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办贷款的张哥,改行买公寓了哇?

那个办贷款的张哥,改行买公寓了哇?

在电台吆喝办贷款的那位张哥,突然销声匿迹了。

有小道消息说,张哥在买公寓。

接下来,我要讲三个真实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就要讲我自己,我的人生第一次购买公寓的悲催史。

1

在成都混迹八年后,2016年,因生怕私房钱缩水,我坚定不移地购入公寓一套。

38平米,32万,包租给酒店20年,月供2000。

对了,我曾自豪地找关系优惠到九折,当时特知足。

此时,我闺蜜位于该公寓旁的俊发时光俊园,已经涨到24000每平米,而它才不过14000。

这涨势,哦,长势,正如温柔恹弱的小树苗。

最可气的是,我连房租也收得不顺畅,承诺的收租期拖了三个月……此处省略100字,因为我至今没有得到任何解释。

现在我终于可以收到租金了,1583元,月供仍然倒贴。

但是,我仍忧心忡忡,万一哪月不汇租金了咋整?

当年怎么不狠狠心再添点钱买套住宅,随便买哪里。

现在,我学会了自嘲,总比炒股好,闺蜜的老公去年全职炒股才挣一万呢。

2

小王,中原地产金牌销售员。

底薪1800。

入行四年,已成精。

他说,没成精也没有转行的早就饿死了。

“如果有客户想买40平米的公寓,我脑子里面立即会反应出20个,东南西北的;如果客户只买城南的,我可以从桐梓林到兴隆湖细数10个以上;如果客户还要层高4.9米的,我还可以报出3个,这就是专业,”小王自信地说。

天道酬勤。

他无数次扫街踩盘,甚至磨穿了鞋底,收获的不仅是海量的信息,专业的知识,更是对客户的精准把控能力。 加上昨天成交的那套公寓,他这月共签单六套。

饿不死了啦,耶!

“公寓只要地段好,价格合适,就又好租又好卖!市场上卖得这么好,怎么不可以买?对了,我也准备买公寓,因为没资格买住宅,哈哈。”小王突然话锋一转,“姐,你要不要看公寓?”

3

如果不是摇号买房,达州某国企退休的的刘阿姨从来不知道自己运气这么背。

从成都摇号第一盘北湖国际城,到三圣乡的世贸城,只要是主城区的房子,她屡摇屡败,屡败屡摇。

房子本是给女儿女婿买的。

两人留学时相识,现在结婚证拿了半年,还租住在市中心一套公寓里,也因为房子的原因婚礼迟迟未办。

刘阿姨生气了。

一月不到,她报复性地买了三套公寓:49平米LOFT华润时光里,108平米的龙湖紫宸香颂,还有40平米的绿地468。

三套公寓,三个位置,三种形态,随两孩子挑。(别人的妈妈)

当然是有条件的,今年必须把婚礼办了,她想抱孙子。

疯狂公寓

有地产人士曾戏谑,你才买公寓!你们全家都买公寓!

公寓从来不敢与住宅相提并论。

是的,在总价相同的情况下,公寓的购买成本、持有成本和转让成本都比住宅要高;公寓没法落户,没法给娃娃读书,还升值慢……

行了,祥林嫂。

你不知,很多人现在只能买公寓。

因为政策。

你不知,公寓市场现在有多火爆。

据中成房业最新公布的成都房地产市场月报显示,截止3月底,今年的供应面积74万方,比去年同期上涨156.7%;成交面积70万方,同比上涨122%,处于高峰;去化时间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4个月。

公寓一再“井喷”

去年10月颁布的《成都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7)》,第3.5.15条对办公层高的限制,意味着4.9米层高的公寓要绝版了。

第3.5.14条说的是公寓不再允许通过阳台、花槽、飘窗实现面积赠送,而且,说不定连单独卫生间都没有了,唉!

莫非,市场上的公寓都变成了绝版好公寓?哈哈。

市场呐喊,公寓运气来了。

也有微弱的声音,绝版公寓,你别走。

所以,才有了那么多痴情的买寓者。

给买寓者的四点建议

一,购买公寓,就要承认公寓的变现能力要差于住宅(即使寓寓本身不限售)。当你的寓找不到接盘侠,你就要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

此时,你尽量做个快乐的包租婆吧。

二,如果是包租公寓,一定要搞清楚与你签订租赁合同的公司具体什么来头?是不知所闻的第三方机构?还是披着羊皮挂狗肉的壳壳公司?要知道,找个串串注册个公司只需要1500块。

如果是包租公寓,一定不要盲目相信高额的租金回报,有不少开发商会承诺超过银行理财产品数倍的高额回报来吸引购房者,俗称倒贴。

天上不会掉免费的馅饼。等公寓卖完了,开发商不再倒贴了,可怜了你的寓。

三,公寓是否可以通气,如果开发商模棱两可,请自己联系开发商咨询。要知道,前期没有告知通气,日后也不会进行。为了安全,天然气公司有理由拒绝开放式厨房的通气要求,更有理由拒绝面积狭小通风性不强的公寓。

四,冲动是魔鬼。不管是在中介那里,还是在开发商那里买公寓,请务必擦亮你的慧眼,地段、价格、产品、物业及规划同样重要。公寓不是越多越好。

如果张哥没做贷款了,去买公寓了,祝他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