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漢榮1
題目中的說法是不正確的,成飛正在大力擴建殲20生產線,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對於殲20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作為中國最先進的第四代隱身戰鬥機,殲20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空中守護神,即使路遇F22也毫不遜色,甚至在很多方面更勝一籌,就像軍事專家所說的“進入超音速就是殲20的天下”。
殲20自2017年全面定型開始傳出量產的消息後,各界對於這位空中新秀的關注與日倍增。具目前網絡還是官方的消息報道來看,殲20第四條生產線也已經基本竣工,想想看連續四條生產線開工,這足以見證了祖國對於這款隱身戰機的迫切需要性,未來的空優模式將成為不可撼動的現實,我們可以預見到中國空軍未來逐步主宰空中的雄壯。
殲20生產線主工房長250米,寬100米,附屬工房長100米,寬65米,目前生產線採用世界上最為先進的“L”型佈局,按照殲20的尺寸,每座工房內的單條生產線可以同時在間距確保10米左右的前提下有8架同時開始總裝,一個工房內就會有大約36架的生產能力,單架生產時間約為8至12個月,一天生產線全年就可以有8架產量,如果第四條建好,那就意味著一年就會有32架殲20下線投入到作戰部隊,這可是非同尋常的產量。
殲15號稱“飛鯊”,大家都知道它是專門為我們航母配套的艦載機,目前從整個生產能力來看足以滿足兩個甚至三個航母艦隊的滿載需要,同時還兼顧和保障了陸基模擬平臺的訓練用殲15。
從殲15沒有擴產來看,我們可以很肯定的判斷,未來我們的海軍艦載機一定不是定位於殲15,“鶻鷹”殲31是很多專家都在分析是未來上艦的第四代隱身戰機,我們拭目以待。
冰雹藍天
先說J15。
上圖是我國最近在南海的海上檢閱中,接受檢閱的J15帶隊長機飛行員徐英表示:“我當時坐在飛機裡面,心跳都特別快,就擔心飛機有問題”。
J15是在烏克蘭T10K原型機基礎上研發的,本身在其試飛過程中蘇聯就解體了,所以蘇33就是整個蘇27系列最不完善的個體,我們又是在這個基礎上仿製的,所以就更加存在問題了。
其中問題最大的就是多次曝光過的電傳飛控隱患問題。16年犧牲的張超就是在模擬降落過程中,飛控失控,J15無故忽然抬頭導致的。這樣的艦載機自然是很難承擔的起未來的遠洋作戰的重任的。
J15利用其龐大的機翼,有良好的掛載能力和超遠的內油航程,未來應該作為電子戰飛機,而像F18G,掛滿各種電子戰吊艙以後,由於寄生阻力太大,已經失去了超音速飛行的能力,作戰能力有限,所以J15作為電子戰飛機仍然有用處。但是作為主力艦載機仍然需要依靠五代隱身飛機,所以J15的產量不多是正常的。
我是支持J20作為艦載機上航母的。至於說J20的產量低則是因為J20目前仍然處於小批量試生產階段,F22從從第一次試飛進入小批量試生產階段也用了5年時間(從1997年9月到2002年2月),而後到大規模生產已經是2008年,到2012年就結束生產,目前的J20相當於2005年左右的F22。
這個階段一方面是進行小批量生產,另一方面是給部隊使用,提高使用J20技術熟練程度和能力,當然也是要開發適合五代隱身戰機的戰術和操作規範。
再加上現代戰鬥機已經不僅僅是一臺飛機,還是一個軟件集合體,像F35編寫了2500萬條飛控軟件,而且還在繼續,以J20的複雜程度,也不會低到哪裡去,仍然需要繼續完善軟件。
F35要大批量量產那也是得到2023年左右,我們的J20的進度其實並不比F35慢,量產階段應該也會在那時候。
那時候應該ws15發動機也應該比較可靠,完全版的J20自然會更加的強大。慢工出細活,沒必要一味的追求速度,而更應該最好各項工作,不應急於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