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是三國中死的最冤的一位 看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真正用意

馬謖是三國中死的最冤的一位 看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真正用意

人們印象中馬謖因丟失街亭而被諸葛亮斬首,往往被認為是馬謖他咎由自取,諸葛亮已對他仁至義盡。但是對照史書中類似事件的記載,仔細斟酌。我們就可以看出,像馬謖這樣雖然他犯的錯誤不小,但還不至於到殺頭的地步。

史書《三國志》中關於馬謖被殺的記載內容十分簡略,也十分的零散。事情的原因大致如下:蜀漢建興六年(228),諸葛亮兵出祁山,大舉進攻曹魏。他以馬謖為先鋒,督諸軍在前。在街亭,馬謖與魏將張郃遭遇。馬謖不遵從諸葛亮的節度,舍水上山,不據城池,結果被張郃斷絕極道,打得大敗。街亭之役不久,諸葛亮被迫引軍還漢中。為嚴肅軍紀,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內容取自《三國志》)

馬謖被諸葛亮處決的罪名為“違亮節度”,“依阻南山,不下據城”,招致敗軍陷城。這個罪名看似有理,卻經受不住反覆推敲。

馬謖是三國中死的最冤的一位 看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真正用意

馬謖其本身為劉備的前軍大都督,其在街亭已遠離主帥諸葛亮行軍作戰,已當時的通訊條件,馬謖不可能將其在前線發生的所有情況隨時向主帥彙報,然後再等主帥批准再去執行,那樣的話只能加重貽誤軍機。《三國志》記載諸葛亮是非常欣賞馬謖本人的,既然諸葛亮對馬謖的才幹,特別是軍事才能,十分欣賞,這次又讓馬謖為先鋒,所以諸葛亮一定會放手使用他,授予馬謖充分的指揮自主權,絕不會對馬謖的行動處處“節度”。所謂“違抗節度”,只能是諸葛亮為斬馬謖而硬加給他的一個罪名。另外,馬謖在街亭的作戰方案,在原則上也沒有什麼大的失誤。他作戰中搶佔街享地區的制高點,符合古時的用兵原則。依《孫子》兵法的理論,“凡軍好高而惡下,貴陽而殘陰”。意為兩軍相爭,誰佔據了高陽之地,誰就是處在了優勢的作戰地位。而今街亭故址(今甘肅天水隴城鎮),這一帶地形基本上是一片無險可守的平川之地,只有形如麥積崖山是塊高地。馬謖兵上麥積崖(即南山),在當時的作戰情況下,最有裡的作戰方法只能如此,馬謖“依阻南山,不下據城”是可取的。

可以推敲出馬謖其在街亭之戰並沒有抗命不遵的行為(且依他與主帥諸葛亮的個人關係也不會產生如此衝突),在指揮上又無大過失,既然如此。馬謖打了敗仗就不該定為死罪。還有,這一次蜀魏交兵,除了街亭之役的失利外,箕谷的趙雲部、列柳城的高樣部也皆戰敗。事後,諸葛亮並未對這兩位將軍身加刀鋸,而單殺死馬謖,顯然是處罰過重。那為什麼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還是殺了馬謖呢?

馬謖是三國中死的最冤的一位 看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真正用意

1.在我國曆代歷史學者有很多的猜側。清朝何焯曾指出諸葛亮此舉,意在封住魏延、吳懿等人之口。他說:“魏延、吳懿輩皆蜀之宿將,亮不用為先鋒,而違眾用謖,其心已不樂矣。今謖敗而不誅,則此輩必益曉曉,而後來者將有以藉口,豈不惜一人而亂大事乎?”何焯的說法,有一定道理。魏延原為低級軍吏,因受劉備器重被破格提拔為將軍,後不斷升遷。劉備奪得成都,漢中地區孺重將鎮守。他不用呼聲很高的張飛,而獨遺魏延,說明了對魏延的偏愛和信任。吳懿是劉璋舊屬,蜀漢一大政治勢力—東州兵集團的代表人物,劉備為拉攏他,特迎娶其寡妹為妻。相反,劉備對馬謖的印象一直不佳,臨終時明確向請葛亮表示:“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這次出兵,諸葛亮在用人問題上攙雜了濃厚的個人感情色彩。他不用劉備信任的宿將魏延、吳懿,卻違背眾將意願提拔馬謖。諸葛亮本想讓他像在南中作戰時一樣露臉,不料馬謖不爭氣,來了個損兵折將,徹底失敗。這就把諸葛亮推到了一個相當尷尬的處境,不嚴懲馬謖,不僅魏延、吳懿諸人不服,而且還有些問題不大容易說清楚,裡面牽扯到對待先主劉備的態度問題。諸葛亮斬馬謖,不排除上述這一背景,但恐怕還有更深層的原因。

2.建興六年的兵出祁山,是諸葛亮經過多年準備而進行的軍事活動。臨行前,他對取勝信心十足,如在《出師表》中稱:“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蠍姆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精心準備,信心十足,再加上他所率之兵,遠遠多於拒守之敵,按說勝券穩操。誰知,雙方剛一接觸,卻出現了蜀軍全線崩演這一意想不到的局面。諸葛亮受到極大震動,不能不認真思索失敗的原因。人們指責馬謖敗於紙上談兵還可以說得通,如以此批評趙雲就沒有道理了。趙雲謀略出眾,一身是膽,這樣一位身經百戰、智勇雙全的名將竟也敗在遠不是他對手的曹真手裡,令人費解。根據研究,楊德炳先生提出街亭之役失敗的真正原因是蜀軍素質太差的觀點,這一說很有道理。諸葛亮戰後曾講過:“大軍在祁山、箕谷,皆多於城,而不能破賊為艘所破者,則此病不在兵少也。”(《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他承認軍隊素質差,不但將領“不能訓章明法”,而且士兵“臨事而懼”。趙雲的軍隊人數也多於敵人,史書仍稱其“兵弱敵強”,可見蜀兵弱,表現不在人數上,而是弱在戰鬥力上。馬謖之敗,汲道被斷不是主要原因,而是由於剛一交鋒“士卒離散”造成的。想當初黃忠居定軍山上迎敵,能夠“乘高鼓嗓攻之,大破(夏侯)淵軍”。同樣情

況,馬誣軍卻因區區汲道而反勝為敗。可見關鍵在於蜀軍素質太差,沒有任何戰鬥力。

諸葛亮為扭轉這一形勢,必須對蜀軍進行全面整頓,嚴明紀律,提高戰鬥力,整肅之前,他要非殺人立威、殺人明法,因為只有殺一才能儆百,才能震動全軍,改變風貌。由誰來充當這一被嚴懲的反面樣板呢?趙雲是名將,失敗之後仍臨危不亂,“斂眾固守,不至大敗”。高祥與諸葛亮關係不深,列柳城之敗對全局影響不如衡亭失利那樣大。斬此二將,皆不能服眾。唯有馬謖是最合適的人選:既與諸葛亮情同父子,又罪行較之別人嚴重(馬謖敗後曾一度畏罪潛逃)。諸葛亮斬馬謖,不但能平息人們對他的猜側和指責,又可表明他為嚴明法紀,能夠作到不避親疏。

其實諸葛亮斬馬謖的弦外之音是:連我最寵愛的馬謖,我都能斬,今後你們哪個違反命令,能有好下場嗎?不久諸葛亮與蔣瑰談起此事,“流涕日:孫武所以能側勝於天下者,用法明也。是以楊幹亂法,魏絳截其僕。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復廢法,何用討城邪!”一句話,諸葛亮孺要馬謖的頭來作文章。

於是,馬謖就這樣成了諸葛亮整南軍紀的一個犧牲品。

馬謖是三國中死的最冤的一位 看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真正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