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鐵腕問責不擔當不作為“堂上木偶”

本報通訊員 王彬

“白銀市會寧縣八里灣鄉副鄉長張義祥在負責危舊房改造項目驗收中不擔當不作為,審核把關不嚴,將3戶不符合驗收標準、9戶重複申請補助資金、2戶未建房申請補助資金的危舊房改造申請戶全部驗收通過,致使違規享受補助資金16.35萬元,最終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違規享受的補助資金已收繳財政。”這是省紀委監委不久前公開通報的一起黨員幹部不擔當不作為的典型案例。

今年以來,省紀委監委已公開通報20起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查處的不擔當不作為和弄虛作假典型案例,涉及54人,釋放了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的強烈信號。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貫徹上級精神不務實,工作不積極不主動,落實就會變成落空。”基於這樣的認識和深入調研,我省把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聚焦在領導幹部履行職責不擔當、黨員幹部為民服務不作為和落實任務弄虛作假上。去年7月份開始,在全省啟動了以“糾正不擔當不作為和弄虛作假問題、促進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落實、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促進黨員幹部作風明顯好轉”為主要內容的“三糾三促”專項行動,對不擔當不作為的“堂上木偶”鐵腕問責。

據省紀委監委負責同志介紹,這一行動堅持問題導向,梳理開列出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只喊口號、不見行動,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等60個問題清單,要求各地各部門各單位對照自查、建立臺賬、列出清單、整改解決。

據瞭解,“三糾三促”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省紀委監委對省市縣鄉四級576個單位進行了明察暗訪,督促各級各部門整改問題19011個,對790個問題進行重點核查或跟蹤督辦。

在省紀委監委帶動下,各市州、縣區通過交叉督查、巡察監督等方式,著力發現問題,督促整改問題,同時嚴肅執紀問責,形成有力震懾,倒逼責任落實。嘉峪關市緊盯“用權不服務、當官不作為、履職不盡責”等突出問題,對管黨治黨不嚴、落實上級決策部署不力的8個黨組織、48名黨員幹部嚴肅問責。白銀市嚴肅查處黨員幹部不擔當不作為和弄虛作假問題72件,追責問責98人,給予紀律處分15人,通報批評122個單位。天水市選取13個重點部門開展“集中整治不作為不擔當、亂作為中梗阻問題”專項巡察,共查處問題3071個。平涼市各級各部門對“三糾三促”專項行動中查找出的問題和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健全完善管理制度870條,廢止82項,新建281條,進一步補齊制度短板,紮緊制度籠子。

在蘭州金城公園(二期)項目徵拆工作中,時任西固區臨洮街街道黨工委書記孔小燕、街道辦事處主任鄒大志,工作中不擔當不作為,對項目整體進度造成嚴重影響,被西固區紀委責令辭去現任領導職務;武威市涼州區新華鄉某商貿有限公司在實施生態公墓建設項目中將255.48畝草原佔用,破壞生態環境,鄉政府和區畜牧局履行職責不到位,監管不嚴,副鄉長達建東,區畜牧局幹部李金山、張興智受到警告處分;隴南市禮縣財政局副局長鄭克明、農業股股長趙志龍在農民專業合作社創新試點項目申報和驗收工作中不作為、走過場,導致兩家農民專業合作社一年內重複享受項目扶持資金30萬元和20萬元,一家“空殼”企業騙取財政補助資金,分別到黨內警告處分……

該查處的查處、該問責的問責、該通報的通報,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瞪大眼睛、動真碰硬,陸續揪出一批不擔當不作為、不抓落實的典型,給廣大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敲響了警鐘。

今年1至4月,“三糾三促”專項行動深入開展,全省對385個單位給予責令檢查和通報批評,紀律處分383人,組織處理1139人,並公開通報曝光113起不擔當不作為和弄虛作假典型問題案例。

與此同時,為期一年的全省“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建設年”活動也於近日啟動,正在如火如荼推進中。這項活動旨在著力解決我省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幹部作風上存在的頑疾痼症,強化責任擔當、切實轉變作風,確保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不折不扣得到貫徹落實。

省政府針對政府系統查找出的“守攤子”“中梗阻”“推拖繞”“庸懶散”“走秀場”“打白條”“虛假空”“燈下黑”等“八種病相”,專門制定了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十不準”規定,即不準觸碰越過一條線、不準推脫分內一絲責、不準拖延超時一分鐘、不準虛化落空一件事、不準虛報假報一個數、不準粗暴對待一個人、不準隨意違悔一條約、不準勞民多跑一趟路、不準違規收受一份禮、不準幹好幹壞一個樣,明確劃定底線紅線,為公職人員轉作風、改作風、幹工作確立行為規範和基本遵循。

“好的作風既是形象更是力量,好的環境既是基礎更是潛力。要實行最嚴格的問責追責,對那些不作為亂作為、推諉扯皮、敷衍塞責、欺上瞞下、弄虛作假的部門和幹部,有一起查一起,有多少查多少,確保領導作風、機關作風、幹部作風得到切實改進。”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林鐸強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