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草鞋補龍袍的皇帝,史上就他一人了!

你見過穿草鞋上朝、龍袍打補丁的皇帝嗎?歷史上也有不少勤政愛民的皇帝,但做到這份上的,估計就只有漢文帝劉恆了吧。劉恆是西漢開國皇帝高祖劉邦的第四子,於公元前180年登基為帝。

在漢文帝時,草鞋是貧民的穿著,漢文帝不穿布鞋而“履不藉以視朝”,就是說他穿著草鞋上殿辦公,不僅是草鞋,就連他的龍袍,也叫是“綈衣”,綈在當時就是一種很粗糙的色彩暗淡的絲綢。就是這樣的龍袍,也一穿多年,舊了,就讓皇后給他補一補再穿。

穿草鞋補龍袍的皇帝,史上就他一人了!

漢文帝自己穿粗布衣服不說,後宮也是樸素服飾,當時,貴夫人們長衣拖地是很時髦的,而他為了節約布料,即使給自己最寵幸的夫人,也不準衣服長得下襬拖到地上,宮裡的帳幕、帷子全沒刺繡、不帶花邊。

古代皇帝住的宮殿,大都要修又大又漂亮的露臺,好欣賞山水風光。漢文帝本也想造一個露臺,但他一看預算,需用“百金”,眉頭就皺了起來:“這等於十戶中等人家的財產,太奢侈,不建了。”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宮室苑囿狗馬服御無所增益”。漢文帝當了23年皇帝,沒蓋過宮殿,沒修過園林,沒增添車輛儀仗,連狗馬都沒有增添一隻,這些原本每個皇帝都會享受到的娛樂活動和設施,他卻一個也沒有。

穿草鞋補龍袍的皇帝,史上就他一人了!

漢文帝十分關心百姓疾苦,剛當皇帝不久便下令:由國家供養八十歲以上的老人,每月都要發給他們米、肉和酒;對九十歲以上的老人,還要再發一些麻布、綢緞和絲棉,給他們做衣服。春耕時,漢文帝親自帶著大臣們下地耕種,皇后也率宮女採桑、養蠶。這樣身體力行,厲行節約,真是皇帝史上的一朵奇葩了。

連他自己的喪事都十分節儉,他在遺詔中痛斥了厚葬的陋俗,要求為自己從簡辦喪事,對待自己的歸宿“霸陵”,明確要求:“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不治墳,欲為省,毋煩民。”

穿草鞋補龍袍的皇帝,史上就他一人了!

漢文帝在位期間,輕徭薄賦,甚至12年免收全國田賦,他還親自耕作,做天下之表率,對內鞏固了國家政權,對外妥善處理同南越和匈奴的關係,他還帶頭執行法制判決,並且知人善任,虛心納諫,使漢朝從國家初定逐步走向繁榮昌盛,為後來漢武帝的橫掃四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像這樣一生為民、儉樸勤政、孜孜以求的皇帝,歷史上實不多見。也是因為漢文帝這種勵精圖治的實踐,才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司馬遷就高度評價漢文帝:“德至盛焉”,“豈不仁哉!”公元前157年,漢文帝劉恆駕崩,在位23年,享年46歲,葬於霸陵,廟號太宗,諡號孝文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