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山水牌:方寸之间,神游千里

翡翠山水牌:方寸之间,神游千里

翡翠山水牌:方寸之间,神游千里

山水

山青绿水,方寸之间

水色徜徉,意韵无穷

牌圆牌方,神游千里

观一方山水,品一方美玉

是“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壮阔洒脱,是“独钓寒江雪”的宁静致远,更是“空山新雨后”的静谧自然。山水从古至今都是文人墨客的寄情之处,山水画更是自成一派,于纸墨间忆诉往昔。笔墨之下或流转于江山万里,或勾勒江南烟雨。当翡翠遇见山水诗意,融情于景,化景于方寸,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读一首诗,观一片山水,抚一块玉牌。奇峰怪石、松影浮动、闲云野鹤、亭台楼阁、飞檐翘角,在不同的景别之中,各成焦点,玉石则在雕刻师用手中变幻着魔法。或平铺直叙,或跌宕起伏,韵味如春风化开。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一改往日对翡翠的精雕细琢,以中国传统的山水写意为桥梁,将泼墨山水绘画与翡翠雕刻工艺结合,化繁为简,这是雕刻者的山水气韵。

翡翠山水牌:方寸之间,神游千里

尤昌明-《山水牌子》

揽山川日月入大美翡翠山水牌子中,雕刻者运用浅浮雕雕刻技法,刻画出一幅山水中有翡翠,翡翠中有山水的绝妙佳境。保留了翡翠的原始自然之美,又提升了翡翠的艺术价值。自然的渲染,浓淡的适宜过渡,一切都像是笔墨的描绘,这是自然与创意的碰撞。

翡翠山水牌:方寸之间,神游千里

尤昌明-《山水牌子》

是山?或是水?把中国山水画的欣赏融入其中,把翡翠纳入到一个艺术的的意境范围达到“无我止境”,画间神韵情怀,“自悟”方解其中之味。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区别于西方绘画中对于的光影、质感、透视等的运用,传统的山水画更多地依靠虚实、深浅、前景等遮挡来描绘画面的主次远近关系,形成独有的空间视觉效果,使得画面看起来主次分明,景别远近交织。

翡翠山水牌:方寸之间,神游千里

张炳光-《氤氲翠绕闻仙曲》

颜色娇艳正气,质地温润干净的翡翠,在这方寸之间,诗意山水被定格。“阴刻”“阳刻”的交叠相融,画面被分出了多层次,立体效果立现,空间有了纵深。

高岩峭壁繁林间,重山层峦叠嶂,古松繁茂葱郁,羊肠栈道,亭台楼阁,相互掩映,浓淡适宜,翠色缕缕勾勒出静谧的山间时光,恍若置身其中,山峰树木前后错落,祥云瑞气,翠木成林,恰似雄山秀水的幽居仙境。

最是一年好时节,万山山色待春归

芳草依依,树发新芽,仿佛一夜的东风吹来,也带来了万山的春色。运用材料本身的特色为春色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着重突出翡翠的质感之美,眼观之余更想触手轻抚。

翡翠山水牌:方寸之间,神游千里

加龙-《万山春归色》

作品针对翡翠原料、形体、颜色的精妙设计完美诠释了构图之美,对山川沟壑的形象、轮廓、明暗、层次、透视等深刻的认识,描绘了万山春色的景致。

画面上山势峭拔,谷壑幽深,春意盎然;俏色的运用让山色宛如于云深雾里的仙境之地,山脚的绵延如湖水波荡映照着山色。远天深邃高峰高耸,近景山色葱郁,远高近低,引发观赏者的无限遐思。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雾色苍茫间劲松挺立、山寺掩映、山高水长,画面里山峦起伏高耸入云,参差的山峰错落有致,山下苍松挺立,山谷间山寺掩映其中,远天更显深邃而悠远,云雾里隐约可见栈道盘桓。

翡翠山水牌:方寸之间,神游千里

王国连-《畅悦游》

作品以山水入画,以刀代笔,运用浅浮雕,刻画出翡翠本身材质的通透之美,线条于翡翠表面若影若现,画面饱而不满,初看是一片清明的山水雅致,细看之下江山万里绵延不绝,方寸之间似是容纳了大千美景,心境也如所观之景变得如天地般海阔天空。

初见不解其中意,再赏不觉已是画中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