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為什麼情願要伯克級驅逐艦而不要DDG1000?

白虎堂

因為DDG1000完全是錯誤的作戰理論的產物。DDG1000走的是先進炮艦的道路,是一艘對地打擊軍艦,全艦火力仰仗艦炮和垂直髮射的對地攻擊巡航導彈,防空能力較差,僅具備發射ESSM中距離防空導彈自衛的能力。面對如今東亞地區海軍崛起的現實,美國不得不考慮遠離近海作戰思路,開始進入奪取制海權為主的時期,因此又開始尋求伯克系列驅逐艦的建造和改進。

東亞某國海軍崛起令美國不得不重新考慮海軍發展方向。


伯克3級驅逐艦的誕生要感謝DDG-1000計劃的悲劇性結局,原本這個美國海軍眼裡未來主力軍艦平臺,因為造價過高而追求不起,原本設想的搭載KEI攔截彈和大孔徑AMDR-S雷達的CGX流產,可是需求還在那裡,怎麼辦?美國人重新拾起了本已經停產的伯克級,伯克級的供電系統能量有限,海軍不得不忍痛削減了AMDR-X雷達,伯克3從一開始就和兩套相控陣列的配置告別了,雙波段技術只能依託在老舊的SPQ-9B上實現,美國人將SPQ-9B的末端和AMDR-S整合在一起,就成為了如今伯克3上並不完整的雙波段雷達系統。

DDG1000再先進也是一艘炮艦。


就連尺寸也削減了,AMDR-S雷達有6個不同的孔徑可以選擇,如果是當年的CGX,美國人可以將SPY+30雷達裝上軍艦,他的孔徑足足有22英尺,而現在的伯克3因為艦體受限,電力供應不足,平臺的原因使得他只能將14英尺的SPY+15雷達頂在艦橋上。這使得他難以支持美國人想要的比較理想的彈道導彈防禦能力,只能支持攔截戰役戰術彈道導彈,這樣的能力讓美國人頗感頭痛,而SPG-62照射雷達的保留,則證明了伯克3仍然需要依靠照射雷達來提供目標指示,火力通道雖然有提高,但是並不會很顯著。

原計劃建造先進的綜合桅杆伯克3,然而財力壓力下的美國不得不先建造幾艘從伯克2A驅逐艦小改進而來的縮減版本的伯克3過渡型。


在綜合射頻桅杆技術上,說起來美國人還是在這個領域走的最早的國家,也是實現技術最先進的國家,在DDG-1000上使用的綜合射頻一體化技術讓人們彷彿看見了未來,但是伯克3不具備這一技術,他還是使用了老舊的桁梁式桅杆,將各種電子設備雜亂的堆砌在軍艦艦橋之上,除此之外,伯克3和過去的伯克2A別無二致,唯一剩下的亮點就是激光武器的使用了,不過也僅限於末端防禦技術。所以,雖然美國使用伯克3取代了DDG1000,但是已經落後了時代的潮流,需要奮起直追了。


回答者簡介:張浩,亞太智庫研究員,《艦載武器》雜誌評論員,在《兵器》、《艦載武器》等多家軍事期刊發表《現代山地戰怎麼打》、《共和國炮艇小傳》、《奪灘奇兵》等文章30餘篇,在海軍作戰理論和海上作戰武器裝備等領域有獨特見解,著有《預警機、電子戰機》一書,獲得軍迷群體一致好評。


海事先鋒

美軍為什麼情願要伯克級驅逐艦而不要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呢?其實這要從幾個層面來說。

首先是成熟性:伯克級驅逐艦作為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發展的重型驅逐艦,其已歷經多代,從1989年首艘下水開始,目前已經歷經伯克I、伯克II、伯克IIA和最新發展的伯克III,從1991年首條伯克級驅逐艦服役伊始至今,總計服役了65條,下水了68條,未下水在建的有三條。如此龐大的數目,令阿利伯克級建造服役至今,有著充分的建造和維護經驗。而就伯克級採用的武備來看,目前其反艦、對陸、防空、反導、反潛樣樣皆可,是一艘成熟艦型,而就其裝備的宙斯盾系統看,SPY-1D無源相控陣雷達深得美軍之心;其就其動力來看,採用的提康德羅加級宙斯盾巡洋艦通用的LM-2500燃氣輪機的全燃動力配置,四臺的總功率達到10萬馬力,而就其搭檔的同代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來看,同採用LM-2500燃氣輪機,該燃氣輪機採用GE-9驗證機作為燃氣發生器,是美國上世紀60-70年代完成的航空發動機改船用燃氣輪機的佳作,並且其船用型在佩裡級護衛艦、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及多批次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長期使用,已經完成了澡盆曲線的底部區間,和軍艦的磨合程度極好,並且該款燃氣輪機的陸上發電型及天然氣加壓型,已廣泛應用於油田,天然氣輸送管線及陸上火電站發電等項目,其發展型也由原先的2萬5千馬力發展到G4型號的4萬7千馬力,可謂一顆強勁的不老之心,目前LM2500系列已經銷售了2000多臺。

而我們反過來看DDG-1000,該計劃源自SC-21計劃的後續發展型,也有武庫艦的影子,最早源自上世紀90年代,但隨著蘇聯解體,美國的軍費開支逐年縮減,朱姆沃爾特級經過國會層層剝皮閹割,演變成今天的這樣子,但就其船電來說,也是個閹割品,本來屬於雙波段雷達,但目前其遠程搜索雷達VSR項目已經取消,留下的是雷神公司開發的多功能雷達即MFR雷達,而且為了節省經費和隱身考慮,其四面陣雷達也削減到三面陣。

就其動力來說採用了整合式電力推進系統,這是目前除了英國的45型驅逐艦和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之後第三款採用全電推進的常規動力艦艇,但新設備帶來的後果必然是成熟度不夠,容易犯錯。去年11月據美國媒體報道,“朱姆沃爾特”號驅逐艦在通過巴拿馬運河時因動力技術故障“趴窩”,不得不被拖船拖走維修。這是該艦服役以來一系列故障中最新和最大的一起。其中緣由也主要是整合式電力推進系統的問題,未成熟產品交學費是必然的,這是無法避免的,更值得一說的是,在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採用了全新的155毫米主炮,改主炮是否靠譜還兩說,特別是將來基於全電推進系統整合的粒子束武器、電磁炮、激光炮是否會因全電系統的故障而在戰場上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這也是更要命的東東。

還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採用全新的大直徑MK57垂髮系統,其垂髮單元體體積和直徑遠大於阿里伯克級和提康德羅加級上所用的MK41垂髮系統,但朱姆沃爾特級上的垂髮單元數因為垂髮單元體積的增大而有所縮水,僅為80單元,但MK57是否能發揮MK41所擁有的全部性能還兩說。

美國本指望依靠DDG1000全面超過對手的兩代代差把對手遠遠甩在身後,可未料想因為兩場戰爭和金融危機的緣故,財政吃緊,預算大幅縮減,DDG-1000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建造數量也縮減到三艘,類似的還有瀕海戰鬥艦項目,其也是一款不夠成功的典範,而唯一靠譜的弗吉尼亞級核潛艇也是瞎貓抓到死耗子,碰巧的。基於現實考慮,和中國055型&052C/D型驅逐艦的迅速發展和軍艦數目的快速擴張,美國因應對策最靠譜的也只有發展伯克III型驅逐艦,將其宙斯盾雷達迅速升級,華山一條路可走了,這是帝國的無奈,也是稱霸的代價!End!


利刃軍事

讓橋本來回答這個問題:


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每艘的造價在10億美元前後,雖然這種驅逐艦的船體有個極大的風險,如果運用不恰當,就是容易被便宜成本的對手攻擊,自己也會遭到重大損傷。而且“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對於具有“飽和式”攻擊能力的敵方並不是完全沒有問題,沒有死角?誰都不能保證。


所以美國海軍目前已經開始建造“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更高一級的驅逐艦,也就是“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DDG1000),是美國海軍新一代多用途對地打擊宙斯盾級戰艦。從艦體設計、電機動力、指管通情、網絡通信、偵測導航、武器系統等,無一不是超越當代、全新研發的尖端科技結晶,展現了美國海軍的科技實力、財力的雄厚以及設計思想上的前瞻,是美國海軍的新世代主力水面艦艇。但是問題在於成本太高差不多是60-80億美元,最後只造了3艘艦就中止了。


美國經濟過去10年遭遇了一些問題,如果再拿出大量的資金建造“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DDG1000)勢必對整個美國的軍事預算造成影響。並且現在真正能對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發起挑戰的國家沒有幾個,並且美國在數量上佔有絕對的優勢。所以目前的過渡階段,美國還是願意接受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畢竟造價只有六分之一,而且該具有的功能都具有,大量建造可以節省成本。先在數量上達到350艘的規模,然後逐步地更換成“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DDG1000),這是美國海軍的如意算盤。


橋本看日本

主要有三大原因,步子太大扯著蛋了:

一是太貴,美國海軍最燒錢的項目,造價從最初的30億美元逐年上漲已經達70億美元,比福特號全電航母還貴,福特號才四十億美元左右。顯然,戰鬥力肯定航母佔優勢,可以全球部署打擊。最貴的是日本的金剛級,“金剛”級1993年的每艘造價為11.2億美元。韓國的世宗大王號造價約合10億美元,伯克級1型和2型也不過10億美元左右。


二是技術不過關,美國海軍驅逐艦DDG1000朱姆沃爾特平均1月出次事故,一出門就“趴窩”。事故原因很多,有發動機故障,機械故障,潤滑油故障,綜合電力系統故障。曾發生過海水侵入主軸潤滑系統,穿越巴拿馬運河時,DDG1000 發生機械故障無法航行,被迫用拖船拖到原美國海軍在該區域的海軍站進行維修。主要原因在於綜合電力系統不過關,時不時會燒機器。中國海軍教授馬偉明公開講,美軍的艦船綜合電力系統差中國整整一代,落後十年。即使中國站著不動,美軍至少要研究十年才能趕上中國艦船綜合電力系統水平。中國的全電推進系統已經在海巡船和科考船上實際應用,沒有任何問題。接下來,中國將上全電推進的全能戰艦,電磁炮,激光武器,高能粒子武器,電磁彈射,電磁發射火箭導彈。新型戰艦全靠艦船綜合電力系統自動調配,否則電磁炮一開機,就會燒燬機器。美軍搞DDG1000,可以說是步子太大扯著蛋了。


三是作戰費效比太低。DDG-1000擁有八十個導彈發射艙口,水面打擊力量號稱是現役阿里帕克級的三倍以上。但考慮到費效比,明顯伯克級佔優勢。伯克級造價才10億美元,現在的DDG1000達到70億美元,相當於7艘伯克價格,但無論如何,一艘DDG1000也不如7艘宙斯盾編隊作戰的威力。最新的伯克3型造價也不過30-40億美元,已經是天價,美國海軍都已經燒不起了。

所以,一艘事故頻繁造價高昂的DDG1000,從技術不過關,到作戰費效比低,只能做為美國海軍的一艘試驗艦,已經壓縮到2艘項目,未來未必會大規模裝備。中國類似等級的055大驅造價約50億人民幣,不到10億美元,中國一開工就是4艘,說明技術已經成熟,成本可控,作戰效力不比DDG1000差,關鍵是更可靠。


蜀中行講武堂

總的來說,DDG-1000主要任務是對陸攻擊,很難想象美國會把總價超過60億美元的DDG-1000派去參加戰鬥,畢竟美國每年的國防預算有限,更不會把過多的金錢放在生產DDG-1000上。

DDG-1000有著自身極大的優勢,它指明瞭本世紀水面艦艇發展的趨勢,這個是相對於艦體來說的。但是,從戰術上來看DDG-1000,它並沒有太大的優勢。而且DDG-1000的MK-57垂直系統放置在了舷側,數量只有80個,單從這一點來說,DDG-1000還不如一級的伯克級。

由於美國國防預算有限,已經大大削減在DDG-1000上的經費。

從美國海軍計劃來看,伯克級驅逐艦的作用要比DDG-1000實用的多。伯克級驅逐艦的艦艇要遠小於CGX,加上能源供應能力的差距,所以伯克級驅逐艦在未來還會不斷的升級和改造。

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水面艦艇的發展依舊是以伯克級驅逐艦為主,而不是DDG-1000。為什麼?這是美國海軍乃至美軍戰略、作戰對象等方面做出的重大調整,美國不會到處發動戰爭,還不斷研發新的更多的新生力量。不論是迎戰反艦彈道導彈,還是導彈系統前的防禦佈置,美國都會 以中俄為意向對手,做出實時應對方案。至少在短期內,綜合考慮來看,美國還是會以伯克級驅逐艦為主,而不是盲目選擇DDG-1000.


王小二君臨天下

在DDG1000正式服役之前,舊的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已經全部退役,伯克級驅逐艦成為美國在役的唯一一型驅逐艦,但是它的建造數量十分龐大,預期總共建造75艘,目前已經有60多艘竣工。由此可見,伯克級驅逐艦本身不是過時的艦型,這種分批次發展的戰艦不斷產生技術變革,其先進程度不亞於DDG1000。

DDG1000的發展背景和伯克級驅逐艦是不一樣的,伯克級驅逐艦源自冷戰前進戰略的制定,其定位仍然服從於美軍主要的戰略計劃,而DDG1000體現的是由海向陸的概念轉換,可以說DDG1000就是一種超前戰略推演產生的艦型,美國自己也不知道DDG1000的發展究竟是否符合實際的戰略發展結果。因此我們可以看到DDG1000應用了大量的超前技術,這種艦型純粹就是為了驗證未知數而生的。

所以我們並不能簡單地認為DDG1000的發展是為了替代伯克級驅逐艦,事實上伯克級驅逐艦到現在也還沒造完,就算造完了要等它們全部退役也要等多個十幾年。因此DDG1000有自己的任務使命,它和伯克級驅逐艦是兩種定位的軍艦。我們可以在美軍航母護航編隊中看到伯克級驅逐艦的影子,但是DDG1000一般不跟隨航空母艦編隊活動,它總是自己執行巡航任務。

當然,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美國是不打算大量生產DDG1000了,這說明DDG1000的試驗結果並沒有如戰略推演所料。既然這是一種不契合時代潮流的艦型,那麼就算它再先進,也不會獲得青睞。這就好像之前的海狼級核潛艇一樣,雖然先進,但是隻造了3艘就被弗吉尼亞級核潛艇取代了。現在的DDG1000也只造3艘,它們也將被別的艦型所取代。


白虎堂

因為美國海軍自由出入別國近海時代一去不復返了。DDG1000,即“朱姆沃爾特”,真的是個燒錢的雞肋玩意兒是一級技術先進,理念過時的奇葩貨。

任何一種武器,都是特定時期的軍事思想、作戰理念和技術發展相結合的產物。眾所周知,DDG1000驅逐艦的精華,在於其對陸攻擊的艦炮系統。該艦的兩門155毫米主炮能夠發射GPS制導的遠程攻擊彈藥,射程高達185千米,與一般的反艦導彈相當。射速高達12發/分鐘,圓周誤差僅為20米左右,具備6發炮彈同時命中能力。能夠對敵方海岸和縱深目標構成重大威脅。

DDG1000是上世紀90年代美國海軍“由海到陸”作戰思想的產物。什麼是由海到陸呢?就是將海軍的主要使命,定位為向敵方沿岸目標投送火力、控制敵國沿海以及內陸通往海洋的戰略要道。由於冷戰剛剛結束,蘇聯崩潰,中國海軍建設尚未起步,不值一提。美國海軍在全球範圍內獨孤求敗,一個像樣的對手都沒有。其作戰重點當然從制海、防空、反潛等,轉移到了對陸攻擊。因為,只有在掌握了制海權和制空權的情況下,才能長驅直入,攻擊敵人沿海。

但是,時過境遷,今天,不僅中國的海空軍和火箭軍能對第一島鏈內的美國海軍形成強大威懾,連俄羅斯、伊朗等國也對美國海軍的前沿存在構成威脅。美國海軍自由出入別國近海,耀武揚威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由海到陸”思想下的DDG1000,也因此成為雞肋。


萊茵的黃金

DDG-1000造價奇高,本身也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強悍!

以隱身來說,最關鍵的問題是,隱身戰艦到底能給海戰帶來什麼?朱姆沃爾特級單打獨鬥的機會有多少?對二三流國家進行零敲碎打,大概不一定非得需要用它,瀕海戰鬥艦以及伯克級再加上巡航導彈核潛艇已經足夠了。如果是為了在一流對手的“拒止”區域內活動,就算是把計劃中的3艘朱姆沃爾特級都派去,仍然顯得勢單力薄。一旦被發現,在水下、水面和空中的聯合攻擊下,恐怕也是凶多吉少。從這個角度看,採取高強度軍事行動,朱姆沃爾特級必然也要和航母一起行動,依靠航母編隊的立體保護傘。正如有人所言,“朱姆沃爾特”要和“福特”組成“無敵艦隊”。而龐大的航母群又很難不被發現,同一個艦隊裡,如果“福特”被發現了,它還能隱身嗎?

落單的雙波段把兩種工作在不同波段的雷達,通過一部資源管理系統整合到一起,共用相同的終端控制、顯示設備,並進行更有效的數據融合的雷達系統,被稱為雙波段雷達。為朱姆沃爾特級打造的雙波段雷達,一度是其炫耀的最大資本之一,它由一部S波段的所謂體掃相控陣雷達和一部X波段的火控雷達組成。X波段雷達波長大約在3釐米,因為其精度、分辨率都很高,所以是火控雷達最常用的波段。但是,X波段由於波長短,大氣損耗大,不太利於遠距離探測和搜索。相形之下,工作在分米波的S波段雷達,反而更容易實現遠距離的探測和搜索。將這樣兩部雷達整合到一起,無疑可以取長補短。而且據稱這兩部雷達在設計時共用了大約200萬行的源代碼,既節省了資金,又增強了數據融合能力。這裡需要說明的是,雙波段並非新概念,蘇聯/俄羅斯人在防空領域一直都在搞雙波段。只不過他們的雙波段是完全分開的兩部雷達。以立夫系統為例,其火控雷達為一部X波段多功能相控陣雷達,但是這部雷達只能同時跟蹤6個目標。所以,通常用一部波長較長的雷達進行對空對海搜索。搜索雷達一旦發現目標後,便對火控雷達進行目標指示,然後火控雷達的波束在指定的很小的空域內進行快速掃描,進而快速發現目標,引導導彈攻擊。美國的“宙斯盾”系統實際上也可以視為一套雙波段系統。其S波段的SPY-1相控陣雷達負責搜索和初、中段引導,而最後的目標照射,則交由專門的連續波照射雷達來實現。當然,美國人提出的雙波段雷達採用了有源相控陣雷達,這就帶來了更多的優勢(如可靠性、平均功率等),進而使其在探測距離、波束靈活性、多目標跟蹤等方面獲得巨大優勢。但問題是,由於缺錢,美國在2010年決定不在朱姆沃爾特級上安裝S波段搜索雷達,雙波段又被打回了X波段火控雷達的原形。另外,這部火控雷達還沒法像“宙斯盾”系統那樣用於中段反導,不能不說是一個缺憾。


叫我金主編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2008年8月1日報道 \n由於美國海軍認為“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造價較低,成本可以預計,因此美國海軍即將恢復建造“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即使這樣8艘新型的“伯克”級驅逐艦與以往建造的驅逐艦有所不同,需要重新定義。

  根據7月31日海軍造船專家提交給眾議院海上力量小組委員會的證詞,海軍已經有幾個選擇來改進新型的驅逐艦,這些新型的驅逐艦恢復時將採用DDG \n113的舷號。在7月31日之前,海軍的採辦官員表示對怎樣和何時採購替代5艘先進的DDG-1000級驅逐艦的新型艦艇並沒有計劃。一般的概念應該是,新的“伯克”級驅逐艦將符合Flight \nIIA標準,包括最新的SPY-1雷達,而且是海軍DDG驅逐艦的升級版本,包括開放式結構,採用民用現成技術的系統。

  根據海軍提供的統計,兩艘新型的DDG 51驅逐艦大約耗資35億美元,而每艘DDG \n1000驅逐艦預計耗資32億美元。但是立法人員,包括海上力量小組委員會的主席泰勒希望新型的DDG-51系列化生產能夠使下一批生產的每艘艦的成本將有所下降。海軍部負責艦艇項目的助理部長幫辦表示將提供充分的資金和大約50周的時間重新生產驅逐艦的主減速齒輪。

  目前巴斯鋼鐵公司正在建造該級艦的第62艘艦。該級艦目前每艘艦的成本大約為13億美元。海軍可能申請建造新型艦艇,但是從新型的推進系統到武器系統都要存在一定的經濟性。除了技術因素,報告中還提出節約資金的方法是儘可能的減少艦員數量。眾議院武裝力量委員會在2005年給海軍制定了一個任務,就是將驅逐艦艦員的數量從300人減少到200人。同一年,海軍向國會報告“伯克”級驅逐艦運行成本每年為2500萬美元,在其中艦員成本為1300萬美元。縮編艦員是節約資金的最重要的方式。

  如果新型艦艇使用了在DDG-1000驅逐艦上使用的全電力推進系統,新型驅逐艦至少還可以節約16%的燃油。雖然目前已經投資1700萬美元研發新型燃氣輪機和電機系統,這使每艘艦的成本增加了900萬美元。另一個可以節約燃油的辦法就是球鼻船首,它位於新一代驅逐艦的聲吶圓形突起的上部。根據海軍的研究,球鼻船首將節約艦艇4%的燃油,而且能夠適當增加航速和航程。

  新型的DDG \n51將裝備155毫米口徑的先進艦炮系統。先進的艦炮系統射程達63海里,裝有精確制導彈藥,它與目前“伯克”級裝備的5英寸艦炮相比,殺傷力更強,射程更遠。海軍研究還發現,先進艦炮系統將裝備在上層建造的前方,但是這樣就必須把現有的艦炮和導彈管移走。因此,到那時艦艇可能只能夠120發彈藥,而DDG1000的先進艦炮系統可以裝備600發彈藥。但是7月31日提交的證詞中,沒有提及到需要先進艦炮系統。艦炮將用於為海軍陸戰隊提供遠程火力支援能力。由於新型的DDG \n51大約比DDG1000要短100米,重量要輕6000噸,因此可能要比其攜載的工程技術人員的數量要少。


fortunate

美國海軍選擇伯克而非“DDG-1000”主要有兩個原因:一、美國海軍以航母戰鬥群為作戰單位,對編隊防空艦的需求遠大於對陸打擊艦。二、“DDG-1000”性能的持續縮水與造價的持續攀高矛盾不可調和。

首先,美國海軍擁有10艘核動力航母,以航母特混編隊為單位的全球打擊群是美國海軍主流作戰模式,該模式起源於冷戰時期,發展至今不斷在進行著創新,鐵打的航母流水的護航艦艇,從早期的核動力巡洋艦/驅逐艦無限艦隊到中期加強反潛能力的常規艦隊直至今日以宙斯盾系統為核心的防空艦隊。美國的航母特混編隊不斷在根據時代變化而做出最符合當前作戰模式的轉變。而現如今隨著各大國反介入能力的提升,越來越具有威脅的反艦導彈迫使美國海軍必須以防空作戰為主流,在現今各種高超聲速反艦導彈,亞超結合反艦導彈,衝壓反艦導彈以及最為可怕的反艦彈道導彈面前,即使是宙斯盾,也逐漸力不從心。為此美海軍不得不發展更新一代的“阿利伯克3”型驅逐艦,通過更新的雷達體制配合航母上的“F-35C”與鷹眼預警機共同組成海上信息節點網,實現CEC協同交戰能力,通過更新型的標準-3與標準-6導彈提升防禦範圍,將防空能力與反導能力相結合,試圖與日益強大的反介入體系相抗衡,因此,“DDG-1000”的出現不合時宜操且之過急,畢竟航母都難以介入近海的時代,談何近海打擊?

第二點,“DDG-1000”性能不斷縮水,早期方案中,“DDG-1000”採用雙波段雷達,S波段的SPY-4雷達與X波段的SPY-3雷達相結合,共用信號處理機,實現探測與火控制導相銜接,可以引導先進的標準系列防空導彈對空中目標進行打擊。而艦艏擁有兩座“AGS”155毫米電磁炮,通過發射低阻力先進炮彈,可以實現數百公里的火力投送,足以對任何岸上目標實施有力的打擊。然而,現實是殘酷的,隨著國會大手一揮,可憐的“DDG-1000”只保留了X波段雷達,只能發射ESSM中程防空導彈對目標進行有限攔截,而艦艏的兩座“AGS”火炮也只保留了化發射常規制導炮彈能力,射程在百公里以內。可以說,“DDG-1000”性能縮水使其難以被接受。而另一方面,由於執意使用綜合電力系統與一體化綜合射頻上層建築,“DDG-1000”的價格一路走高,最終失控。美國海軍不得不放棄這款“物廉價美”的產品。

從美國海軍放棄“DDG-1000”而選擇伯克可以看出美國的務實與無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