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强化背景下的城投债发行趋势

金融监管强化背景下的城投债发行趋势

城投债作为城投公司对外融资的重要渠道,正受到监管政策与融资市场环境的多方面影响,呈现发行规模下降、融资成本增加等问题。城投债发行规模下降,2017年城投债发行规模为19600亿元,较上年减少22.38%;城投债债务偿还压力持续增加,2017年城投债偿还规模为14800亿元,较上年增加34.55%;融资成本持续上升,2017年城投公司发行的企业债平均票面利率为6.17%,较上年增长37.72%,2018年初其票面利率水平持续上涨,第一季度平均票面利率水平为7.23%,较2017年增长17.18%;发行主体信用评级主要以AA级及以上为主,2017年AA级及以上的城投债发行主体占比为94.33%,发行主体的信用等级要求日趋严格。

金融监管强化背景下的城投债发行趋势

图1 2012-2017年城投债发行规模与偿还情况

金融监管强化背景下的城投债发行趋势

图2 2017年城投债发行主体信用分布情况

金融监管强化背景下的城投债发行趋势

图3 2017年城投债发行主体信用分布情况

城投债发行“遇冷”的背后是政策监管要求的不断提升与融资市场的资金紧张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城投债发行难度的增加。

随着《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财预〔2017〕50号)、《关于坚决制止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的通知》(财预〔2017〕87号)等强监管政策的出台与执行,政府债务管理体系日趋严格与完善。地方融资平台公司作为形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温床,被要求剥离政府投融资职能。而在金融去杠杆、防风险政策导向下,金融机构受到超预期的严格监管,对资金市场整体流动性产生较大影响,城投债的发行要求亦随着政策环境与市场环境的收紧而变得水涨船高,失去政府信用背书的城投公司通过发行城投债进行融资正变得越来越难。

随着政府与企业的界限不断明晰,政府信用与企业信用的关联正不断被稀释,城投公司的生存压力加大,与地方政府厘清边界、明确权责将成为城投公司后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适应政策及市场环境要求,城投公司应主动调整自身定位,转变发展方向,以政策及市场发展要求为基线,结合城投债发行条件及自身企业特点积极应对市场化要求,通过资产整合与重组,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做大做强企业实力。(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