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方法可帮孩子由内自外的强大,比尔盖茨都提倡这样做

我们培养孩子,主要培养孩子的什么能力呢?不知道家长是否知道?

记得比尔盖茨曾经说过:“我们要确保孩子们了解自己的能力,以及做什么、走向哪里……帮助他们找到感兴趣的东西,让他们自由尝试,而不是把大量金钱直接倾倒在他们身上!”

3个方法可帮孩子由内自外的强大,比尔盖茨都提倡这样做

因此,作为家长可以做的就是去帮助孩子了解自己,发现自己,帮孩子挖掘身上的闪光点,从而让孩子能实现最大化的做自己。

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谈话:

“孩子在幼儿园不睡觉,精力充沛,总打人撞人,好烦呢!”

“我家孩子性格孤僻不合群,只知道一个人玩儿,唉……”

“我家孩子太安静、太听话了,总是不声不响,很担心他被欺负!”

“天哪,又开始得监督做作业了,简直是噩梦!”

3个方法可帮孩子由内自外的强大,比尔盖茨都提倡这样做

对孩子的教育就像是一个大工程一样,不想费心吧又怕以后毁了;太过费心吧,又承受不起气人憋出的内伤。每每听到教育专家的发言,都像收到宝典一样珍贵,但回家放到孩子身上却发现效果太普通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培养孩子的智商问题了,还有孩子的情商教育,包涵社交能力,沟通能力,自控能力以及抗挫折能力等等。现在国家不给参加课外补习了,那接下来该怎么办?应该不少家长又走到了一个迷茫的十字路口。

社会变化这么快,我们该怎么去教育孩子,才能让他跟得上发展的步伐呢?我们害怕自己不能帮孩子获得坚毅的品格和安身立命的技能,无法为孩子挡风遮雨一辈子。但如果我们只能传承给孩子一种本领,让孩子由内而外强大起来,你认为应该是哪一样本领呢?

这应该就是比尔盖茨夫妇提出的,找到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的潜能!

3个方法可帮孩子由内自外的强大,比尔盖茨都提倡这样做

曾经有句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个用到父母身上也合适,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每个孩子内部都有一台发动机,当我们找到了按钮,启动它,这台发动机就将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支持孩子去面对生活中的困苦挫折,学习中的畏难不前,人际交往时的矛盾误解……

那我们该怎么去做到激发孩子潜能呢?

1.不要因为一次错误就给计划再试错

如果孩子不小心在洗碗时打碎了一个碗,爸爸妈妈该怎么办?会不会就此不再让孩子进厨房洗碗?如果孩子自己洗澡,不小心把满地都弄得湿湿的,是不是就不允许孩子再自己洗澡,非要自己上阵?

是不是觉得孩子犯这些错误,就是孩子都不懂的如何做,从而剥脱他们再次进行的机会?

如果是这样,那孩子可能永远无法体会“我能行”。只有不怕犯错的孩子才会敢于尝试和探索未知的挑战!

3个方法可帮孩子由内自外的强大,比尔盖茨都提倡这样做

2.真实反映一家人真实的感受

为人父母,就不应该在孩子面前展露自己的脆弱与胆怯?

这样做反倒没起到很好的作用,将沮丧和失望掩藏起来,我们就会勇敢和积极向上?

事实上,正是因为父母不能诚实面对自己的和孩子的真实情绪和感受,我们的孩子才不够自信、勇敢、乐观,才不懂得该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日复一日的掩藏或不接纳,堆积出了情商的硬伤。

3.不存在别人家的孩子

“你看人家小明,很早都回到家写完作业了,你怎么才回来?”

“茜茜都知道自己穿衣服了,你这么大了还不会自己穿衣服……”

“别的孩子见到小狗都喜欢得不得了,你怎么怕成这样?”

“你什么时候才能像俊基一样让人省点心?”

……

3个方法可帮孩子由内自外的强大,比尔盖茨都提倡这样做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孩子也这样拿你跟别人家的爸爸妈妈对比,你们是什么感觉呢?

“为什么小明的爸爸妈妈可以经常带他到处玩,你却不能带我”

“为什么亮亮考了六十分就有奖励,我考了九十分还被你骂?”

因此,换个位置思考一下就明白,不要经常说“别人家的孩子”。爸爸妈妈可以试试对孩子多点信任。“原来你是这样想的!”、“我相信你能自己解决,慢慢来!”、“我看到你在努力地尝试!”……

只有父母进入孩子的世界,接纳并尊重孩子的主体性,孩子才能觉得自己本身存在的意义,无需外界的肯定与认可。这股力量正是孩子以后在人生中能够面对压力、挫折、不幸等等考验的后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