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瓷砖喷墨机新上线500台 山东、高安、福建、夹江多个产区迎来改线潮

山东、高安、福建、夹江

多个产区迎来改线潮

尽管总销售数据无法与2011-2013年的喷墨机井喷时期相媲美,但考虑到经济新常态和“环保风暴”的行业大环境因素,多数受访的国产喷墨机企业表示仍然在2016年取得了相对满意的成绩,部分企业甚至表示同比略有增长。

多家喷墨机企业负责人认为,“大环境驱动”、“核心产区发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喷墨机企业的创新技术”成为2016年至今国产喷墨机市场回暖的关键因素。

彭基昌在分析陶瓷行业陶机设备大环境时候表示:“中国产能过剩已经第三年了。过剩已是常态。新增喷墨机数量不会出现以往的井喷态势。但是因为更新换代等因素,国内市场仍然会保持每年几百台的更新量。”陈德棒认可彭基昌的观点,同时他认为“去产能”和“严环保”的大环境反而会给对喷墨机生产企业带来帮助。“当前的环境将逐渐淘汰一些做低端品质的企业。整体来说,会引导陶瓷企业更注重追求品质,推动设备和管理的改造升级。”陈德棒认为,这就给喷墨机等陶机设备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重技术创新的喷墨机企业将获得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机会。

据不完全统计,2016-2017年间,仅高安产区就新增生产线10条,改线不下11条。其中全抛釉新建线6条,改线不下8条。此外,据陆永华透露,承接山东产区产能转移的广东产区在2016年以来出现了1万多㎡向2-3万㎡大线改造的潮流;陈德棒也表示,四川夹江在2015和2016年陆续上线了多条大产能抛釉线;福建产区在2016年多家陶企顺应产品改造升级的发展需求,迎来了外墙砖转产地砖和小规格薄板等产品的改线潮。

彭基昌认为,在当前全国限制陶瓷产能的大环境下,顺应陶瓷企业产品升级的“改线潮”,成为刺激喷墨机销量新增的重要因素。在这轮产品结构升级中,占据传统优势地位的抛光砖延续了2015年的改线步伐,生产线逐渐改造成抛釉砖、仿古砖以及大板等产品。“抛光线改成抛釉线是改线潮的主流。推动了喷墨机和施釉设备的销量。但同时由于功能性墨水越来越受重视,将旧式喷墨机更换成适用大喷量功能性墨水的喷墨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此外,为了在旧式喷墨机更新换代的潮流中抢占先机,各喷墨机企业推出了创新技术和工艺以增加陶企瓷砖附加值。

利润触底

一台机子只赚几万元

导致喷墨机利润触底的因素很多:国内喷墨机市场竞争和价格竞争激烈,缺乏核心部件喷头技术从而没有议价权等等。陈德棒曾逗趣说最直接提升利润的办法就是人民币涨价。“采购赛尔和星光或者精工等喷头,都是以美元为结算货币,而在国内市场销售的时候是以人民币直接结算。人民币汇率直接影响到喷墨机企业采购喷头的成本高低。”

如果只从国产喷墨机企业的表面集团策略来看,不少陶瓷喷墨机领域的企业确实在利润率触底的近两年,将触角延伸到了其他领域。新景泰、希望等陶瓷喷墨机企业将部分精力转向了纺织以及玻璃领域,精陶一直都有跟进玻璃打印业务,泰威更是巩固和发展了以往的包装、广告和纺织等业务……

陶瓷企业会像行业人士观望的那样,企业发展的重心发生转移,不再聚焦陶瓷喷墨机吗?

美嘉在采访中直接表示:“美嘉目前重心就是做喷墨机。我们的分公司也是负责窑后的辅机和釉线辅机等设备的,都是围绕着陶瓷行业发展的。”新景泰和精陶等其他喷墨机企业并不认可“重心转移”的说法,更认可“有能力开发其他领域,做了很多的技术储备。”

以精陶为例,精陶一直都有坚持做玻璃打印业务,也保持了增长态势,该方面业务与陶瓷喷墨打印是相互独立发展的;而新景泰近几年来就一直在纺织、包装纸、玻璃等领域有延伸性研发,并于本届广州工业展之前在三水工厂展示了纺织领域最新喷墨机。但彭基昌表示,新景泰在纺织领域的发展在目前不会成为企业设备的主流。

“从各个行业的数码喷印的工业化生产角度来说,瓷砖喷墨机还是独一无二的。瓷砖有70-80%的数码占有率。纺织才三四个百分点,其他领域才也刚刚开始。如果放长远来看,这些肯定都是今后的增长领域。但是短期来说,不可能像瓷砖一样成为公司的发展主流。所以重心转移一说就无从说起。”彭基昌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虽然多数企业不认可“重心转移”的说法,但不少负责人表示:“由于利润率过低以及竞争激烈等原因,陶瓷喷墨机做得不太好的企业可能会陆续退出这个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