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從二十世紀初開始,往往有旅行者來到西安,沉醉在古都迷人的古典氣氛中。

在1930年前後,來西安的遊人,往往對西安的古蹟十分讚歎。不過交通不便,阻礙了許多人的行程。此後西安通了火車,國民政府對陪都西安的大力建設,加上抗日戰爭中人員物資的大量聚集,西安開始興旺起來,都市氣息逐漸濃厚。

這篇文章是一位旅行者,在國共內戰的1946年來到西安,他的感受。他的文字,描寫的細緻而富有韻味,讓我們穿越時空:原來那時候的西安街道是那樣的乾淨有序,原來那時候的西安護城河還有許多的窯洞,原來那裡時候的西安是男人的世界……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西 安 漫 記

1946年

西安,我歌頌她含有古典型的藝術化,我懷了新的希望愛上了她。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西安城牆 民國時期

今日,當然囉,它沒有上海那樣的熱鬧,沒有杭州那樣旖旎,沒有北平那樣偉大溫柔,沒有青島那樣壯健清美,更沒有似廣東的富貴氣,昆明的明秀,成都的富饒,它好在什麼呢?希望你不要過份企求,戴上漢衣唐冠和希望的心,獨步在街市,策鞭於郊外,至窯洞裡去瞧瞧,可能你爬到城上眺望,你愛西安之心,便油然而生了。

冬 暖 夏 涼 的 窯 房

搭飛機來的慢說,先由隴海路來的吧!

隴海路車輛設備差,慣坐京滬滬杭兩路的朋友是不會嚐到滋味的,難得買到頭等票還好,二等三等不分彼此,大家都是硬板凳,對號入座還未曾實行著,有一足可插的地方總是擠著。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隴海線上的火車 ——葉淺予作,1946年

車頂上分三行座著,中間的安全,入夜沒燈,大小便飲食休息均成問題,這樣的刑罰了一天,便可進入皇宮式建築的西安車站,使你不由自主的鬆了一口氣,恢復了生命延續的希望。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西安火車站 民國時期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西安火車站 民國時期

這皇宮式的建築比南京之交通部上海市政府當然算不了什麼,這兒也算是二大新建築的了。第一個給你好的印象,覺得是偉大的,西安的城牆敵樓瞧了真夠說偉大,高三丈四尺,上寬三丈,基廣六丈,敵樓四層建築,這城的建築便代表了西安整個的精神,除了北平南京,恐國內再找不出西安城具有的規模吧。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西安城牆 民國時期

城磚比普通磚大一倍,可惜內城的城磚被盜了,四關的城磚也盜之一空,雉碟大部齊全,約五十步便有一廣可三丈的城墩,護城河深而且廣,全城東西較長,成長方形,現在城牆腳挖了不知其數的防空洞,城內外相通,成三角形,現在已有人民利用作為房子了。這穴居在西北是十分普遍的事,住在未必全是窮人。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西安北門外 民國時期

護城河沒有水,西安人利用了城牆護城河,不知闢了多少窯房,遠看齊過去,好像蜂房,又好像鴿籠,也好像洋房!窯門掛著竹簾。不論貧富,皆以竹簾為門簾窗簾,進內也彷彿普通人家一樣擺設,只矮些,狹長,陰暗,有泥土氣,但也有意想不到的好處,外界氣候愈熱,裡面溫度愈低,外界愈冷,裡面愈溫,你只要進穴一尺並不須關門,溫度便大不如窯外一尺外了,越進越涼,通常溫度總差二三十度之多。西安人不用找那裡去避暑,這些地方便行。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西安城牆西南角 民國時期

我有幸住城邊,午飯後,便架布床蟄睡窯中,裹上四層毛巾毯,醒來猶感受寒,西安地面也不易受熱,涼涼的。第二種好處,便是靜,外界的聲音,不易傳入穴內,即穴頂有車輛經過,也不知覺,不會有塌的危險,比住屋安全得多,不過不及東九省那樣便利罷了。

大 雨 之 後

第二覺得驚奇的,西安屋上一例沒有駕瓦,大雨時也不致漏進。原來西安很少雨,今年雨量最多,八月十日大雨二小時,連亙到天明,第二天,報載雨毀屋四十餘間,受災的二百餘人,局部的牆坍不計。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西安南關附近地圖 民國時期

我駕老爺腳踏車向受災最重的門外南關往視,彷彿似火燒一般,已成黑黝黝的平地,圍觀者很多,據說這是十年來僅有的大災!原來西安的建築,怕招風又乏磚瓦,普通人家,僅砌上低低的土牆,樑上以竹為椽,覆以竹蓆,蓋以石灰和泥泮成的混合土,約一寸厚,致究的覆瓦,否則蓋草,也有的就不蓋了。

這樣的建築,狂雨之後,泥土鬆了豈不危險!似此房屋,我亦能飛簷上屋,走壁入內,況簷也短無可再短。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西安臨潼洋車 1947年

第三你將要感到愛好的,便是洋車了。洋車便是人力車,蘇浙一帶黃包車之謂也、老舍為寫了《駱駝祥子》,描寫洋車伕的生活,背景是北平,這兒的洋車,也極盡美觀,比那江南私人包車差不多,也許要美麗些,車身大部用銅包起來,刻成花紋,遮太陽的布幔,從車背垂直,車頂通常貫白布,下雨時另有防雨布,車上坐墊軟軟的,踏腳處,有美麗的駝毛地毯。

車價因這兒物價低,五百元錢可以拉上北門至南門四五里長途了。車伕很少敲竹槓,只有對天上飛下來的人們,才似京滬的洋車伕訛上幾倍車價。

馬 路 風 光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西安火車站正對面的中正門 民國時期

話再拖回來,出了火車站,踏上尚仁路,你感到西安的街,設計得挺好的,街中心有長長的一方草地,下面是防空洞,或放置人力車,汽車的停車場、電線木桿也裝插在這兒,兩邊是各寬約八公尺的車行道,左右自然分開,使車輛不會鬧接吻的喜劇。

店鋪前也有寬約三公尺多些的人行道,磚塊砌成,每隔三公尺,一株楊槐,一個水桶。日未斜時,由警察局督促每戶灑水打掃,馬路上的灰塵此時可以洗濯一空,路面保持了清潔。其他大都市垃圾堆如山積,西安便沒有這個現象,街道都是直直的一伸便五六里,加上綠的楊槐一蓋,真是美觀!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西安 民國時期

原來西安街道都是有計劃建築的,正東正南的方向,所以馬路的交叉只有丁字形十字形,找也非常方便;可惜路牌沒有裝置好,否則更方便,幸而西安的警察服務精神很好,他們工作也多,看去沒有一個打盹不管事的,尤共對私人汽車,經過必記錄其號碼方向。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西安東大街修建中 1935年

馬路砌的都是碎石路,八年戰爭並沒有損壞,這又是全中國所有都市所不及。修的也勤,車子輾過去光光的,上海市的柏油路還感到慚愧呢?將來柏油路成功,我相信,西安一躍一等都市而無愧色。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鐘樓附近 民國時期

街上除別有風味的洋車往返如梭的行駛著外,自由車特別多,青年男女大都會駕駛這個。吉普車大卡車也多,不過全為軍人佔有,他們有時很風狂,輾死人也日有所聞。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西安公共汽車 民國時期

私人汽車這裡不發達,公共汽車有好幾路,都以城區中心點鐘樓做終點,雖然漲了價,還很便宜,三百元錢可以走完全程,班次也還多,等候不難,然而也擠,買票很認真,全沒有揩油的風氣!街上也常有馬車大車和咿咿啞啞的獨輪車出現,而大車尤為鄉間代步惟一工具,在晨光微曦中,坐在北方風味的大車裡,瀏覽田野蹄聲嗒嗒,聽騾夫的叱聲,遠遠地播來咿咿啞啞的車聲,該是人生旅程中的幸福吧!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西京招待所 民國時期

穿過花園洋房的隴海鐵路管理局,便是西京招待所了。裡面也有很大的草地,樹木參天,花卉共間,房間寬大,設備完全新式,上海的第二等旅館沒有這兒好。

西京招待所每天房金四千元起,應該說是便宜的了,西菜每客三千元起,不過這旅館不容易有空,無政治軍事使命沒法指染。西京旅社花園飯店都是好的,浴室當推珍珠泉,也設有花園,男女二部,設備也都頂好的,洗操、擦背、修甲,連小賬共二千五百元,便可很適意的躺半天。他們不備肥皂,最好浴巾也自己帶去。

西 安 是 男 人 的 世 界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西安南大街 民國時期

熱鬧的當推南門,這裡應有盡有,大百貨公司如三友實業社西安國貨公司等在這裡,大銀號銀行在這裡,女用品在這裡,娛樂場所這裡也多,印章這裡有三十來家。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西安西大街 民國時期

東大街、西大街因為馬路寬,是各種車輛的集中點,也和南院門一樣的熱鬧。尤其是東大街,這裡有戰爭時期新興的商家,便是寄賣所,西安寄賣所是百貨商店兼營的,每家都附設著寄賣部,而寄賣的東西,最多便是衣料,軍裝第一,旗袍第二,西裝第三————大小好醜全有,只要你耐心挑,準會費十來萬揀上一件八九成新的呢織品的西裝或軍裝。

最近大家又競買美國貨,舉凡上海所有,這裡也有,價錢比上海貴三成至二倍三倍不等。但有一點是特質,尤其是興"洋"最近的上海香港,那裡的商品舉目盡婦女用品,男人用稀得可憐,要末是通用的,極盡色彩上的佈置。西安則不然,玻璃櫥裡全是男人用的貨品多,婦女用品隅一點綴著,時裝店一家也沒有,實給男士們吐氣不少?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南院門 民國時期

即如照相店而說,東南各大都市的照相店,陳列的不是女多於男嗎?這裡往往多的是軍人照片陳列著,其實西安多的是軍人,街上店裡也是軍人撐了市面,商人們覺得做軍人生意比做女人的生意好。軍人直爽,從不掏掏攪攪,所以大家都願向軍人招攬,然而西安商人也有失敗地方,就是彌天討價,客人眨眼還價,何不不二價!

街上走的多軍人不必說了,其他的男人也很多躑躅其間。西安真是男人世界,任何事女人很少問津;所以街上女人便很少很少的了。她們大多數不濃妝豔抹,老的少的,一例如同男人們罩上風塵色。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西安女子籃球隊 1946年

這也不是人是這樣,草木也是這樣,楊槐沒有江南的楊柳那樣輕浮消魂,它彷彿是向戈壁沙漠吹來的大風對抗經年累月的戰士,草全是羊齒類的草,碰了會刺人,沒有如江南一帶柔軟溫存,它彷彿是飽經世故的老者。

西安人十之九風塵色,拖著長嘎嘶啞的聲音,不勝哀怨似的。河南來的很多不必說了,陝北來的也似河南逃荒出來的一樣。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陝西省立女子師範體育選手 1946年

重慶是難民集中地,那有好的,雖然重慶小姐左肩上掛著深紅黑格子或深綠黑格子的布袋顧盼地走過,還壓倒了上海小姐的海派,和本地小姐爭風彩,但也因八年滄桑地風塵氣周身了。而西安這兒初中的女生,一律灰軍服短髮,同小男孩不仔細看分不出來,高中以上的,髮長及肩,穿深藍的旗袍,燙髮和穿大紅大綠大花旗袍,西安只不過百個中一個吧了。

婦女們出來,也不口紅臉朱,風氣是樸實的,一個人異樣的著裝了,反招了許多男的女的諷刺妒忌的眼光,何必呢?所以大家都不裝飾了。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蓮湖公園之夏 民國時期

至於一對對也很少見,公園裡也不如文人們渲染的多,我目擊的男女挽著走,僅乎一對,聽口氣還是下江人,偶然樹陰下也可發現,但是離得開開的,見了人,大家都低下頭來沉默,從沒有上海小姐廣東小姐是廣過眼界的豪放任性,因之這兒人很少有笑聲,大家都是嚴肅的,匆匆地走自己的行程。

文 化 西 安

大家雖然嚷著西安文化落後,但報紙很多,今日還是用土報紙印,日出一大張。銷路最好的當推天津分此的《益世報》,西京日報已有十餘年曆史了,銷路也不惡,還有《京平報》,《西北文化日報》,《華北新聞》等等。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新陝西》雜誌第一卷第一期 1931年

空運來西安的報紙還沒有,上海武漢重慶來的報紙,至少半月多,新聞已成黃花新聞,看看副刊、通訊、社論、廣告聊以勝無。西安書店也很多,我國幾家大書店都分設在北大街南大街一帶,報館門市部也附賣文具書籍。這裡生活程度低,從上海運來的書成本本來已貴了,再加上運費,更昂了,所以書店裡看的人多,買的人少。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天地人》雜誌第二卷第1期 1946年

本地也有雜誌出版,如《天地人》綜合刊,《快報》、《精華》等七八種,看看風趣,勉強可一看,談精神骨幹便很難說了。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革命公園牌樓 民國時期

學校也和很發達,尤以北門一帶,專科以上有五六所,中學廿七八所,小學五十所以上。公園和省立的民教館在內有四個,娛樂場所十餘處,以電影院為最多。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從數量上看西安文化,他僅次於杭州,從質素來看,他不能和江浙二省三等都市比,但在黃河流域他還居領導地位呢!開封鄭州、太原、蘭州、包頭、寧夏都不及這裡。

這 裡 高 枕 無 憂

今日別的地方人心惶惶不安,遭到軍事上的懼怕,西安去延安不遠,大家都漠不關心似的,原來西安是軍人統治下的西安,大家都有信心,別的地方都提心吊膽著,這裡高枕無憂。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西安鐘樓 民國時期

河南養上一百十萬大軍,蘭封猶不能保,我執筆正已有一星期,未能克復,這兒可以萬全嗎?儘管寶雞有小股出現,藍縣以南戒備中,西安市民還認為無所謂,最近警備司令部還通令以不檢查為原則,想到南通、揚州、青島、濟南、太原,這兒是該使人高興的地方!

西 安 的 煩 惱

西安最感苦悶的,莫如飲水問題了,全市只有西門東門二甜水井,其餘都是苦的。我託福交通界,飲的水是灞橋運來。市民用水,真是珍貴極了,所以不洗澡多得很,多數是骯髒的,尤其是小孩,積上來容易,退了難,形成衛生上的大問題。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西安西門內甜水井取水 民國時期

蚊蠅同江南四川相較,這裡不算多,蚊子體小,咬得也不大痛。蛇還沒有發現過,據說老鼠很多,這是可靠的,因為這裡全是泥牆,大多數的磚又未經火力,人大多是黃瘦的,也許是營養不足,鴉片偷偷地從外面運來,是鐵的事實,破獲了槍決,恐怕市裡還是有好多秘密地經營煙土生意,但也決不如上海一帶嚴重的,這裡對這些問題,似很少人情可說,但要錢不要命的多著呢!一時要根絕,還得政府一番努力!

藝 術 寶 庫 碑 林

到西安來並不會使你寂寞,約幾個性情相同的朋友,攤販上賣得似東瓜大的西瓜——五十斤,到碑林去,拾元一張門票,整天你消磨在那兒好了。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碑林 民國時期

那兒屋大,兼有碑石隔著,外界熱空氣不易傳入,而且金石他本能排斥熱氣,所以這兒經常能保持六十度溫度,一面觀賞古人的墨跡,一面啖著甜的西瓜,也不妨濫充內行,儘量的批評褒好了。

倦了,席地休息,反正青年男女藉此休息的人很多。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西安碑林內景 民國時期

碑林字體集所有之大成,總有一種使你歡喜。許多龍飛鳳舞的草楷,難道你不愛慕,柔和的有王羲之、趙孟頫,剛勁的如懷素和尚,怪癖的有鄭板橋,如專好魏碑。

漢碑清楚的還多,你真的愛書法,去碑林一次二次,決不能說夠,天天去揣磨幾小時,數月後或對你在書法的研究,有所了悟。愛好佛經書詩的也宜多去,研究歷史的,更不得不去,研究哲學的也要去,這裡代表了很多多少少先後古人的人生哲學!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西安孔廟(今碑林)一角速寫 1946年

敦煌、龍門、雲崗是我國三大藝術蘊藏所,碑林和崇孔林該說第四五吧!所以到過這四所藝術倉庫,遊覽過北平金陵杭州,眺望過五嶽,四大佛教勝地,憑弔過長城,祭拜過孔林,你方能瞭解本國曆史是怎樣演變,立國精神寄託在那兒,他們承先的是什麼?啟後的是什麼?你可以是今日的眼光去決定某一時代的史實了。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長樂門 民國時期

站在西安城上看西安論西安,最好的了。城上的雉碟整整齊齊地排列著,自明至今,他發揚著歷史精神。城上鋪敷有磚,這裡地面很平,該是散步勝地。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西安名勝小雁塔 1946年

西安城牆不論晴雨陰雪,都有他藝術價值,一登這兒,四周景物全收,漸漸地,百思俱消而低吟高歌了,可惜今日是戒嚴時期,尋常人不得上去,同小雁塔一樣,愛好的人們不免嗟嘆!驪山華清池及灞橋也是去處!

足 夠 你 領 略 的 了

希望領略西北人怎樣吃的,自己胃口甚好,不妨到回教館子店去,大盤牛肉羊肉面、包餅烙可以儘量懷大吃,價不會怎樣貴。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1946年報紙對西安美食的評論

如果歡喜小酌,西安人不喜吃雞翅膀、雞爪、雞頭等,各項物價高漲聲中,一百元可買雞翅膀一副,或雞爪十餘副,二三個壺中知己各持一瓶,千來元錢,足你消磨半日一日的了。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華清池正門 1946年

到西安來,不能不去碑林,登城牆,看秦腔,上華清池去,進回教館子,小雁塔因震後裂而複合迄今猶似一直線分裂為二,灞橋會給遊子們消失了英雄氣慨,低徊流淚思堂上、念妻子,將有壯遊宏圖的心,重新牽回到家裡去!

1946年的西安,那古都的悠悠韻味

漢元帝陵 1906年

如果有空去涇惠、洛惠二渠,也是古賢者心血所在,今百來萬人生息寄託所在,也得去走一番。咸陽的皇陵、漢宮故址、阿房宮、焚書坑儒谷、都待今人去研究,去發掘,為什麼可以辜負它呢?

楊博先生編著:《長安道上》(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