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被骗200万后,他借2万创立中国第一民企,年收入超6000亿

当年被骗200万后,他借2万创立中国第一民企,年收入超6000亿

1944年10月,他出生于贵州的一个贫穷的小县城,他是中国最神秘低调的总裁。在他的带领下,他的公司进入世界前500强,2014年排行全球第285位,成为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供应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尽管他的公司获得了如此厉害的业绩和成就,但是低调的他个人持股还不到1%。在2015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五十位商界领袖排行榜中,70岁高龄的他排名第三,仅次于马云和马化腾。

可是你并不知道,他在44岁的时候,在工作中被别人骗了200万,当时的时代200万比现在的2000万还多,随后他被南油集团扫地出门,曾求留任遭拒绝,他还背负200万债务。屋漏偏逢连夜雨,坏事总是接连的发生,当时他的老婆和他离婚,他一个人带着年迈的爸妈和兄弟姐妹在深圳住棚屋。

他就是华为的老总任正非,他的成功和家庭对教育的重视是分不开的。任正非的父母是乡镇上的中学老师,正是父母对知识的重视和追求,即使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任正非的父母仍然坚持让孩子读书。所以,任正非的童年虽然是在贫穷中度过,却是快乐美好的。

从小聪明好学的任正非在1963年,就考上了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重庆大学的前身),当时的大学生真可谓是凤毛菱角,其含金量丝毫不亚于现在的博士、博士后。在校期间,任正非把计算机、数字、自化等专业全部都自学完,接着还学习了逻辑学、哲学和外语。

大学顺利毕业后,任正非就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建筑兵。上岗后,任正非接手的第一个项目是化纤成套设备项目,从这个项目开始,一直到建完生产,任正非一直都很敬业和负责。在这个时候,任正非经历了人生的第一个"坎坷":任正非在一笔生意中被人骗了,导致公司200多万货款收不回来。那时,内地城市月工资平均不到100元。在这种情况下,任正非被南油集团的辞退了,他的铁饭碗也到此结束。

当年被骗200万后,他借2万创立中国第一民企,年收入超6000亿

任正非回忆当时的窘境是说:“我们这种人在社会上,既不懂技术,又不懂商业交易,生存很困难,很边缘化的。”1987年,任正非43岁,已经到了不惑之年,当别人都功成名就成为行业精英的时候,但任正非却毫无建树。迫使他脱离体制内“下海”的,与其说是勇气、胆识或前瞻性,不如说是生活的无奈。

1987年,脱离体制的任正非正式“下海”,借来20000元资金创立华为。起初公司主要代销香港产品,靠差价获利,没有一点的井真理。创业初始,任正非的所思所想并没有太多的理想和抱负,仅仅只是为了糊口、为提高家人生活品质。而这是一个扛着压力向前、被逼无奈的创业故事。可以说,任正非的创业初期带着些许悲情色彩。

有句话说,“25岁到35岁为创业最佳期,40岁已经相当迟,40岁以后则是例外中的例外。”言外之意就是说,一个人创业时越年轻,也就越有更多尝试的机会、更大的冲劲和实力。相比之下,任正非的成功更像是例外中的例外:创业的时候,他已经43岁了。43岁从零开始,这谈何容易?

在创业的过程中,无意中有一个机会,一个做程控交换机产品的朋友让任正非帮他卖些设备,有过几次经历,任正非萌生自己干的想法。后来他就单干这个项目,决定自己做研发,自己锲而不舍的精神鼓舞着每一个员工,大家都很齐心一致的拼命加班,到现在加班还依然是华为的一种传统。任正非就是用这种精神弥补了当时公司物质极度短缺的劣势,使得大家都为一个美好的明天而齐心协力。10年后,华为年销售额已经达到200多亿元人民币,公司总部搬到了深圳龙岗坂田华为工业园。华为熬过了创业的艰苦岁月。

当年被骗200万后,他借2万创立中国第一民企,年收入超6000亿

华为目前一直没上市,这也是任正非的智慧所在。据专业人士称,如果上市的话估值在至少几千亿元。现在华为的营收已经超越思科了,但是华为的成长潜力要远高于思科。根据美国《财富》杂志发布的世界500强名单中。华为以785.108亿美元营业收入首次打入前百强,排名第83位,较上一年的第129位提升46位。 2017年全年华为销售收入预计约6000亿元,同比增长约15%。按照2017年5月份阿里巴巴公布2017财年业绩(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全年收入1582.73亿元,仅仅相当于华为6000亿的1/4,华为收益是阿里的4倍。

在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里,华为始终保持着快速的前进步伐,创造着各种令人瞠目结舌的商业神话,将一个个历史悠久、资金技术实力雄厚的对手甩在身后。华为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任正非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决定性作用。

在中国的企业家中,任正非是最低调神秘的,从未接受过任何媒体的正面采访,从不参加评选、颁奖活动和企业家峰会,甚至连有利于华为品牌形象宣传的活动,他都一律拒绝参加。当被问及华为“成功的秘密”,任正非的答案是:华为没有秘密,任何人都可以学。任正非说,华为没什么背景,没什么依靠,也没什么资源,唯有努力工作才可能获得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