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太阳王的中国翻译,他是孟德斯鸠的良师益友,他可能是第一个娶巴黎人为妻的中国人……

浩瀚的人类历史上,群星闪耀,无数杰出人物在各自领域深耕,共同谱就了一曲常听常新的“地球村”交响乐。

他是太阳王的中国翻译,他是孟德斯鸠的良师益友,他可能是第一个娶巴黎人为妻的中国人……

他叫黄嘉略(同黄加略),声名鹊起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

彼时,东有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西有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曾扮演芭蕾舞剧《夜》中的太阳的角色,故被人们称为“太阳王”),两位君主身上具有一定共性,也有影响后世的重要互动。

他是太阳王的中国翻译,他是孟德斯鸠的良师益友,他可能是第一个娶巴黎人为妻的中国人……

康熙画像

此前,大航海打通了欧洲通往亚洲的航线,一波又一波传教士从海路来到中国,形成一场规模浩大的西学东渐运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路易十四两次派遣传教团前往中国。仅康熙一朝,来自法国的耶稣会士就达到五十多位。有分析指出,康熙对传教士的关注和信任也促进了天主教在中国各地的传播,但“天主教教义与儒家伦理之间的严重分歧和冲突”对相关互动造成了冲击,由此衍生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事件。

杰出使者

黄嘉略(1679-1716,福建莆田人)本人的命运可谓这样一个时代的缩影。他是中国第一个定居巴黎的留学生,是近代中国译坛的先驱,也是中西文化交流使者,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18世纪欧洲掀起的长达百年的“中国热”中,一大批欧洲学者醉心于研究中国的书简、著述,并以之为参照系来提出或论证自己的思想观点。在此背景下,黄嘉略作为中国第一个定居巴黎的留学生引起诸多法国学者的莫大兴趣,

他身边围着一群法国学者,他们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他的影响,包括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植物学家茹西欧、汉学家加朗、地理和天文学家德利尔,还有后来成为法国汉学大师的埃狄纳·傅尔蒙与尼古拉·弗莱雷,等等。

著有《孟德斯鸠与中国》、《欧洲18世纪“中国热”》、《黄嘉略与早期法国汉学》等书的许明龙先生指出:“在18世纪的旅欧华人中,黄嘉略对中西文化交流做出的贡献最大。”

据悉,1713年10月至12月,在黄嘉略的巴黎寓所,黄嘉略与孟德斯鸠多次谈论中国的宗教、刑法、服饰、墓葬,家产观念、文学、科举、妇女地位、国家性质等等。孟德斯鸠多次笔录并将对话内容整理成三次记录,最长的达20页,后均装订成册,定题为“关于中国问题与黄先生的对话”。黄嘉略还协助孟德斯鸠发表了《波斯人信札》及《论法的精神》等著作。

他是太阳王的中国翻译,他是孟德斯鸠的良师益友,他可能是第一个娶巴黎人为妻的中国人……

籍籍无名

究其原因,有后来人分析称,黄嘉略的研究成果没有一项成书,因而很难像两个世纪后的陈季同、严复等人那样名垂青史,虽然他无疑是一个翻译实践家。至于为何没能成书,除了《玉娇梨》的翻译工作是被劝停外,一些重要的手稿被埋没乃是出于非常尴尬的原因:两位文德很难让人恭维的法国著名汉学家,也就是黄嘉略所培养的傅尔蒙与弗莱雷在他病逝后剽窃其成果,盗为己用。此外,还有法国汉学家以讹传讹的缘故。

文汇读书周报网站文章总结称,黄嘉略的生平业绩在中国典籍史料中没有记载,甚至未著其名,被埋没了近三百年。改革开放以后,许明龙先生赴法国,才在巴黎外方传道会档案室、巴黎国立图书馆等处查找到有关黄嘉略的记载及其著作。

范大祺指出,可以说黄嘉略既是中国汉语对外传播事业的拓荒者,也是向世界译介中国的奠基人。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像黄嘉略这样在中国翻译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草创者却不为今人所熟知。这说明,汉学史研究与当前的中译外事业一样,方兴未艾,大有可为。特别是早期汉学史研究,对今天的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黄嘉略这样极具象征性的历史人物进行深入挖掘,可以有效增进中国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中译外从业者的文化和价值观自信,同时,也为中外话语体系的互联互通提供了更多的结合点和交汇点。

他是太阳王的中国翻译,他是孟德斯鸠的良师益友,他可能是第一个娶巴黎人为妻的中国人……

天妒英才

他是太阳王的中国翻译,他是孟德斯鸠的良师益友,他可能是第一个娶巴黎人为妻的中国人……

路易十四画像

1706年,梁宏仁完成任务后回巴黎,候船回中国,但因健康问题滞留巴黎,黄嘉略因此不能回国。经法国王家学术总监比尼昂教士向王室总管蓬夏特兰推荐,黄嘉略开始教法国人汉语,并得到一份年金。此后,黄嘉略受聘为路易十四的中文翻译官,任务是翻译传教士信函,整理皇家图书馆中文书籍并翻译诸如天文学和中国经典著作章节的原文,编写汉语语法与汉法词典。

巴黎外方传教会本要让黄嘉略学习神学,但他的研究已经转向翻译与文化研究。1711年,黄嘉略因在翻译方面的贡献而获得了法国皇家文库中文翻译家的称号。

“月是故乡明”,黄嘉略虽时常思念故土,但因康熙皇帝怒逐教皇特使,下令禁止未经特许的传教士留在中国,他心存疑虑,加上法国上层社会的挽留,便居留法国。后经比尼昂教士撮合,黄嘉略于1713年4月23日与巴黎女子玛丽·克洛德·雷尼埃结婚。

不过,这段跨国婚姻似乎没有想象中浪漫。黄嘉略在日记中有许多关于妻子发脾气的记载,“黄小姐‘不肯睡’,怒,怒。”(1713年10月19日)“今天上午,黄小姐‘怒甚’,我们两人一同去了奥古斯丁教堂,我去看望了吉雍神甫,然后做午饭,可是她不愿意和我一起吃……晚上她还怒。”(1714年1月14日)“她莫名其妙地又生气了。”(1714年6月17日)

他是太阳王的中国翻译,他是孟德斯鸠的良师益友,他可能是第一个娶巴黎人为妻的中国人……

黄嘉略夫妇像

看来这位法国太太的脾气是相当大了,或是对拮据生活表达不满,或性格使然,见仁见智了。黄嘉略则相对“柔情”了许多。“今天上午,黄小姐到她母亲家里,我做好午饭等她来。”(1714年8月8日)在黄嘉略的日记里,还可以看到他分担家务,下厨做饭,制作果酱,打扫房间,洗手绢,甚至为太太剪裁衣料,做针线,等等,一个体贴入微的“好男人”形象跃然纸上。

据悉,面对困境,黄嘉略一直表现出乐观的人生态度。

弗莱雷写道:“这个文雅、谦虚的中国年轻人使我深受感动,这个中国人比禁欲主义者更加沉着住气。虽身处异国他乡,生活拮据且无以生财,只有一笔不定的津贴维持生计,却有一种镇定和幽默,很令人惊讶。这一切都使我相信先前人们对中国人的描述。”

天妒英才,红颜薄命。婚后不久,黄嘉略夫妇先后亡故。1715年3月4日,黄嘉略妻子生下一女,不久因病去世。1716年10月15日,黄嘉略也因病逝世,年仅37岁。据悉,他曾希望女儿能够继续他的研究,但其女同年夭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