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詩詞看上去很有意境,翻譯過來卻大失所望?

用戶68736148

絕大部分詩詞都是這樣,翻譯之後完全失去意境。

唸書的時候有一個個很好笑的梗,就是翻譯詩經中的衛風碩人,全班笑到要嘔吐。

《詩經·衛風·碩人》: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這就是形容美女的,說她的手,說她的皮膚,說她的脖頸,說她的牙齒,說她的額頭和眉毛,說她笑,說她的眼睛。

翻譯一下:手像柔嫩的剛發芽的草尖,皮膚像剛凍結的油脂(豬油),脖子像天牛的幼蟲蝤蠐,牙齒像瓠瓜子一樣整齊,額頭像螓這種蟲子飽滿方正,眉毛像蛾子的觸鬚又長又細······

她美嗎?美嗎?美嗎???

摸著你的良心告訴我,你喜歡昆蟲嗎?

詩經中絕大部分是不能翻譯的,有興趣的筒子可以去看看那些自以為翻譯的很好的詩經解析,美好的句子幾乎全都變味了,要多難聽有多難聽,要多俗有多俗。

比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翻譯就是:雎鳩這個鳥,它在河邊關關的叫。

有意思嗎?你說有意思嗎?

咱們撿名句說: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誰來翻譯一下!

誰來告訴我怎麼翻譯!

兩個人在被窩裡啪啪啪的夜晚,白梨花壓倒了紅海棠···這還有個毛線意思啊!要的就是那種意境好不啦?

陸游: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翻譯:唉,京城的沙塵暴會弄髒我的白衣裳,趕在清明節前我就到家了。

李白:我欲醉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翻譯:我喝大了要睡覺了你趕緊走吧,明天你要是還想跟我喝就把你的琴抱來。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OOXX的時間太短了,太陽都升起了,從此以後皇上就不上朝了!

夠直白嗎?夠直白嗎?

來人,給朕報仇!拉下去斬了!

著名的周邦彥的那首據說是宋徽宗和李師師偷情的詞:

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

翻譯:幷州的刀像水一樣亮,吳地的鹽像雪一樣白,纖細的手指頭在那裡剝橙子。

換個柔和一點的翻譯:鋥亮的刀,雪白的鹽,膚如凝脂的一雙纖巧的手正在給誰剝橙子。

得啦,又回到豬油了!!!

------丸------

文:祁門小謝


祁門小謝

從內心來講,我是不贊同詩詞翻譯的。因為幾乎所有詩詞翻譯之後都會變得很奇怪。

詩詞是怎樣的呢?言簡、意境大,翻譯就會失去這個特點。

先回答題主,最後說下我對翻譯詩詞的看法:

翻譯之後,最失去已經的莫非寫美女的詩詞了。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這句詞看上去很美吧?你說怎麼翻譯?

水是眼波橫還好說。眉毛長得像山峰是個什麼樣子?

簡直不敢想象↓↓↓


雲髻峨峨,修眉聯娟

《洛神賦》,稱得上是寫美人最傳神的古文之一了。

你要翻譯過來,最準確的是頭髮高聳入雲……

這簡直是身高不夠髮型來湊的節奏嘛!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將奈公何?

翻譯:叫你不要過河,你偏要過河。現在淹死了吧,你叫我說什麼好?

這就是一個作死的現實版!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翻譯:不要說你沒有衣服,把我的衣服給你一起穿。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

出自《詩經·小雅·伐木》

這句我真的不知該怎麼翻譯了。

為什麼要砍丁丁,鳥兒為什麼要嚶嚶?

只想丟出一個“嚶嚶嚶”的表情包- -


栗子就舉這些吧。

這也就是我為什麼要讀古詩、背古詩的原因。

因為古詩可以讓我用更美的語言表達內心,而不是窩草窩草窩草,藍瘦香菇。



翻譯詩詞有2個用處

1、便於理解

我平時答題的時候會翻譯詩詞,那是為了讀者更容易理解,說出來你可能不會信,每篇答案裡面寫翻譯會花掉我一大半時間,因為我得苦思冥想,找最合適的詞去翻譯,儘量不太偏離原意。

2、便於記憶

畢竟我們現在的語言環境和古漢語有很大差別,翻譯過來更符合現代人的口味,好理解了,自然好背誦。

但是!

當你讀得夠多之後,語感已經夠好的時候,就放棄翻譯吧!


也可自話

這裡面肯定需要明白,古人為何如此“意境”作詩的原因,才有為什麼翻譯出來“大失所望”的迷底吧?

其一,詩詞歌賦對子等等都是圍繞文化形成過程中的事實,而後世不知當初文化形成過程中,乃是一個圍繞朝政文化氛圍而現實的殘酷性質所致。

故而,詩詞表面意識境界的彼方,仿似非常的美好在召喚,而現實中的政治文化激烈碰撞卻是非常的嚴酷,甚至於關乎天下安危的殘酷事實,由此可見,詩詞一經出現就帶有明顯的“政治”目的,這個問題不是什麼後世人可以不承認的史實。

其二,只要細心觀察歷史上大多數的詩詞,總是這樣那樣出自大人物之手;總是這樣那樣與某種政治情懷相結合;總是這樣那樣人生仕途無論哀愁無論氣概無論節氣等等,那一樣離開了詩詞文化知識面的“不政治”?

如圖所示的政治詩意境如何表述?

紅太陽東方升起的意境,古意寓意深長什麼方面的內涵多些?

例如《九歌》之東君

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

飛翔兮翠曾,展詩兮會舞;

應律兮合節,靈之來兮蔽日。。。。。

看見殘虹如血的海面意境,象徵什麼方面的內容範疇多些?不用細說也知道了,一旦翻譯出來的“大失所望”,無非就是一個即將旦生的人物,會不會造成血流成河而天下不太平的殘酷性質呢?如此的詩詞內涵事實,難道會有十分“美好的意境”不成?

換言之,只要文化知識面與政治掛上號的話,其裡面的內涵意境實在是很骨感,而且非是普通平頭百姓可以理解的“政治”意識境界。

故而,翻譯出來的意思就是一個破解美好意境的“反向”過程,使詩詞意思回到殘酷的現實中來,如此一來,往往就沒有原先什麼美好意境的存在感受了。

其三,詩詞其實原始性質的目的性是,一個為了穩定天下太平之文化傳承的產物,並非一定是後世隨意拿來顯露文化的玩物。

總之,越是越早期的詩詞,例如詩經乃道德律韻之法子詩也,一講風尚風格風光、二講雅麗雅緻雅言、三講頌揚頌詞頌歌,目的性是一要賦閒賦予賦有、二要比試比較比拼、三要興旺興盛興致等等。

這就是一個圍繞朝政的政治趨向的原始“律法”詩篇。它就有越多的美好事物之意境,來表達政途治理天下太平的文化表述的殘酷性。

綜上所述,古詩詞中的美好意境,很容易翻譯出不美的內涵,就是如此簡單的“大失所望”之道理。

實際上就是一個普通老百姓,不理解詩詞出現的真實原因,總以為歷史上的詩詞,是古人拿來玩耍有無文化高低的“玩意”,其實是一個寓意深長的意思,使用美好的意境來表述的現象,而造成後世兩者有鮮明對比的錯覺感云云。


藍本動畫

翻譯,講求“信達雅”,包括三層含義。首先,信指翻譯的準確性。即對作品字面意思的準確描述。達,則指意境。即要求可以很好的傳達原作所想表達的意境,情緒以及深層含義等。雅即用詞典雅,要求美感。

三層關係為遞進關係。題主所說翻譯過來大失所望,應該是因為,只達到了第一層信的水平

由於譯者學識,水平的區別。同樣一篇作品,翻譯過來的味道就有不同。網上那篇很牛的《出師表》英文版,在翻譯回中文的時候,與《出師表》原文又能有幾分相同。

所以領會原作者真正想表達的內容,並用現代語言表達出來,才是達的境界。

而古詩詞包括各種駢賦等文言作品,大多講求韻律,節奏,講求押韻,平仄。從句式到遣詞造句,都有一些美感。而這就是對翻譯更高一級的要求。跟譯者的文學素養有很大關係。


水繞頑石

關於翻譯,第一為使用,第二為技巧,第三為藝術!!!


你直接翻譯成白話文,肯定意境,詞句,都遠遠不如原文。


I love you once.

I love you twice.

I love you more than beans and rice.

這個你直接翻譯,

普通:愛你一次愛你兩次,比豆子和大米更你

文藝:一見鍾情,二見傾心,此生不渝

逼格:我愛你,愛著你,就像老鼠愛大米



所以了,翻譯完全看個人,工筆意境。

同樣一句話,普通人說出來和以散文方式說出來,意境完全不一樣


再比如

i love you but just like you

普通:我愛你,也只愛你一個

文藝:縱然萬劫不復,縱然相思入骨,我亦待你眉眼如初,歲月如故

逼格:愛不愛你,我說了算。


生息鷓

詩詞之所以是詩詞,翻譯成白話文就失去了他本身的優勢了。

看到題目,我想到一句很唯美,很經典的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句詩大家應該都熟悉,王勃的滕王閣序中的一句摘抄,但它翻譯過來的意思呢,還有原詩的悠遠意境和唯美嗎?不可能的,有人曾經打趣,文化人的區別就是,看到同樣的風景,吐出不同的辭藻,“瞧,天空中有一群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那句更美,還是原句啊,詩歌有它的優勢,就是因為每一個字都是反覆推敲斟酌所寫,不說一字千金吧,起碼也得字字珠璣。

再有這句詩,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就算是專家,大家,再怎麼翻譯他也會失了原味,為什麼?因為這就是詩詞的魅力,這就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所以我們要平淡看之,不必大失所望,因為這些千古名句,已然是世間最美好的東西了。

詩酒年華,暢所欲言。


小幸福的萌萌雷

詩詞有詩詞的意境,一般來說,只要翻譯成現代文,他的美感起碼減少百分之八十。

詩詞的魅力,首先體現在它的形式上。在平仄交替之間,兼之以押韻,或合律,或拗怒。在此之中,只有跌宕起伏的美感,而詩詞本身有特定的格式,這種格式是根據音樂性,表達性,經過古人多代的經驗而總結出來的。

其次是語言的美感,其一在於意象的延伸,和典故的厚重,和文字的精煉。在這三者之中,便是詩詞最精髓之處。

而翻譯成現代文,直接打破了古詩詞所以具有美感的地方,直接變成了一篇流水賬,同時翻譯的功力也讓古詩詞變得跟小學生作文一般毫無情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