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產業興旺 “融合”是關鍵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前提和基礎,是促進農民脫貧增收的關鍵所在,是鄉村振興的內源性動力支撐。推動鄉村產業興旺,不能只考慮單一環節或單一線路,而應構建起全鏈條共贏機制和互惠互補模式;不能只設定一個產業計劃,而是要進行整體產業生態規劃;不能人為地切割產業屬性,而應切實融合產業價值。如何在“融合”上下功夫,是當前一個較為重要的課題。

一是推動城鄉產銷實現融合。

過去,鄉村生產的目的是供應,銷售及消費領域的相關標準離鄉村生產比較遙遠。如今,消費升級對鄉村產品規格和品質方面的要求,為鄉村產業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通過銷售和消費來指導生產,成為越來越多鄉村產業發展的新模式。下一階段,應更好地將城鄉產銷融合反映到鄉村產業發展的實踐中去。

二是推動產業鏈上下游融合。

實現鄉村產業興旺,一二三產業融合、城鄉產業融合是必經之路。當前,農產品供應鏈在整合農業生產和銷售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供應鏈既是生產的管理和指導方,也是銷售的實施和維護方。他們既要理解農業生產的自然屬性和中國農業生產的分散狀態,也要理解城市消費的各種具體場景和動向,對接銷售平臺、提供售後服務、實現產銷各方價值。同時,產業鏈上下游融合將有助於打造產業生態圈,需把鄉村端、農民端、生產端納入到整體價值鏈中去考慮,並引入服務者、科研者、營銷者等。

三是發揮好大數據促進融合的作用。

歷史數據的積累以及對各種場景數據的不斷採集,都會更好推動鄉村經濟大數據產業的發展,使之成為鄉村經濟的一個新引擎。應下大力氣開發大數據價值,與鄉村的產業進行系統、精準的對接,營造數據生成和指導產銷的場景。應加大力度對生物數據、環境數據、物流數據、能源數據、人力數據、固定與可變生產資料數據、商品價格數據、生產生活數據等進行綜合處理,找到更多經濟關聯和產業機會。

四是推動鄉村經濟載體的不同屬性加速融合。

鄉村經濟的發展和繁榮意味著主體和載體的多元化和多維化。農民同時作為生產主體、經營主體和消費主體,乃至文化主體,也需要立體化地定位。生產和生活、投資理財和保險、教育和就業等,正在鄉村進一步融合發展,鄉村經濟生活對於商業和服務業的訴求也將由此展開。對此,不但需要勇於創新和嘗試,促進各類資源互動,也需要儘快探索形成較為成熟的商業模式和推廣方式,更好豐富鄉村經濟。

五是推動農業生產與體驗的融合。

休閒農業、倉儲物流服務、特色旅遊等新型都市農業發展趨勢日漸明晰,這些產業本身就需要融合發展,需要在政策和配套服務上對它們給予關注。應面向城市消費者打造對農業的接受和欣賞模式,形成都市農業品牌,提升其對鄉村經濟的品牌帶動力。

對此,各地相關部門應更好適應自身在推動鄉村產業融合中的新角色。

一方面,要創新工作機制,探索新的工作交流機制和部門間合作機制,更好適應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做好相關規劃的落地工作,更好指導鄉村產業發展。包括引進更多國際資源和城市資源,做好大型都市近郊農業和其他產業規劃,出臺對近郊土地開發和建設的相關政策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