编为国 民革命军第四军,张发奎任独立旅旅长;随后,晋升为第十二师 师长。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誓师北伐后,张发奎奉命率第十二师由琼崖北上,参加北伐。在湖南、湖北、江西等战场,张 发奎为第四军赢得“铁军”之称号立下殊勋。



岭南观察

陈真如指挥若定,张向华蹈厉无前!

张向华即张发奎。

张发奎是当年的90后,生于1896年。年轻轻轻,20多岁就当师长了。

1921年,孙中山成立大总统警卫团,下辖三个警卫营。营长分别是薛岳、叶挺、张发奎。三兄弟同年,都只有25岁,意气风发。个个忠心耿耿,又勇猛无比!警卫团的武器很先进,装备有汤姆逊机枪,和花机关冲锋枪。

1922年,孙中山在韶关设大本营北伐。警卫团跟随左右,寸步不离。北伐军连战连胜。

1922年6月,陈炯明不听指挥。孙中山从韶关返回广州,约谈陈炯明及粤军诸将领。陈炯明拒绝见面,并发动叛乱。

孙中山回广州时带了两个警卫营,叶挺营和薛岳营,而把张发奎营安排在韶关留守。

陈炯明部叛乱后,由叶举指挥进攻越秀山总统府。其部下一度犹豫不决。一是孙中山威望很高,部分军队不愿执行陈炯明和叶举的命令。二是越秀山易守难攻,薛岳和叶挺战斗力太强,很难攻下。

乱军只能远距离用炮攻击。孙中山从容乘登上了军舰。

张发奎听闻陈炯明叛乱,大怒!无奈其余各军都被陈炯明打散,他变得势单力孤。陈炯明派人来收编张发奎,张不同意,带部队进山当土匪,打游击。

孙中山成立讨贼军,围攻陈炯明。张发奎立即出来奔向孙中山,像一个找到家的孩子一样哇哇大哭。

很快他化悲痛为力量,南征、东征,扫清陈炯明余部。

1926年北伐前,张发奎已经当了师长。

而他的好哥们叶挺在哪里呢?叶挺在张发奎手下当团长,就是那个著名的独立团。

当年陈炯明叛乱时,叶挺守前门,薛岳守后门,给叛军造成假象,掩护孙中山登军舰。然后突围,把宋庆龄也送上军舰。与叛军交战直至弹尽粮绝,薛岳也上了军舰。而叶挺则殿后,被冲散。叶挺出国转了一圈,又回来。

张发奎、叶挺两兄弟,同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湖南、湖北猛击吴佩孚北洋军,一路如砍瓜切菜。人送外号铁军!

张发奎部扩编为军,张任军长,年仅30岁。

当蒋介石在江西战场不利时,调张发奎部前往。张发奎苦战三天三夜,截断南浔(九江至南昌)铁路,救出李宗仁。终于击败孙传芳。

当他凯旋归来,至武汉时,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果真送了他一块大牌子,上书“铁军”二字!


草墨之家

张发奎是广东始兴人,确切的说,他的部队在北伐战争中被称之为"铁军",而非仅仅是韶关人眼中的"铁军"。

1926年6月,国民革命军兴师北伐,张发奎时任第4军第12师师长。第4军前身是粤军第1师,革命历史十分悠久。第4军军长李济深是北伐军总参谋长,负责留守广州后方,副军长陈可钰率领第10、第12师和叶挺独立团,一路讨伐北洋军阀吴佩孚。其中叶挺独立团作为先遣队,首先突入湖南支援唐生智第8军,取得首战告捷。


真正成就第4军"铁军"称号的当属粤汉铁路上的汀泗桥、贺胜桥之战。先说汀泗桥之战。汀泗桥背枕湖北咸宁、嘉鱼两县间的黄塘湖,北、西、南三面环水,铁路斜穿西南至东北,草木丛杂,地形险要。8月26日,第4军各部向铁桥猛烈进攻,吴佩孚的部队扼桥顽抗,以炽烈炮火交叉封住桥头去路,北伐军数次冲锋均告失败。27日,张发奎亲临前线督战,独立团在当地农民带领下绕小路,奔袭敌人正面阵地。该团参谋长周士第后来回忆说:"第10师和第12师第36团也向敌猛攻,四万八方都是枪声,敌人不知道革命军是从什么地方打进来的,大为恐慌,逐全线崩溃。"张发奎认为,黄琪翔第36团应居首功,该团折损三分之一,一名营长、几名连排长阵亡。再说贺胜桥之战。贺胜桥位于咸宁以北,紧临今天的武汉市江夏区,东西两面分别以黄塘湖、梁子湖为依托。29日,张发奎命令独立团、缪培南第35团担任主攻,黄昏时各部进入攻击准备位置,敌人胡乱放枪,不敢出击。翌日拂晓总攻,北伐军官兵奋勇冲锋,一举攻克贺胜桥。张发奎表示,这一场仗的重要性"
主要是因为吴佩孚亲自指挥"。"吴佩孚用执法队砍杀后退官兵的脑袋来阻止退却,我看到一名旅长被砍下的头顱悬挂在树上。然而这一切都是枉然,汀泗桥与贺胜桥战事注定了吴佩孚的失败命运"。


北伐军攻下武汉三镇之后,第12师调援江西战场,先后转战德安、九江、南昌等地。11月下旬,张发奎率部回师武汉,因功升任副军长,仍兼第12师师长。为了表彰第4军的北伐功绩,武汉粤侨绅商特别浇铸一面"铁军"盾牌,並题词曰:

烈士之血 主义之花 四军伟债 威震遐迩 能守纪律 能毋怠誇 能爱百姓 能救国家 催锋陷阵 如铁之坚 革命负担 如铁在肩 功用若铁 人民倚焉 愿寿如铁 垂亿万年
1990年2月,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政协文史委联合出版《挥戈跃马满征尘-张发奎将军北伐抗战纪实》一书,高度评价张发奎率领的第12师打出了北伐军的威风,在民主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也为第4军获得"铁军"荣誉立下了汗马功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