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铁血军魂:死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


四行仓库保卫战发生于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它的结束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场重大战役淞沪会战的结束。

参加这场保卫战的中国士兵被称为“八百壮士”,他们抵住了日军的多番进攻,掩护国民革命军八十八师及其他国民革命军向西撤退。

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上,真正的第一次局部战役的胜利,就是著名的四行仓库保卫战。

由于种种原因,动员了全国力量而声势浩大的淞沪会战以失利告终,各路残缺不整的军队开始转移,四行仓库就成为掩护大军撤退的最后的屏障。同年 10月下旬,国民革命军88师524团副团长谢晋元奉命率该团一营为基干,组成了400余人的加强营,驻守四平仓库,以阻击日军的西进追击。

四行仓库保卫战,是在千万人的亲眼观战之下进行的,苏州河北岸,每天都聚集着上万的人为国军助威,最多的时候,超过了十万人。每当日军要进攻时,“观众”们就要么喊话、要么举起大黑板,指示敌军的主攻方向,并集合起来高唱《八百壮士之歌》于以声援。


28日深夜,年方十八岁的少女杨惠敏,夜间“泅渡”苏州河,穿过横飞乱舞的枪弹,给守军送来一面青天白日旗。

这就是“淞沪会战”中的最后一仗 ,是打出了中国军人壮烈、英勇、血性的一仗,也是中国抗战真正的首胜之战。 四行仓库八百壮士,才是中国抗战真正的铁血军魂,一直鼓舞着全国的抗战,直到日本投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