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史上最慘敗仗,20天內4萬將士陣亡

1941年5月7日,10萬日軍在航空兵的支持下,由東、北、西三個方向全面向被包圍在中條山的近20萬國軍發起進攻,抗戰史上最慘敗仗——中條山戰役正式打響。

此戰,指揮昏亂、戰備不足的中國守軍,遭到了日軍瘋狂的圍擊。在短短20天時間內,國軍全線潰敗,陣亡將士4.2萬人,另有3.5萬人被俘。而日本所公佈的戰損數字,僅為戰死673人,負傷2292人(這數字有水分)。

儘管國軍的單位戰力是要遠低於日軍,當在自身兵力佔優的情況下展開防守,居然還在短短20天內就被打得全線擊潰,這樣的戰績也實在夠丟人的。難怪老蔣將此戰稱之為“抗戰史上最大之恥辱”!

抗戰史上最慘敗仗,20天內4萬將士陣亡

中條山戰役,又稱晉南會戰(日本稱中原會戰),是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後,正面戰場上國軍在山西境內的唯一一場大規模對日作戰。

在當時的局勢下,中條山的戰略地位極為重要。對國軍而言,可以中條山為根據地,瞰制豫北、晉南,進能擾亂敵後,牽制日軍兵力;退可憑險據守,積極防禦,有力的支持整個抗日主戰場。而對日軍而言,中條山也同樣重要。得之,日軍即可進一步窺視中原。同時,又能與其在山西的主要佔領區連接起來,從而解除日軍華北佔領區的隱患。

抗戰史上最慘敗仗,20天內4萬將士陣亡

但就是如此重要的戰略要衝,國軍還是說丟就丟。整場戰役下來,國軍幾乎是處處被動挨打,毫無鬥志可言。

據日本《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記述,中條山戰役伊始,日軍僅用21小時就完全佔領了國軍重兵防守的重要的渡河點垣曲;用35小時完成外側包圍圈;40小時完成內側包圍圈。也就是說,日軍在不到兩天的時間內,便完成了對中條山地區近20萬國軍的雙重合圍。戰役的第4天,日軍就完全佔據黃河沿岸各渡口……

中日雙方鏖戰僅20余天,戰役就以國軍在傷亡慘重的情況下,全線撤退而告終。

抗戰史上最慘敗仗,20天內4萬將士陣亡

經戰後統計,國軍陣亡4.2萬人,被俘3.5萬人。參戰各部中,除93軍、19軍尚成建制外,其餘各部皆被打殘。而日軍方面陣亡673人,負傷2292人,中日雙方傷亡比接近20:1。

時至今天,我們再回首這場慘痛的潰敗,難免會痛斥國軍的無能表現。但殊不知中條山之戰中,也有許多忠節之士以身殉國,湧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蹟。

抗戰史上最慘敗仗,20天內4萬將士陣亡

此戰中,首先與日軍接戰的80軍27師,全師官兵血戰兩天,即傷亡殆盡。師長王竣將軍為國盡忠,副師長為免成為日軍俘虜,跳進了滾滾的黃河。

第3軍12師師長寸性奇將軍,率部與日軍血戰,負重傷以後被日軍包圍。寸將軍對僅存的20多名士兵說道:“槍在手,劍在腰,不會為賊俘也!”隨後拔劍自殺殉國。

抗戰史上最慘敗仗,20天內4萬將士陣亡

類似的悲壯事蹟,還有很多很多。而這些都是值得咱們去銘記和緬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