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成年人,越要好好過六一!

越是成年人,越要好好過六一!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一個看起來和我們大多數人完全沒關係的節日。但每年的這一天,朋友圈、微博上,最活躍的不是那些小朋友,而是一些二三十歲,常常被叫做“叔叔、阿姨”的大朋友。

於是便有很多人diss“賣萌”、“裝嫩”以及編造各種戲謔的段子。但其實,喬克叔叔始終覺得,越是成年人,越要好好過六一!

有句話說:“這個世界沒有大人,只有長皺了的小孩。”其實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長不大的小孩。

當生活驅使我們嚴肅以待,變得成熟世故,我們更要去尋找童真稚趣和赤子之心,找回當初那個熱淚盈眶的自己。

1

沒有童心的成年人

內心是貧瘠的

以前聽過一種說法:

遇到不能解決的事情,就去問孩子,孩子脫口而出的意見,往往就是最精確而實際的答案。

越是長大,就越需要一顆童心。

葆有童心,有些問題思考起來會變得格外簡單。但是對於大多數大人來說,長大後擁有了經歷,擁有了選擇,擁有了各種東西,那顆童心卻在擁有中遺失了。

《小王子》的開頭,對成人有一個大大的諷刺:

你如果跟一個大人說:“我看到一棟漂亮的房子,它是用玫瑰花磚砌起來的,窗口有天竺葵,屋頂上有白鴿。”他們一定沒辦法想象那間房子的樣子,你得說:“我看到一棟價值兩萬美金的房子。”他們就會說:“那棟房子鐵定是美呆了。”

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逐漸遺失了一種最重要的品質,童真。我們不再相信聖誕老人,認定兒童節只有小朋友才能過,曾經一個氣球就能獲取的快樂,現在要一座房子才能取得......

  • 一個沒有童心的成年人,內心是貧瘠的。

為什麼想過六一?

不是羨慕孩子,只是想讓日子更加繽紛。反正我們有大把的時間去做一個正經的大人,去在正經中逐漸衰老,喪失童真,但是在此之前,還是想盡可能久一點的保持童心。

2

風雨中做個大人

陽光下做個孩子

曾經在一篇文章的結尾,我問讀者,你最嚮往的生活狀態是什麼樣的?

一個讀者留言說:

風雨中做個大人,陽光下做個孩子。

《白日夢想家》主人公沃爾特,就是這樣一個人。

沃爾特是一個雜誌社底片管理主任,即便已經三十多歲,卻像個孩子一樣,常常幻想自己變成了超人救人於危困,或者像大片裡那樣,自帶光環的出場,收割女神青睞......

然而,在一次工作事故中,重要的照片底片遺失,他卻像個成熟的大人一樣承擔責任,主動擔起尋找的重任,一路上歷經波折,最後終於找到了底片,彌補了雜誌社的損失。

當考驗和挫折來臨,可以像個大人一樣有所擔當;而在平時,又可以像孩子一樣,簡單坦率。

享受得了快樂,又經得起挫折!

我想這就是陽光下的孩子、風雨中的大人吧。

村上春樹在《舞舞舞》中說:

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長大,何嘗不是在生活的圍追堵截下,在一次次這樣的自我暗示中,把自己催熟的?

而過六一,就是在生活的風雨中,給自己留有一點“孩子時間”,放下那些自以為是的包袱和世故,像個孩子一樣,沒有心機,也沒有秘密。

3

永遠年輕

永遠對世界蠢蠢欲動

常常設想自己年老後的狀態,我覺得最可怕的,不是皺紋暗生,或者步履蹣跚。而是想法無數,卻似乎總還是那個套路,走曾經走過的路,賞曾經賞過的景,完全喪失了對世界的好奇。

越是成年人,越要好好過六一!

《飛屋環遊記》中,78歲的氣球推銷員卡爾爺爺,小時候曾經與老伴約定去一座坐落在遙遠南美洲的瀑布旅行,卻因為生活奔波,直到老伴去世也未能成行。

直到有一天,老屋要被拆掉了,卡爾想起曾經和老伴的夢想,決定用氣球帶著屋子,一起飛向瀑布,於是就有了一場驚險刺激的探索之旅。

小時候,我們對一切都充滿好奇,而越長大,就越習以為常。我想,一個人衰老的開始,大概就是從喪失對世界的好奇開始的。

越是成年人,越要好好過六一!

在電影《返老還童》的最後,人生已過大半的本傑明給女兒的那段獨白裡說:

我希望你能成為你想成為的人,我希望你有時能駐足於這個感到驚歎的世界,體會你從未有過的感覺,我希望你能見到其他與你觀點不同的人們.......

而過六一,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就是一定程度的“返老還童”,讓我們重新燃起對這個世界的好奇,永遠年輕,永遠蠢蠢欲動。

大人做久了,就分外的想活成孩子,理所應當的賣萌,理所應當的被寵,理所應當的收起那些故作成熟和理智冷靜.....

六一就給了我們這樣一個機會,我們有大把的時間去做一個正經的大人,今天,就浩浩蕩蕩的、毫無心機的做一天孩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