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考試焦慮,不妨說說這四句話

如果孩子考試焦慮,不妨說說這四句話

圖片來自網絡

每逢考試,無論是小考還是大考,除了“囂張”的學霸和“無畏”的學渣,孩子們的焦慮總是難免的。原因不外有二:一是心裡沒底,因為知識儲備不足就倉促上陣,產生能力恐慌;二是心態不穩,哪怕明明已是成竹在胸,也會莫名其妙的擔憂,人為製造知識輸出的障礙。

這種焦慮家長也不能免。既想給孩子加油打氣,又想給孩子減負減壓,卻又怕說錯了話適得其反,反而增加孩子的心理包袱。其實,從孩子焦慮的原因來看,第一種情況家長說什麼都沒用,不如干脆閉口;第二種情況倒是可以開導開導,給孩子做些適當的心理輔導,關鍵是家長要學會反過來想。

1.孩子,你沒必要每分都爭

一直以來,關於考試,我們固有的觀念都是做加法,要孩子拼盡全力把題目搞對,分數搞到。這種觀念導致孩子一直無法擺脫對丟分的擔心。但事實是,沒有人能拿到所有科目的滿分。所以,我們應該反過來想,做減法,主動把各科的預期分值降低到合理區間。也就相當於劃出底線和標杆,只要不突破底線就算考試達標,如能達到高線就記為考試勝利。比如語文考試,程度一般的孩子可以給自己設定及格分為底線分,及格以上就是達標。設定七十分為高線分,高線以上就是了不起的成績。考試時,當孩子想到及格分以上的每一分都是進步,收穫的就全是快樂了。反之,以一百分為標準,體會到的就是不斷失分的痛苦。

那麼,怎麼幫孩子得出各科目的合理預期值呢?兩個步驟,第一,綜合考慮較長時期的客觀表現;第二,對近期表現保持主觀上的謹慎樂觀。什麼意思?比如,語文近一個學期來的測試成績均在70分左右,那麼設定合理值就以70為基準。而上下浮動就要考慮第二步,即近期孩子主觀上對語文的態度怎樣?如果有擔心、害怕、厭煩等負面情緒,可以減去5分,如果信心十足、感覺良好就可以加上5分。近階段測試情況怎樣?有上漲趨勢就加上5分,有下滑趨勢就減去5分。確定了一個相對合理的目標去考試,就給壓力打了個大折扣,給孩子真正地鬆了綁。

2.孩子,你沒必要每題都做

告訴孩子勇於放棄,不在超出能力範圍的題目上白費心思殫精竭慮。每題必做,在所有的題目上都花費時間就是不懂舍與得的辯證關係。許多孩子考試結束後會說有些題目本來是能做起來的,可是由於心情緊張、時間緊張等因素,沒有做起來,這有多遺憾!所以,正確的做法是把自己能搞對的題目全部搞對,搞不完整的儘量多搞對些步驟,而沒辦法理出任何頭緒的題目乾脆放棄。

當然,這裡也有個預檢機制,第一步是遵循一分鐘標準,超過一分鐘仍是一頭霧水的題目往後放一放再想;等做過一輪會做的題目後再來思考這些題目,如果超過一分鐘還是看不到方向就再放一放;等最後只剩下幾個難題的時候再來思考,假如還是不能在一分鐘內找到突破口,就乾脆拋開,去檢驗自己已經做過的題目。這樣,在一道完全做不了的題目上最多花了三分鐘而不是2-30分鐘。何況,經過三輪有間斷的思考,仍然一團亂麻,無處下手,絕對是當場沒法做出來的了。而且,經過三輪的思考也不會讓做對的可能偷偷溜走。

3.孩子,你沒必要從頭開始

告訴孩子,從最熟悉的題目開始,而不是從第一題開始。考試時,不是抓到試卷就從第一題循序做起,這樣的做法是按照命題人的節奏而不是做題人的節奏。大家通常都會以為試卷的難易程度是逐漸加深的,其實這完全是命題人對試題的估值。要告訴孩子把考試納入自己的節奏,在快速瀏覽試卷時,只要看到自己熟悉的題目、有把握的題目,不管它出現在什麼位置,不要猶豫,立即拿下它!拿下之後,心裡就開始有底氣,懸在嗓子眼的石頭就會慢慢沉底。膽氣越豪,手風越順,用在考試上也是很應驗的。

當年高考,語文基礎題我連看三題都模稜兩可,汗當時就下來了,怎麼辦?我想了又想,把試卷翻到最後看作文,是我拿手的題目,欣喜若狂!當即下筆,行雲流水。寫完之後,再回來做基礎題,勢如破竹,再無障礙。50分的作文我得了48,30分基礎題也一分未失!後來,參加考試我都用這種方法,先從熟悉的題目開始。只有自己熟悉的才是最簡單的,不管它出現在什麼位置,有多少分值。

4.孩子,你沒必要這麼聽話

告訴孩子,質疑長期以來被灌輸的那些說詞。不要那麼“勤奮”,要學會“偷懶”。少就是多,過猶不及。現在不再是靠苦勞賺取同情分的時代了,儘量簡潔,能用最簡省的方式答題就不要囉嗦。每個題目,如果能用三個要點答完就決不用四個。為了清晰,還要標上序號,從閱卷人的角度出發,讓他舒服了,他也會對你仁慈一點。

慢就是快,停一停是為了更好地出發。不要總是分秒必爭,著急是考試失敗的根源。埋頭苦幹的是牛,抬頭看路的是人。先瀏覽題型,知道題量,從總體上有個統籌。耐心把所有能拿到手的都拿到手才是上上策,把時間花在有用的地方才叫惜時。

遠就是近,遇到難處可以迂迴解決。不要輕信水滴石穿,跟一道難題在一個點上較勁不叫堅韌不拔,而是不懂變通,不善應變。也就是俗話說的鑽牛角尖,一根筋。何不換個角度,甚至換個方向,從遠處兜回來?

對了,反過來想,還有個高大上的名字,叫逆向思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