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蓝港科技郝晓伟:多数AI音箱离真AI差的很远

对话蓝港科技郝晓伟:多数AI音箱离真AI差的很远

蓝港互动集团创始人王峰表示,人工智能音箱已逐步取代蓝牙音箱成为市场主流,但绝不意味着消费者对音箱音质要求反而降低了。

蓝港互动集团创始人王峰表示,人工智能音箱已逐步取代蓝牙音箱成为市场主流,但绝不意味着消费者对音箱音质要求反而降低了。

但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巨头们已经发布相关产品后,小青音箱的入局明显晚于对手。为何会在此时杀入战场?智能音箱将有哪些未探索到的场景?

近日,新浪科技对蓝港科技CEO郝晓伟进行了采访。

在郝晓伟看来,与其他公司相比,小青在做差异化。从技术层面讲,该产品采用了高低音数字分频技术,让高音清晰悦耳,低音下潜有力,增强了沉浸式3D音频体验,360度导音锥技术的使用,让声音可触及每个角落。

此外,AI音箱涉及到工艺和材料,小青的外层材料是从2000多种待选材料中挑选出来的,这部分的成本很高,而劣质的材料只要五六块就可以搞定。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所有厂商都在试图通过AI音箱抢占物联网入口。

而智能音箱除了家庭使用外,在未来还有众多应用场景。

郝晓伟认为,在不同行业中会有一些潜在客户。例如党建,在与政府机关合作后,可以在音箱中放入党建等相关内容。而房地产商也关注智能化,在精装房子时会引入智能化设备。此外,智能音箱还可满足一些特殊人群的需求,未来可与福利院、盲人机构等合作。

“现在多数AI音箱,只是技术上较几年前有所增强,离真正的AI还差的很远”,郝晓伟坦言,多数产品目前只实现了一个语音的控制、指令的识别,通过分析话语再进行执行,“它没有真正的相互学习的功能,其实语音设备还远远达不到AI的程度”,未来,音箱或许将从单方面交互会变成双方面交互,但这些需要经历缓慢的发展过程。

以下为部分采访内容:

郝晓伟:我认为在物联网方面可能是小米,因为它的设备足够多。你买了音箱后,你不管是控制灯还是门,还是各种家里的设备也好,它需要其它设备连接在一起。小米就把这些能够串联在一起,不管是它的生态链也好、它自己出的也好,它都集合在一起。

如果是其它平台的话,都是去找人家谈,比如说我想连一个灯,那我找一个灯光的厂商去跟人家谈。最后用户就是说,我要是买了音箱以后,我还得买这个品牌的灯,最后他就不会用起来,天猫精灵就这样。

新浪科技:智能音箱市场竞争激烈,是否有想过另辟蹊径?

郝晓伟:我们会拓展酒店等行业的大客户。我们发现,一些五星级的酒店对于音质不错的智能音箱需求量很大,因为如果音箱的音质不好,酒店会认为跟自身的逼格不符。而且酒店中的各种设施,各种开关,到底哪个是打开床头灯的?哪个是廊灯?通过小青的智能问答,就能为客户带来较好的住店体验。

换句话说,蓝港科技要布局物联网,会以场景为基础,不仅仅是小青这一个智能硬件,而是针对行业特性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

新浪科技:你们的智能音箱入场晚了些?为何不选择机器人等AI产品?

郝晓伟:其实音箱在做差异化。我们对于声音品质的追求,甚至工艺、材料的追求,都形成了小青独有的优势。

我举一个例子,外层材料,是从2000多种待选材料中挑选出来的,这部分的成本就很高,而劣质的材料5、6元就可以搞定。选择音箱是因为它即使不智能,它也是有使用场景的一个产品。就是我哪怕不智能,我也是个好音箱。但是如果说我做VR的话,很依赖内容,我眼镜做的就算再好,没有好的VR内容,我这个完全没有用。机器人你要有那个机器人的使用场景,那个使用场景如果是想像中或者是不存在的话,那个也没有多大意义。

新浪科技:未来主要规划是什么?主打物联网?

郝晓伟:也不是,我们做了很多年产品和用户设计、UI设计,所以我对这种能够通过设计驱动生产,然后给人们带来更好体验的这种产品非常感兴趣。所以,我们想蓝港科技的未来产品趋势也是做一些生活中本来就有的产品,通过新的技术和设计,能够让它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此外还将通过小青智能音箱构建生态,一方面是设备之间的生态。另一方面是积分打通,比如通过小青游戏获取的积分,在我们商城里面可以购买和兑换。

新浪科技:智能音箱除了家庭使用外,还有哪种应用场景?

郝晓伟:行业也会有一些客户。第一是党建。此前我们帮助政府机关特别定制了小青智能音箱,设备上挂着党徽,面的内容都是跟党建内容相关的。

第二是房地产商。现在房地产也都在做智能化,他们精装的时候,就把智能化的设备已经布进去了,但是这个市场太红海了,我们其实现在想做的更专业一些,就是更垂直一些。

第三是特殊人群。比如视障人士,他们看不到,但可以通过语音的方式去听新闻,去了解世界,所以还可以跟一些福利院或者是一些盲人的机构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