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民族大迁徙

亚欧民族大迁徙

公元前1世纪在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同时出现了两位雄心勃勃的帝王:中国的汉武帝刘彻和罗马的凯撒大帝,他们都对开疆拓土具有浓厚的兴趣——汉武帝派兵远征匈奴,遣张骞出使西域;凯撒则征服了高卢和不列颠。这两次开疆拓土的远征分别被记载在《史记》和《高卢战记》中,与此同时这两部著作都记载了作为对手的匈奴人和日耳曼人的剽悍善战。

在人类文明的古典时代像匈奴和日耳曼这种游牧渔猎部族出于自身经济的脆弱性往往会以劫掠相对富庶的农耕民族维持生计,当汉帝国和罗马帝国处于全盛时期自然有实力应对偶发性的劫掠行为。但在公元3世纪之后东西方两大帝国同时出现中衰的迹象,之后两大帝国都不同程度受到蛮族的侵袭——在中国这被称之为“五胡乱华”,在罗马被称之为“蛮族入侵”。

公元91年汉军直捣北匈奴腹地,在燕然山勒石记功。北匈奴人绝大部分踏上西迁之路,逐渐消失在茫茫草原之中;一小部分南迁。而当他们踏上西迁之路后空出来的蒙古草原则被新兴的鲜卑、柔然等东胡部族占据,当中原经历了汉帝国崩溃、三国争战之后他们与南匈奴人一道入侵中原。

公元3世纪以后罗马帝国农村枯竭、城市衰落、内战连绵、帝国财政全面崩溃。与此同时西迁的匈奴人先是进入西域和中亚,接着在公元四到五世纪时侵占了印度部分地区,在与当地中亚部族混合后逐渐形成了被称为白匈奴的嚈哒人,他们灭亡了繁盛一时的笈多帝国,在印度称霸了一个多世纪。白匈奴还曾一度攻入波斯萨珊王朝,后来波斯人联合阿尔泰山新兴的突厥人才将白匈奴击垮。

突厥原本是为柔然人锻打铁器的奴隶。柔然人鼎盛时期统治着今蒙古国全境、俄罗斯联邦贝加尔湖地区,西面可达阿尔泰山西麓,东面至额尔古纳河西岸地区,核心区在今蒙古国,有时汗国向西势力可达古代西域即今中亚和中国新疆,向南势力可达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北部一带。而鲜卑拓跋部在入主中原后日益汉化,形成了鲜卑与汉混血的北魏王朝。随着北魏由游牧民族过渡为定居农耕民族,草原上新兴的柔然部族将其锁定为自己的劫掠目标,对此北魏境内的汉人与鲜卑人进行了坚决地抵制。柔然在和北魏长期征战后日益衰落,突厥人乘机将其击败,迫使柔然不得不像匈奴一样西迁并以阿瓦尔人之名出现在欧洲的历史典籍中。而此时大部分北匈奴后裔扔在向西迁徙:公元370年他们越过伏尔加河,征服了当地阿兰人的部落,迫使阿兰人向顿河与第聂伯河之间的东哥特人的地盘迁徙。

在匈奴人强大的军事威慑之下日耳曼部族如潮水一般涌入罗马帝国境内,甚至帝国军队也大量使用日耳曼雇佣军,权势日益膨胀的日耳曼雇佣军甚至有权废立皇帝。于是匈奴西迁就像是推倒了一块多米诺骨牌,此后亚欧大陆诸民族就如潮水一般不断西迁。在一开始日耳曼各部族是在匈奴的逼迫下进入罗马帝国境内,请求以同盟者的身份定居罗马领土。然而罗马官吏却对他们不断进行压榨,甚至将他们掠卖为奴。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日耳曼西哥特部族的首领阿拉里克利用罗马帝国分裂之机率部起义攻陷了号称永不陷落的罗马城,随后又向高卢和西班牙进军并在这里建立了西哥特王国。

公元406年汪达尔人、苏维汇人和阿兰人一道涌入高卢,经过数年的劫掠后又进入西班牙。苏维汇人占据了今天的葡萄牙以及西班牙西北部;汪达尔人则和阿兰人越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北非。439年汪达尔人占领罗马帝国在北非的首府迦太基,455年更是渡过地中海攻陷罗马城。而迫使日耳曼各部西迁的匈奴人也在阿提拉单于的统率下大举向欧洲扩张,在这位上帝之鞭的打击下西罗马帝国走向了最终的崩溃。尽管西罗马帝国同日耳曼各部组成联军阻击了匈奴人的扩张,但此后的西罗马帝国彻底一蹶不振,日耳曼各部如潮水般涌入瓜分了西罗马帝国的领土:勃艮第人在五世纪从东北欧迁徙到高卢东南部定居;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则乘罗马军队从不列颠撤回本土防守之际攻入不列颠岛,驱逐了当地的凯尔特人,迫使凯尔特人进入威尔士、苏格兰和布列塔尼等地。此时西罗马皇帝甚至已放弃了光荣的罗马城,转而龟缩在意大利北部的拉文纳小城,由日耳曼雇佣军首领操纵其废立。公元476年日耳曼雇佣军首领奥多维克废黜西罗马末代皇帝罗慕洛·奥古斯都被,至此欧洲历史进入中世纪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