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為何兩線作戰?本來計劃得挺好,卻沒趕上變化

從1940年夏天把盟軍趕下海,到1944年6月盟軍重新在諾曼底登陸,德軍一直是單線作戰,把80%以上的兵源和資源用在東歐和蘇聯方向,即使這樣,得到英美援助的蘇聯還是讓希特勒付出慘重代價。

到諾曼底登陸後,德國被迫面臨兩線作戰,支撐了不到一年就徹底失敗。

二戰德國為何兩線作戰?本來計劃得挺好,卻沒趕上變化

希特勒不是個傻子,他很清楚德國面臨兩線作戰是什麼後果,退一步講,就算希特勒不知道,他手下的元帥將軍們也不會不清楚,但為什麼德國竭力避免的兩線作戰還是最終落到德國的頭上?

二戰德國為何兩線作戰?本來計劃得挺好,卻沒趕上變化

注意,從1940年把盟軍趕下海,到1941年6月22日入侵蘇聯,其中足足隔了一年時間,這一年間德國在做什麼?除了必要的兵員訓練和物資裝備調動,就是給豬隊友意大利擦屁股,相繼拿下希臘和南斯拉夫,最重要的是希臘這場仗,使德國浪費了三四個月的時間,如果德軍在1941年3月或4月剛剛解凍的時候就發動進攻,多三個月的時間也許就真的能拿下莫斯科了。

二戰德國為何兩線作戰?本來計劃得挺好,卻沒趕上變化

實際上促使德國在還沒有完全擊敗英國就匆忙進攻蘇聯的原因還是資源,德國自己的戰爭資源十分有限,這也就是戰爭初期竭力要速戰速決的重要原因。

覬覦蘇聯的戰爭資源,高加索的油田,烏克蘭的糧食,這些才是德國要拿下蘇聯的主要原因,至於種族主義,就算希特勒真的想這麼幹,也不會把這個看得多重要。

二戰德國為何兩線作戰?本來計劃得挺好,卻沒趕上變化

然而如果說意大利這個豬隊友只是拖了點時間,那日本這個豬隊友才是要了命的,不但用一次珍珠港把美國拖進戰爭,還幾乎屢戰屢敗,這樣不僅打亂了希特勒一次解決一個的計劃,還讓法西斯國家受到重創,所以說實話,希特勒完全有理由懷疑日本是英法蘇派來的間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