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先種土,經濟實惠土壤改良大全,一般人我不說!

種植先種土,經濟實惠土壤改良大全,一般人我不說!

化肥、農藥本是為了農民增產增收而生,眼下卻因為我們的不合理使用破壞了土壤的結構環境,造成土壤鹽鹼化、土壤酸化、土壤板結等一系列的土壤問題,最終導致作物生長受到抑制,減產減收農民種植成本不斷增加收益越來越低。所以土壤改良是一件大事,也是急事!

但是,土壤問題是近幾十年的不合理耕作造成的,“改良”不是三倆天的事。眼下找到最合理的耕作方式和改良方案是最實際的解決辦法!那麼,什麼方法是最有效的改良土壤方式吶?

土壤改良是針對土壤的不良質地和結構,採取相應的物理、生物或化學措施改善土壤性狀、提高土壤肥力、加作物產量以及改善人類生存土壤環境的過程。

種植先種土,經濟實惠土壤改良大全,一般人我不說!

土壤改良過程

過程

1、保土階段:保土階段是採取工程或生物措施使土壤流失量控制在容許流失量範圍內,如果土壤流失量得不到控制,土壤改良亦無法進行,對於耕作土壤首先要進行農田基本建設。

2、改土階段:改土階段的目的是增加土壤有機質和養分含量,改良土壤性狀,提高土壤肥力。改土措施主要是種植豆科綠肥或多施農家肥。當土壤過砂或過黏時,可採用砂黏互摻的辦法。中國南方的酸性紅黃壤地區的侵蝕土壤磷素很缺,種植綠肥作物改土時必須施用磷肥。

種植先種土,經濟實惠土壤改良大全,一般人我不說!

土壤改良六要素

土壤有機質

土壤有機質是土壤固相部分的重要組成成分,儘管土壤有機質的含量只佔土壤總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對土壤肥力、土壤耕性影響很大。資料顯示,在一定範圍內,有機質的含量與土壤肥力水平呈正相關。

土壤有機質的含量在不同土壤中差異較大,含量高的可達20%或30%以上,含量低的不足1%。而適合蔬菜栽培的土壤有機質應保持在20%以上。壽光市土壤肥料測試與研究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有機質含量在20g/kg以上的大棚土壤往往表現出透水透氣性好、供肥能力強、不容易出現板結以及鹽漬化的情況。而大多數的大棚土壤普遍達不到20g/kg這個標準,在這樣的土壤中種植蔬菜如果持續大量施肥就會有發生鹽漬化的風險。

提高土壤有機質,通常採取的辦法就是加大糞肥的投入,如鮮雞糞、豬糞、鴨糞以及稻殼糞、秸稈等等。近幾年市場上出現了較多的商品有機肥,這些以動物糞便、城市垃圾、枯枝落葉等為原料進行發酵腐熟、加工製作後的有機肥也是提高大棚土壤有機質的來源。

總之,土壤有機質就是潤滑劑,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熱量、水分、氣體以及各種營養代謝協調快速,對蔬菜生長十分有利。

種植先種土,經濟實惠土壤改良大全,一般人我不說!

土壤酸鹼度

土壤酸鹼度影響著土壤的供肥能力和蔬菜的健康生長。多數的蔬菜喜歡中性土壤,即pH值在6.5-7.5之間。資料顯示,土壤中的各種礦質營養在酸鹼度為中性時有效性最高,土壤偏酸或偏鹼都會影響一部分元素,尤其是微量元素的吸收。

在酸性土壤中,土壤中的磷酸易與鐵、鋁離子結合成不溶物而被固定,影響蔬菜對磷的吸收;鉀、鈣等元素易被過多的氫離子取代而淋失掉;另外,酸性土壤中銅、鋅、錳、硼等微量元素溶解增大,如果再增施微肥,有可能使蔬菜受害。而在鹼性土壤中,水溶性磷酸根又易與鈣結合成難溶的磷酸鈣,降低肥效;還固定鐵鋅等微量元素,使蔬菜發生缺鐵症。

土壤pH值為6—8時,有效氮含量較高;pH值為6.5左右時,磷的有效性最高;pH值大於6時,土壤鉀、鈣、鎂含量高;pH值為4.7—6.7時;硼的有效性高;pH值大於7時,硼的可溶性明顯降低。

種植先種土,經濟實惠土壤改良大全,一般人我不說!

土壤全鹽

向土壤中持續大量投入肥料,土壤全鹽含量必會有所升高,如果土壤中全鹽含量達到一定範圍之後,土壤便會有鹽漬化的趨向,同時由於全鹽含量升高,土壤溶液濃度過大,將直接影響蔬菜根系的生長。

土壤全鹽一方面可反映土壤礦質元素的含量情況,更重要的是能夠判斷土壤是否健康,是否適宜種植蔬菜。大棚土壤的全鹽含量要控制在2g/kg以下,這樣才能讓土壤始終保持在可持續供肥的健康狀態,否則土壤全鹽含量一旦超標,那麼蔬菜種植於土壤中就像在淹鹹菜。輕者蔬菜會出現長勢不良,嚴重的會出現蔬菜陸續死亡甚至拔園。

土壤中微量元素

蔬菜栽培中有一個很著名的理論——木桶效應,它證明蔬菜的產量是由含量最少的養分決定的,也就是說在土壤中如果有一種必須的營養物質缺乏,即使其他的營養物質再大量補充也不會獲得良好的產量。

而在蔬菜栽培種,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由於吸收消耗以及來自其他養分的拮抗等原因,常常在蔬菜上表現出缺乏的情況。一方面可能是土壤中真的缺少這些中微量元素,另一方面可能是由於其他大量元素使用過多,抑制了這些中微量元素的吸收。

因此,在全面瞭解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狀況下,及時補充缺乏的元素,同時合理使用其他大量元素,避免在土壤中離子間的相互拮抗,從而提高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效率。

種植先種土,經濟實惠土壤改良大全,一般人我不說!

土壤微生物

土壤中微生物的種類較多,有細菌、真菌、放線菌、藻類和原生動物等。數量也很大,l克土壤中就有幾億到幾百億個。大部分土壤微生物對作物生長髮育是有益的,它們對土壤的形成發育、物質循環和肥力演變等均有重大影響,當然也有那麼些不被人喜歡的致病微生物。那麼微生物在土壤中究竟有哪些作用呢?

土壤微生物可以形成土壤結構。土壤並不是單純的土壤顆粒和化肥的簡單結合,作為土壤的活躍組成分, 土壤微生物在自己的生活過程中,通過代謝活動的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交換,以及分泌的有機酸等有助於土壤粒子形成大的團粒結構,最終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土壤。

土壤微生物最顯著的成效就是分解有機質,比如施入土壤中的有機肥料等,只有經過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才能腐爛分解,釋放出營養元素,供作物利用,並形成腐殖質,改善土壤的結構和耕性。

土壤微生物還可以分解礦物質,土壤微生物的代謝產物能促進土壤中難溶性物質的溶解。例如磷細菌能分解出磷礦石中的磷,鉀細菌能分解出鉀礦石中的鉀,以利作物吸收利用,提高土壤肥力。另外,尿素的分解利用也離不開土壤微生物。這些土壤微生物就好比土壤中的肥料加工廠,將土壤中的礦質肥料加工成作物可以吸收利用的形態。

另外,土壤微生物還有固氮作用,氮氣佔空氣組成的4/5,但植物不能直接利用,某些微生物可藉助其固氮作用將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植物能夠利用的固定態氮化物,有了這樣的土壤微生物,就相當於土壤有了自己的氮肥生產車間。

微生物還可以降解土壤中殘留的有機農藥、城市汙物和工廠廢棄物等,把他們分解成低害甚至無害的物質,降低殘毒危害。

種植先種土,經濟實惠土壤改良大全,一般人我不說!

土壤有害物質

土壤中既包含有各種礦質養分,當然也含有蔬菜不喜歡的有害物質,比如氯、鈉離子以及重金屬離子,這些東西如果大量積累在土壤中,就會對蔬菜產生危害,影響蔬菜生長,引發食品安全問題。而對於大棚土壤來說,有害物質的增加主要是由施肥引發的,譬如使用一些不合格的肥料以及含有重金屬的偽劣肥料,就會使土壤有害物質增加,最終影響到蔬菜栽培。

因此,科學、合理使用正規肥料產品,也是保持土壤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一、土壤酸化

危害:土壤酸化後,影響作物的生長,到一定程度就什麼都不長,施什麼肥都無效。施磷後仍缺磷,施鉀後仍缺鉀。土壤酸化後,影響肥料的有效性,pH值6-8時,土壤有效氮的含量最高。pH小於6.5時,土壤中的磷變成磷酸鐵鋁而固結,當pH值小於6.0時,土壤中有效鉀、鈣、鎂的含量急劇減少,用再多的鉀肥也是無效的,只能造成土壤鹽澤化的加劇。土壤酸化不僅影響大量元素的有效性,也影響微量元素的有效性,硼在pH值4.7-6.7的範圍內,鉬在pH值4-8的範圍,隨pH值的下降,有效性降低。土壤中的有毒物質,對作物產生毒害。土壤酸化後,土壤中的鋁離子等物質使作物根系中毒、死亡,往往形成黑白相間的毛刷狀根。同時土壤長期大量使用化肥,這就使得土壤團粒結構破壞嚴重,透氣性降低,需氧性的微生物活性下降,土壤熟化慢,從而造成土壤酸化板結。酸化土壤板結對蔬菜的危害一是根系下扎困難,作物生長緩慢,產量降低;二是即使根系能紮下去,也會因土壤含氧量過低,出現漚根現象。

土壤

種植先種土,經濟實惠土壤改良大全,一般人我不說!

解決措施:

1、品種合理佈局。農作物品種應更多考慮其耐酸特性。如不同品種的蔬菜對酸的敏感程度不同,在pH值3.5的高酸性環境裡,對酸敏感蔬菜如番茄、芹菜、豇豆和黃瓜產量可下降20%;而中等敏感性的生菜、菜豆和辣椒產量下降10%-20%;抗酸性較強的青椒、甘藍、小白菜、菠菜和胡蘿蔔產量也會下降10%以下。因此,在酸性土壤上可種植耐酸的蔬菜品種。水旱輪作和間套作也是提高土壤對酸沉降緩衝能力和加快酸化土壤生態恢復的良好措施。

2、施用石灰。施用石灰是中和土壤酸性、控制土壤酸化和提高土壤pH值的重要措施。不同形態的石灰,中和酸性的能力有差異,如0.1kg氧化鈣中和酸的能力約相當於0.179kg的碳酸鈣。石灰施用量因土壤的潛在酸度而定。石灰及其他含鈣的鹼性物質,如鈣鎂磷肥、鍊鋼爐渣、窯灰鉀、草木灰等,不僅可以中和土壤酸度,還可以為蔬菜補充大量的鈣。當土壤受到硫黃礦或硫鐵礦所汙染形成強酸性土壤時,可先採用漫灌洗酸後,再以石灰中和酸度。若是水田,且長期淹水,一旦脫水乾燥,立即表現極強酸性,pH值可達2-3之間,寸草不生,此時以水洗及用石灰中和,可獲顯著效果。酸性不同的土壤用量不一樣:PH值為5.0至5.5的地塊,每畝混入130千克左右;PH值為5.5至6的地塊,每畝混入65千克左右;pH值6.0至6.4的地塊,每畝混入30千克左右。撒完石灰以後,使用旋耕機細緻翻地,使石灰和土壤充分混合。但是使用石灰改良土壤,會改變土壤的團粒結構,不適合長期使用。

3、合理施肥。大量腐熟的農家肥等有機肥料的施入,不僅可增加大棚土壤有機質的含量,提高土壤對酸化的緩衝能力,使土壤酸鹼值升高。而且,有機肥料可以增加土壤有效養分,改善土壤結構,並能提高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性,抑制作物病害的發生。所以應大力推廣農家肥、有機肥、有機無機複合肥和有機活化營養套餐嘉美紅利、贏利來、海力寶等,使養分協調,抑制土壤的酸化傾向。

4、施用酸土改良劑 有研究表明,鹼渣、菇渣、汙泥、泥炭等土壤調理劑均能提高土壤pH,降低酸性土壤交換性鋁含量提高土壤有機質、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鉀、交換性鈣、交換性鎂含量。施用“嘉美金利土壤改良劑”,可以很好的調理酸性土壤,補充活化有機質、鈣、鎂、鐵、硼等元素,避免土壤酸性下降導致營養元素不均衡。

二、鹽漬化加重

種植先種土,經濟實惠土壤改良大全,一般人我不說!

危害:土壤鹽漬化是指長期過量施用化肥後,土壤中鹽離子增多,妨礙蔬菜根系正常吸水,從而影響植株生長,嚴重時作物就像種在鹽水裡一樣,造成了醃根死棵。土壤鹽害有輕重之分,初期地面有清霜而後發展到綠皮“青苔”,作物尚為正常;中度時地面出現許多塊狀的紅色膠狀物,幹後變為“紅霜”,作物生長到中期出現點片萎蔫;土壤鹽分過重時地面出現白色結晶“鹽霜”,作物定植後根系特別少,後期死秧加重。生長矮小,品質變差,例如,黃瓜沒有以前清香爽脆了,番茄缺少了酸甜飽滿的口感了,我們即可認定棚室的土壤,已經受到輕度鹽漬化的危害。如果葉片乾枯,只開花不結果,出現絕收現象,這表明棚室土壤已經發生了重度鹽害。

解決措施:

1、增施腐熟的農家肥。

2、物理改良。平整土地、深耕曬垡、及時鬆土、抬高地形、微區改土。

3、水利改良。灌排配套、蓄淡壓鹽、灌水洗鹽、地下排鹽。 如:結合各地不同自然條件和地形部位的特點,建立排灌系統,灌溉使土壤中鹽分溶解於水中,通過在土壤中滲透,自上而下地把表土層中的可溶性鹽鹼洗出去,然後由排水溝排除。

4、種植耐鹽作物。

樹木對水的截留量是作物或草地的10-100倍。鹽漬化土壤植樹造林,可防風固沙,降低地下水位,調節小氣候,抑制鹽分上升,還可以減輕旱澇災害,有很好的治理改良效果。鹽漬地造林要選擇抗鹽鹼性強的林種,喬木樹種有旱柳、垂柳、刺槐、側柏、桑樹、苦楝、白榆、杏、棗等;灌木樹種有枸杞、紫穗槐、沙棗、沙棘、胡楊、小意楊、聖柳、杞柳、白蠟條等。

其次可種植耐鹽鹼的牧草。據研究,連續種植牧草後,土壤中的有機質、速效氮、速效磷大都有所增加。根據新疆的治理實踐,草木樨、苜蓿等牧草的生物產量高,治理鹽鹼土效果好。也可種植耐鹽作物有向日葵、蓖麻、谷糜類、甜菜、玉米、棉花、高粱、大麥等。同時通過遺傳育種,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的強抗鹽新品種不斷湧現。

5、深耕、摻入沙土、換土。

6、化學改良。化學改良主要是在鹽漬化土壤中施加石膏、磷酸、礦渣、聚丙烯酸脂溶液等改良劑,以及用鹼水灌溉鹽鹼化土壤,降低土壤中的鹽鹼含量。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澳大利亞在鹽漬土上,特別在鹼土上施化學改良劑,如:石膏、硫酸、礦渣(磷石膏),因土地類型不同,施入量也不同,施用時間長短取決於當地的經驗和資金的狀況。施用改良劑後需用大量水沖洗,在水資源缺乏的情況下應用困難,而且成本高。

種植先種土,經濟實惠土壤改良大全,一般人我不說!

低成本土壤改良方法

一、土壤中有機物不足先種草

大面積的種植足夠的有機質肥料來源還是有很大的困難。因此開墾的同時進行種草作為有機質的來源,但是差的土壤草也不容易長起來。開墾地最不足的是氮素,因此要種草就要施足充分的氮肥。每1千平方尿素20公斤施用,然後中耕,數天後再把草種播下去。總之使用便宜的有機物和氮肥。

二、用稻殼作為土壤的改良層

土層的透水性之所以差,是因為土壤的粒子很小。因此用粗的沙子和土壤一起混會更好。鬆散的粗沙作為客土和土壤充分混合,是需要相當的費用,但效果是永久的,長遠來看是划算的。

但我們大部分種植戶前期投資本就大,有資本的同學可以採取上述方法,這裡介紹一種低成本、省錢方法,改良土壤最低成本,無門檻,每位種植戶都可以嘗試。

使用稻殼 稻殼在挖溝前提前撒向地面。再用挖溝機進行挖溝。稻殼的量根據土壤的性質適當加入,一般一袋稻殼約15公斤可以在寬50cm、深50cm、長1米的的土壤混均。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同時進行深耕的效果會更好。一立方土量加入稻殼和豬糞堆肥200公斤,或者稻殼60公斤施入然後深耕。必須注意的是一定要連接暗溝。不然的話,在深耕的地方會有積水,有可能適得其反。


“農業有料兒”是由紫荊傳媒推出的自媒體平臺。紫荊傳媒作為中國農業自媒體第一傳播平臺,依託紫荊創新農業研究院,聚合多方自媒體資源,為大家提供前瞻性的農業權威智庫、農業視頻欄目,以期推動中國農業事業的多角度、全方位的發展,傳播農業正能量。

往期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