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热”的背后,更应让中医的灵魂高尚起来!


“中医热”的背后,更应让中医的灵魂高尚起来!

郭海英


300年前,孟德斯鸠就曾注意到:在贸易精神旺盛的国家,一切人道行为、一切道德品质全都成为买卖的东西,即使是做人道所要求的最微小的事情也都是为着金钱。事实上,当资本降临人间,它就以其独特的方式缓慢、但决不回头地塑造着人类的心灵和精神,对于这一点,在今天的世界上,也许没有哪个国家的人民比中国人感受得更为深刻。


“中医热”的背后,更应让中医的灵魂高尚起来!


30年前,当中国人挣脱僵化的意识形态,开始在希望的田野上自由奔跑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我们从此告别了某种终极的信仰和道德系统,挣扎在处处以利益为衡量砝码的天平上,甚至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挡住个人心灵世界的坍塌。

当所有的信仰都被击溃的时候,我们回到了最原始的起点:从利益争夺的混乱中,开始界定、安排、限制利益,这或许是一个卑微的起点,但它却是坚实的。


“中医热”的背后,更应让中医的灵魂高尚起来!


这几年,中医健康、养生文化炙手可热,是巧合?天意?还是中国人那原本压抑在心内深处的躁动突然释放出了需求?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内在的需求型比外在的拉动型要更加现实和持久一些,加之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不管从哪个角度说,中医圈子里的人都应该欢欣鼓舞才是!


“中医热”的背后,更应让中医的灵魂高尚起来!


然而,中医开始受到全社会热捧的同时,在利益的驱动下,也难免出现了“傍中医”的现象。近年来,各种冠以“中医”名义下的按摩、推拿、针灸、减肥、洗浴、足疗、美容等保健服务在城市的街道差不多随处可见,但很多从业人员并不真正懂中医,甚至还有人因缺乏相关知识使消费者的健康受损,这种把中医低俗化的趋势,不仅使老百姓对“中医”产生了误解,还严重影响到我国传统医学的声誉。


“中医热”的背后,更应让中医的灵魂高尚起来!


"雪漫孤山,独哮山岗;冷镜轩窗,入眼迷茫。"我们不要低俗的中医,要有文化的中医;我们不要华而不实的中医,需要实实在在的中医。

一句话,我们要让中医的灵魂高尚起来!


“中医热”的背后,更应让中医的灵魂高尚起来!


郭海英: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资深媒体人,现为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健康与公共传播分会秘书长、国医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总编、国医时代创始人。从事医药类行业媒体十余年,发表文章200多万字,推出诸多有影响的作品。

2009年-2015年,创办了国内首本打造中国医学人文卓越传媒的《国医》杂志,并担任总编一职。工作期间,采访国内诸多知名三甲医院院长、国医大师、著名中医专家等,撰写了大量文笔细腻、才思敏锐、又富有穿透力的文章,赢得业界的一致好评,其本人也被业界赋予“中国当代医药界张爱玲”的美誉。已出版书籍《守望——基层医生的生存世界》,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一一部关于基层医生的人文纪实类书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