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考试焦虑,不妨说说这四句话

如果孩子考试焦虑,不妨说说这四句话

图片来自网络

每逢考试,无论是小考还是大考,除了“嚣张”的学霸和“无畏”的学渣,孩子们的焦虑总是难免的。原因不外有二:一是心里没底,因为知识储备不足就仓促上阵,产生能力恐慌;二是心态不稳,哪怕明明已是成竹在胸,也会莫名其妙的担忧,人为制造知识输出的障碍。

这种焦虑家长也不能免。既想给孩子加油打气,又想给孩子减负减压,却又怕说错了话适得其反,反而增加孩子的心理包袱。其实,从孩子焦虑的原因来看,第一种情况家长说什么都没用,不如干脆闭口;第二种情况倒是可以开导开导,给孩子做些适当的心理辅导,关键是家长要学会反过来想。

1.孩子,你没必要每分都争

一直以来,关于考试,我们固有的观念都是做加法,要孩子拼尽全力把题目搞对,分数搞到。这种观念导致孩子一直无法摆脱对丢分的担心。但事实是,没有人能拿到所有科目的满分。所以,我们应该反过来想,做减法,主动把各科的预期分值降低到合理区间。也就相当于划出底线和标杆,只要不突破底线就算考试达标,如能达到高线就记为考试胜利。比如语文考试,程度一般的孩子可以给自己设定及格分为底线分,及格以上就是达标。设定七十分为高线分,高线以上就是了不起的成绩。考试时,当孩子想到及格分以上的每一分都是进步,收获的就全是快乐了。反之,以一百分为标准,体会到的就是不断失分的痛苦。

那么,怎么帮孩子得出各科目的合理预期值呢?两个步骤,第一,综合考虑较长时期的客观表现;第二,对近期表现保持主观上的谨慎乐观。什么意思?比如,语文近一个学期来的测试成绩均在70分左右,那么设定合理值就以70为基准。而上下浮动就要考虑第二步,即近期孩子主观上对语文的态度怎样?如果有担心、害怕、厌烦等负面情绪,可以减去5分,如果信心十足、感觉良好就可以加上5分。近阶段测试情况怎样?有上涨趋势就加上5分,有下滑趋势就减去5分。确定了一个相对合理的目标去考试,就给压力打了个大折扣,给孩子真正地松了绑。

2.孩子,你没必要每题都做

告诉孩子勇于放弃,不在超出能力范围的题目上白费心思殚精竭虑。每题必做,在所有的题目上都花费时间就是不懂舍与得的辩证关系。许多孩子考试结束后会说有些题目本来是能做起来的,可是由于心情紧张、时间紧张等因素,没有做起来,这有多遗憾!所以,正确的做法是把自己能搞对的题目全部搞对,搞不完整的尽量多搞对些步骤,而没办法理出任何头绪的题目干脆放弃。

当然,这里也有个预检机制,第一步是遵循一分钟标准,超过一分钟仍是一头雾水的题目往后放一放再想;等做过一轮会做的题目后再来思考这些题目,如果超过一分钟还是看不到方向就再放一放;等最后只剩下几个难题的时候再来思考,假如还是不能在一分钟内找到突破口,就干脆抛开,去检验自己已经做过的题目。这样,在一道完全做不了的题目上最多花了三分钟而不是2-30分钟。何况,经过三轮有间断的思考,仍然一团乱麻,无处下手,绝对是当场没法做出来的了。而且,经过三轮的思考也不会让做对的可能偷偷溜走。

3.孩子,你没必要从头开始

告诉孩子,从最熟悉的题目开始,而不是从第一题开始。考试时,不是抓到试卷就从第一题循序做起,这样的做法是按照命题人的节奏而不是做题人的节奏。大家通常都会以为试卷的难易程度是逐渐加深的,其实这完全是命题人对试题的估值。要告诉孩子把考试纳入自己的节奏,在快速浏览试卷时,只要看到自己熟悉的题目、有把握的题目,不管它出现在什么位置,不要犹豫,立即拿下它!拿下之后,心里就开始有底气,悬在嗓子眼的石头就会慢慢沉底。胆气越豪,手风越顺,用在考试上也是很应验的。

当年高考,语文基础题我连看三题都模棱两可,汗当时就下来了,怎么办?我想了又想,把试卷翻到最后看作文,是我拿手的题目,欣喜若狂!当即下笔,行云流水。写完之后,再回来做基础题,势如破竹,再无障碍。50分的作文我得了48,30分基础题也一分未失!后来,参加考试我都用这种方法,先从熟悉的题目开始。只有自己熟悉的才是最简单的,不管它出现在什么位置,有多少分值。

4.孩子,你没必要这么听话

告诉孩子,质疑长期以来被灌输的那些说词。不要那么“勤奋”,要学会“偷懒”。少就是多,过犹不及。现在不再是靠苦劳赚取同情分的时代了,尽量简洁,能用最简省的方式答题就不要啰嗦。每个题目,如果能用三个要点答完就决不用四个。为了清晰,还要标上序号,从阅卷人的角度出发,让他舒服了,他也会对你仁慈一点。

慢就是快,停一停是为了更好地出发。不要总是分秒必争,着急是考试失败的根源。埋头苦干的是牛,抬头看路的是人。先浏览题型,知道题量,从总体上有个统筹。耐心把所有能拿到手的都拿到手才是上上策,把时间花在有用的地方才叫惜时。

远就是近,遇到难处可以迂回解决。不要轻信水滴石穿,跟一道难题在一个点上较劲不叫坚韧不拔,而是不懂变通,不善应变。也就是俗话说的钻牛角尖,一根筋。何不换个角度,甚至换个方向,从远处兜回来?

对了,反过来想,还有个高大上的名字,叫逆向思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