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豬佩奇教壞孩子,家長紛紛叫停並呼籲停播該劇,你怎麼看?

冷靜的帥鍋

所謂地“教壞”孩子,其實只是網上有位寶媽吐槽自家的小孩在看完《小豬佩奇》後,會學習豬叫,喜歡在泥坑裡跳著玩。

不過也有很多的父母表示模仿是孩子的天性,而玩泥巴更是孩子接觸自然,感受快樂的一種方式,我們小時候也愛這麼幹。

在我看來,《小豬佩奇》是一部很優秀的動畫片,它所展現的美好和教育意義不應該被這些細枝末節、無傷大雅的父母抱怨所掩蓋。

首先,這部動畫向孩子展現了一個幸福家庭的結構:恩愛的父母、幫忙的祖父母、相親相愛的兄弟姐妹。

通過《小豬佩奇》,小孩容易形成更直觀的家庭觀念,能夠明白每個人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和所承擔的職責。

其次,是教會孩子進行適當的社交。

動畫片裡小豬佩奇有很多好朋友,他們一起玩的畫面,會讓孩子更願意去交朋友,社交這件事應該從小就交小朋友,當然不是功利性的,而是讓他們學會去找志同道合的夥伴。

再次,是教會年幼的小孩待人接物的態度和方式。《小豬佩奇》在國外也是給學前兒童看的作品,

所以動畫裡無論是佩奇還是喬治,在見到長輩,朋友時,都顯得彬彬有禮,會主動打招呼。

這一點對於孩子的教育真的非常重要,所謂的禮貌就是從小培養的習慣。

此外,《小豬佩奇》也給很多父母上了一課,例如豬媽媽從來不隨便發脾氣,一向以講理為主,豬爸爸會和孩子打成一片。這些都是中國父母所缺失的特質。

綜上,我認為《小豬佩奇》是非常優秀的動畫,不僅不應該被停播,還應該推薦給更多的人看。


電影爛番茄

聽到這個新聞,說真的,我覺得家長們有些“矯情”了。一個動畫片能夠那樣風靡全球,必定有它成功的道理,到了中國,你可以說它水土不服,但它能夠適應世界各國,說明它傳達的價值觀,傳達的教育意義是得到公認的。

我大概也看了一下家長們的吐槽,實際上,這些家長朋友想想自己小時候怎麼度過的就應該能夠釋然一些,其實我們的孩子很可憐,他們很少有機會接受到我們小時候那樣的環境和條件了。可能有朋友會說,現在時代進步了,社會發展了,孩子們應該適應新時代的環境,這個沒毛病。但是所謂我們“舊時代”的那些玩法,其實才是真正符合一個生命個體自然成長規律的,也是孩子最需要的東西。70、80後的家長朋友們,有多少朋友,除非是孩提時代遭遇重大變故的情況,正常的家長成長起來的孩子,有多少朋友敢說自己的幸福指數不如現在的孩子高的?我們那個時代雖然物質條件相對匱乏,但它為一個孩子的童年生活卻提供了更適合的環境和條件,在精神的幸福上秒殺當下的孩子。


反觀小豬佩奇,它用一家小豬做主角,也映射了一點,人如果能做到像小豬身上的某些習性那樣去生活,可能才是最能解放人性,實現一種真正的返璞歸真,將人這個“高級生物”徹底融入我們賴以生存的大自然中去,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一種灑脫、快樂,無憂,率真,純潔的生命狀態。

家長們思維一定要更加開放一些,不要用自己主觀的權衡標準去約束孩子們的一些“孩子行為”,孩子如果沒有了孩子樣,反而是更可怕的。我知道即便我這樣說了,很多家長仍然是不以為然,至少仍然會反對自己的孩子生活中出現“小豬”的種種“不良行為”,寧願孩子是個“小大人”,因為這樣能得到普遍的認可。所以,這樣孩子也就被淹沒在了芸芸眾生中,繼續著自己的《平凡之路》。平凡之路沒什麼不好,諷刺的是,幾乎每個家長都是期望自己的孩子是不平凡的,那我只好表示無語了。


少兒財商碩羽爸

《小豬佩奇》又名《粉紅豬小妹》,是一部英國學前動畫片,故事主要圍繞粉紅小豬佩奇和家人愉快、有趣的經歷展開。這部動畫片自2004年5月31日首發以來,已經在全球180多個國家播放,至今共四季182集。


我女兒從三歲開始看《小豬佩奇》,全部劇集看了至少三遍,不僅如此,女兒還經常拉著我和她一起看,我也看得津津有味。

從孩子的角度看,毫無疑問他們是非常喜歡《小豬佩奇》的,佩奇在世界範圍都很受孩子們的喜愛,《小豬佩奇》給予了所有兒童都想要樂趣:簡單、快樂、有趣。

從我一個成年人的角度看,這部動畫片也是非常有意思的,所以我才能一集不落的陪著女兒看完,我對《小豬佩奇》的評價是它帶給兒童的快樂超過了99%的動畫片,是一部非常值得讓兒童反覆觀看的動畫片。



但是近年來,美國、中國臺灣、大陸都相繼出現了部分媽媽反對《小豬佩奇》的觀點,理由是小豬佩奇任性、不尊重爸爸、喜歡在泥坑裡跳,孩子容易模仿佩奇的“不良”行為。

有些媽媽認為兒童模仿小豬佩奇“哼哼”的叫聲很不雅,畢竟“豬”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是低級動物,是懶惰、骯髒和任人宰殺的,成年人之間若用“豬”形容對方,相當於罵人。但是在兒童的世界裡,“豬”的形象可能是可愛、淘氣。沒有成年人會因為兒童學幾聲“哼哼”就把你的孩子當成“豬”,即便有,也是小孩子之間的事。

我女兒不但會學小豬佩奇“哼哼”,還會學小狗叫,小貓叫等等,有時候還要我和她一起“哼哼”,那我就“哼哼”的比她更響亮。

還有些媽媽不喜歡孩子像小豬佩奇一樣跳來跳去,更討厭孩子在髒東西裡蹦蹦跳跳,前段時間國外一段視頻裡,一群幼兒園孩子在雨中的泥水裡玩滑梯,引發了很多家長的討論,最後大家都認為這種事不可能發生在中國,因為老師和家長都不允許孩子把衣服弄髒,更擔心他們被雨淋生病。


家長們的這種想法是為了孩子好嗎?不!許多成年人對孩子的約束不是因為愛孩子,而是因為怕孩子給自己添麻煩,孩子衣服弄髒了,就需要大人花力氣去洗,孩子生病了,又需要大人花時間去照料,為了避免這些麻煩又累人的事發生,大人們就儘量約束孩子“少惹麻煩”,很多大人的規則都是自私的想法,他是以束縛孩子的天性和擠壓孩子的快樂為代價的。

與媽媽們反對《小豬佩奇》那些微不足道的理由比起來,這部動畫片帶給孩子們的快樂是滿滿的,一家人和和睦睦,平等友愛,充滿快樂,每天都會發生一些有趣的事,即使有些小爭執,最後也是以和好為結局,這些孩子最感興趣的地方,現實裡幾乎沒有一個家庭能夠完全給予孩子,說實話,連我都非常向往小豬佩奇的快樂生活。



如果《小豬佩奇》真的如有些反對者所願停播,那孩子們失去的快樂將比天上的星星還多。所以不僅不要停播,大人有時間最好陪著孩子一起看,和孩子一起學佩奇“哼哼”,像豬爸爸陪佩奇一起跳泥坑一樣,陪著孩子蹦蹦跳跳,這才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陪伴。


超級女兒奴

一看到“專家”二字就想說兩句,哪個專家說的,你出來!你有孩子嗎?你家孩子看過小豬佩奇嗎?你有研究過你家孩子嗎?。。。,我家孩子在看小豬佩奇,我也看過幾集,個人覺得對孩子成長積極意義要大一些,值得一看。



首先說下小豬佩奇教壞孩子的事情,因為小朋友會模仿佩佩豬跳泥坑、學豬叫就該停播的論調是站不住腳的。喝水可能會嗆到,那就別喝水了;吃飯可能會噎著,那就別吃飯了。



引導孩子成長的第一任老師不是動畫片,是父母。教會孩子慢慢喝水就不會嗆到了,吃飯時細嚼慢嚥就不會噎著了。要學會引導孩子模仿學習動畫片中好的方面,不好的內容要拋棄。沒有一部動畫片是完美的,如果覺得教壞孩子,那我勸你直接砸掉電視機,這樣你家孩子就看不到了。

這部動畫片積極意義很明顯:一是對於幼兒英語的啟發是很好的,畫面中的一些簡單英文對話都是很實用的,很多語句在日常生活都是可以用到的,對於幼兒英語語感的培養很有幫助。



二是在動畫中無論發生什麼事情,佩奇的爸爸總是積極的想辦法解決,雖然次次都是豬媽媽來救場;全家對生活積極樂觀的態度,和諧的二胎家庭生活。如此正確的三觀難道不應該提倡嗎?教孩子遇到問題,要積極想辦法的積極意義不夠大嗎?



呼籲停播的家長,我想跟你們說:白璧微瑕,引導孩子模仿好的方面,拒絕不良引導,才是看動畫片的正確姿勢!


親子游戲分享

小豬佩奇是近幾年風靡全球的動畫片,既然能受到全球小朋友的歡迎,以至於此動畫片相關的周邊產品,兒童用品都持續升溫,那麼說明這個動畫片有其普適性的優越和價值所在。

首先你這個問題可能就有點誤導讀者了,”個別家長的叫停”反應不能用”紛紛叫停”這種字眼來代替,個體性問題不能作為普遍性問題來看待和下結論。

筆者曾和孩子一起看過幾集小豬佩奇,從大人角度說說對這部動畫片的親身感受吧。總的來說,小豬佩奇是一部非常溫情、簡單、快樂、純真、有趣的動畫片,或許這種沒有一絲夾雜著教育負擔和包袱的,少有摻雜人情世故的動畫片也只能是國外的教育環境下才能產出吧。

小豬佩奇凸顯一種輕鬆快樂的家庭和諧氛圍,佩奇和弟弟喬治一起長大的小故事,小樂趣、小煩惱、小經歷都是一種融洽和諧的家庭生活、姐弟倆和睦相處、關懷友愛的體現,小孩子看了後會從小培養一種在家庭中的群體意識,孩子會意識到自己是家庭的一部分,同時在這個群體中他也是一個獨立的小個體。豬爸爸和豬媽媽在和孩子的相處中也極力的引導佩奇和喬治參與進來,參與生活,比如一起收垃圾,並把垃圾分類等,他們面對孩子時保持童心,和孩子一起嬉笑玩耍,引導孩子們一起解決生活中的遇到的小麻煩和小問題。

小豬佩奇凸顯一種簡單純真的兒童天性的釋放,淘氣調皮和壞品質是兩碼事,在國外人們鼓勵孩子們在玩耍中甚至在調皮搗蛋中自我學習,摸索,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求職欲,而在國內,有些孩子本身作為孩子的天性行為卻遭到一些不懂得教育本質的“食古不化”的家長的反對和譴責,甚至打罵。所以我們國家的孩子創新性比國外的孩子弱,越長大勇於創新的精神越差,因為他們沒有一個開放式的環境和土壤保護他們的想象力自由的遨遊馳騁,沒有一個允許孩子犯錯不斷試錯在錯誤中學習成長的寬容的氛圍。踩泥坑、笑的躺在草地上打滾,開心了豬哼哼,這些難道不是孩童時期本來的天性中不自覺的一種樂趣和行為嗎,即便有的家長實在不認同,孩子模仿了這種行為,那我相信也是階段性時期的模範,等到他長大到7/8歲,進入學校這個小社會,你讓他去做這些行為他也不會去做了,因為他已經被社會通用行為法則約束和同化了,最多隻是想想覺得很好玩,但不會真的去做出這些舉動了,所以,有的家長不要對孩子某一時期的行為大題小做,或者用大人的行為法則去評價孩子的行為,孩子在一直成長,一直處於變化中。從這一點上,我們每個家長都要反省,我們每天在談教育,報各種特長班,可是孩子天性中的東西(好奇心、探索欲,勇於試錯和創新的精神)我們是否真正的給予保護、培養和引導。

當然,沒有任何一部動畫片是完美無缺的,但小豬佩奇這部動畫片是非常適合給2-4歲的低幼齡孩子看的,這個階段的孩子剛剛能夠明白事情的原委,懂得去主動發現和尋找樂趣,而適合這個低幼年齡段看的動畫片又非常少,小豬佩奇的故事簡短,表達方式直接,輕鬆歡樂,是可以反覆觀看仍然樂趣無窮的,4歲以上的孩子估計就不是那麼感興趣了,但他們可以看通過看小豬佩奇的英文版學習和熟悉英語。


草原獨狼

不要把調皮和教壞畫等號。我們家小孩2歲半,之前買了好多小豬佩琦的書,一下子就喜歡上了裡面的繪畫風格,後來開始給他看動畫版的小豬佩琦,也很好看。跳泥坑,學豬叫,有什麼不好呢,本來就是小孩的天性,一個動畫片如果能把小孩的天性調動起來,不是好事嗎? 家長所謂的瘋,幼兒園老師所謂的困擾,無非就是覺得小孩難以管理罷了。況且就我們家小孩來說,也沒有學豬叫,也不會去盲目的跳泥坑。

進一步分析小豬佩琦之前,我給大家說一下我心目中

好的動畫片的三大標準

(1)是否傳播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

很多家長不喜歡《喜羊羊》,原因是裡面充滿了很多陰謀詭計,還有灰太狼家不和諧的夫妻關係;另外的例子是《熊出沒》,光頭強經常和熊大熊二產生暴力衝突,很多家長認為,這都不是正確的三觀。相反,《小豬佩琦》系列動畫片,故事內容多數環繞日常生活,比如小孩子們參加學前遊戲小組(playgroup)、探訪祖父母和表親、在遊樂場遊玩、踏單車等等,是我們喜聞樂見的活動,而且豬爸爸,豬媽媽,很少打罵小孩,遇到不對的地方,總是耐心的和小豬們一起交流。至於說跳泥坑和學豬叫,只是小孩的調皮而已。

(2)是否激起小孩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星際爭霸》,《變形金剛》,《綠野仙蹤》《機器貓》等動畫片為什麼在我們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且在國際上都受到好評,原因就在於他們出色的想象力,極大的激起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和創造力,所以這些動畫片是跨國界的,偉大的。

(3)是否創造鮮活的動漫形象併成為孩子的榜樣?

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所有經典的動畫片都有一個核心的形象,“葫蘆娃”,“一休哥”,“阿凡提”,“柯南”,“千尋”等。它門既給我們帶來智慧的啟迪,同時又告訴我們要自立、自強、自尊和自愛。

所以從《小豬佩琦》系列來看,無疑是一部非常具有生活氣息的動畫片,佩琦一家的形象非常的鮮活,處處傳遞著家庭的和諧和可愛,他們一起笑一起哭,一起無憂無慮的玩耍,一切努力解決問題。這樣的氛圍很容易給小孩一種正確的家庭觀念,為他們從小建立良好的家庭印象。

至於說跳泥坑,學豬叫這些行為,那主要看家長如何引導了,跟動畫片本身沒有關係。

歡迎大家繼續關注“美映生活”,讓我們繼續交流!


美映生活

《小豬佩奇》又火了,這次是遭到了一群家長的抵制。

近日,一則網帖引發熱議,發帖者稱,寶寶沉迷英國動畫片《小豬佩奇》,常模仿其中的小豬跳床、跳沙發、跳泥坑、跳水坑,還天天學豬叫,學了一年多。

一時間,此貼引起許多家長共鳴,甚至直呼動畫片“有毒”:孩子常沉迷於動畫片情節,模仿角色行為,看到相關玩具就“走不動路”。

但也有家長認為,類似於《小豬佩奇》這樣的動畫片“三觀正”,孩子從中學會禮貌、語言能力也得到提升,“為什麼不能學豬叫呢,動物歧視嗎?”

孩子愛豬叫、學狗爬,一口一個“俺”

《小豬佩奇》又名《粉紅豬小妹》,是一部英國學前教育電視動畫片,圍繞主人公小豬佩奇與家人的愉快經歷展開。

佩奇是隻小豬“妹子”,與爸爸媽媽弟弟生活在一起,一家時常跳床、跳泥塘、跳水坑,開心時發出“嗷嗷”的叫聲,或是倒地大笑不起。2004年《小豬佩奇》首播後,立即風靡全球,因幽默有趣,鼓勵小朋友體驗生活,宣傳傳統家庭觀念與友情,深受全球孩子與家長喜愛。

近日,一則網帖再次將佩奇推上熱點,內容不是讚美。

“不要再讓寶寶看《小豬佩奇》了!”

“我兩個侄兒把床跳壞了。”

“你一說小豬佩奇,我侄子就自動豬叫,跟聲控開關一樣。”

上述網帖中,家長紛紛“控訴”《小豬佩奇》給孩子帶來了奇怪的行為,矛頭還指向了《熊出沒》、《汪汪隊》等動畫片,“孩子一口一個俺口音學得淋漓盡致”、“還有別看汪汪隊,老以為自己是狗,學狗爬,學狗叫,學狗吃飯”。

支持派:三觀正、寓意好

“我們不是經常問孩子小雞怎麼叫小鴨怎麼叫嗎,為什麼不能學豬叫呢,動物歧視嗎?”看到網上對《小豬佩奇》的一片口誅筆伐後,某位市民王靜覺得大驚小怪。

王靜的小兒子現在兩歲多,每次看《小豬佩奇》開頭曲時都跟著學豬叫,但她認為“這沒什麼”。

《小豬佩奇》動畫片 截屏圖

《小豬佩奇》是王靜很喜歡的一部動畫片。

“核心講的是家庭,對大人也會有啟迪。”她舉例說,豬爸媽和佩奇、喬治一起跳水坑玩,寓意很好,大人和小孩就應該一起保持童心,“我兒子特別喜歡《時空膠囊》那一集,但他太小,還不明白,就拿個罐子說這是他的時空膠囊,裡面放著他珍愛的一些小東西。”

王靜還提到,動畫片中關於社會分工的設定也很好,其中每個家長都有明確的職業身份。

“動畫片是雙刃劍。”王靜舉例說,《機器貓》有竹蜻蜓,一方面這充滿想象力,另一方面小孩萬一模仿它去飛就很危險。

她有一個動畫片黑名單,幫孩子排除掉“模仿可能帶來危險”、“情節暴力”、“二元論非好即壞”、“硬講大道理”的動畫片,此外選擇看什麼,她不強求孩子,主要還是根據孩子的喜好。

4歲的小貝上幼兒園了,他也喜歡看《小豬佩奇》,但並不會學裡面的豬叫,他更喜歡模仿奧特曼的手勢“打怪獸”。

反對派:孩子的模仿行為很難控制

當然也有家長明確表示不喜歡《小豬佩奇》。

“感覺造型不好看,每天傻呵呵的。”上海市民趙小燕表示,自己孩子3歲,先前也讓孩子看過幾集《小豬佩奇》,後來發現動畫片裡的小豬傻笑不止、隨時躺在地上、踩泥坑這些“苗頭”不太對。

“它寓意是蠻好的,但畢竟我們是人,不是小豬呀。完全模仿的話會出現一些問題,讓寶寶看的話很難控制他具體模仿什麼。”趙小燕表示,孩子參加的早教中心內有一對親姐弟是典型的小豬粉,“姐姐很喜歡《小豬佩奇》,有弟弟之後一定要叫他‘喬治’(《小豬佩奇》中豬弟弟的名字),父母也沒意見,弟弟就叫喬治了。”

很多時候,趙小燕會結合自己的審美偏好給孩子選動畫片,“我自己不喜歡的,一般就不會給他看。”

她更偏向於給孩子看《汪汪隊立大功》、《超級飛俠》、《海底小縱隊》等動畫片,“它們有個共同點,主要角色是一個團隊,每集中它們都會遇到一個不同的困難,成員各有分工協作解決問題。”趙小燕舉例說,《汪汪隊》裡的小狗有的擅長消防,有的能追蹤氣味;而《超級飛俠》裡的飛行機器人有的擅長救援,有的能指揮交通,還有的擅長髮明創造。

“這就告訴孩子每一種能力都是有用的、每一種職業都是值得尊重的,小朋友們都愛的《超級飛俠》主角只是一個‘快遞員’而已。”趙小燕說。

趙小燕認為,孩子每天看一到兩集動畫片,平時也會念叨動畫片裡的臺詞,比如“勇闖天下,超級飛俠”、“汪汪隊總部集合,萊德需要我們”,潛移默化的影響總歸存在,但到目前為止,還未出現讓她覺得有必要糾正的模仿行為。

專家:家長要陪孩子一起看動畫片

專家眼中,孩子該如何看動畫?

“一要選擇適合孩子看的動畫片,二是家長要陪同觀看,適時進行教育和引導。”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動畫片的內容首先要適合孩子的年齡段,不能夠讓孩子接觸色情、暴力的內容,這是基本底線。

同時,即使是適合孩子看的動畫片,家長也不能讓孩子一個人看而撒手不管,而應去教育和引導,幫助孩子理解動畫片中的情節,避免孩子模仿不合適的內容。

熊丙奇還認為,如果孩子的模仿行為充滿童趣,也沒有危險性,並無太大問題,不過也別讓孩子沉迷其中,比如不管在什麼場合都模仿,那肯定需要教育;孩子也想買與動畫片相關的玩具,家長也應適當控制,“無論是否與動畫片相關,在日常生活中,家長都應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消費習慣。”


光影中國網

其實所有的教育動畫都會教壞孩子,如果家長沒陪伴孩子一同看,或者陪同的時候只是坐在孩子身邊,卻做著自己的事情,或玩著手機,讓孩子獨自看著電視,那麼,一些可以不必發生的“壞”便出現了。怎麼說呢?

首先,孩子是以自己的認知經驗來接受並消化動畫片的內容的。孩子的認知畢竟有限,加上像《小豬佩奇》這樣的外國動畫片,有許多生活習慣、價值判斷和語言表達方式都和中國有些不同,這樣孩子直接面對事或覺得有趣而模仿,或因為聽不懂而忽略、或隨意猜測而產生誤解。在這種情勢下,孩子只是擷取自己理解甚至是曲解的片段加以仿效,例如學豬嘎嘎叫,也就難免了。

我們向來強調:孩子在三歲之前不看電視,三歲以後,在家長的陪同下,有選擇地看一些教育性動畫片。許多家長以為這個強調只是為了保護孩子的視力,其實是為了杜絕孩子沉迷電視以後產生的種種問題,包括動畫片的選擇、觀看時間的控制,但最重要的是在觀看過程中的互動,這些互動包括兩個方面:

⑴ 在觀看的時候,隨時引導孩子去關注一個活動、一句話、或一個主張,提點他關注故事中所要傳達的思想或行為。要注意的是,“提點”是簡單的說一句,不能說太多,更別借題發揮,否則就會影響觀賞的樂趣。

⑵ 在觀看完畢,要有個“討論時間”,用簡單的提問方式引導孩子說出他的觀感或掌握到的信息。必須注意的是,這不是查考孩子能不能看懂,也不是藉機教訓孩子,而是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聽孩子說,在孩子不理解或誤解了某個情節時,可以用補充的方式說幾句,但要立刻把談話的“主動權”還給孩子。

如果能夠做到上述這兩點,孩子將大有獲益。因此,家長不該因為自己的錯誤或失責而剝奪孩子觀看動畫的權利。尤其是像《小豬佩奇》這麼好的教育片,不該因噎廢食,讓孩子錯失了許多學習的機會。


陳禾

如果你們稍微有點知識積累的話,那麼你們一定不會不知道那三位堪稱西方哲學界聖賢人物的存在---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有趣的是,他們還是一脈師承的,按順序左邊是右邊的老師。

提這些哲學先賢幹嘛呢?理由就在於他們對“教育”的認識在數以千年前就已經臻至完善了,即使是21世紀的今天,社會各界們也都依然奉承著這套理論,而這對這套理論的說明也就是解決今天這道難題的關鍵所在。下面拾部君就給你們一一道來---如何得到好的教育:

一、在小孩三歲之前不過分溺愛,也不過分虐待,重點在於讓他們知道對與錯,真與假,善與醜,敬與不敬等等的人生道理。

放到《小豬佩奇》這部動畫的話題裡頭,我們不可否認的就是,小孩確實在這部動畫裡面模仿到了小豬們豬叫和條泥坑的“壞習慣”了。

但問題是,這些習慣有多壞呢?人們常說沒有對比就沒有高下,小豬佩奇帶來的這些習慣會較比某一些家長不為意住宅裡面的刀具,傢俱的那一尖銳的拐角沒有進行裹包,小孩子的玩具不買正版的都是清一色路邊劣質的,牛奶可能還是不知名的摻和了三聚氰胺的,衣服同樣是地攤的在倉庫裡面被老鼠蟑螂爬過的等等,等等。

在拾部君看來,我是不覺得跳個泥坑和學學豬叫有什麼特別“壞”的咯。但就這一事情來說,家長是否過分“溺愛”了呢?

別那麼快下結論,我們再從家長的主觀意識去揣測一下他們的行為動機,既然生活中無處不在這些危險,為啥他們會將矛頭指向《小豬佩奇》這些動畫呢?或許,他們打一開始就沒想過這是為孩子著想的事情吧?

跳泥坑,最終坑的是家長要多洗幾件髒衣服的勞活。。學豬叫,最終煩擾的就是家長們日常寧靜的生活作息。如果站在這一維度去想,那父母對《小豬佩奇》進行禁播,是否就代表著他們過分“虐待”了孩子呢?

在古代聖賢的真理光輝映照下,這兩者都可是罪惡的存在,是不要得的。那怎麼辦才好?核心在於陰陽兩面的知識饞補。

比如在家長的角度認為跳泥坑是不衛生是會給自己添加麻煩的,學豬叫是不禮貌的,那麼就直接給孩子說這個事情,並引導他們去玩別的東西,或用獎勵來置換他們行為的歡樂。記得,小豬佩奇動畫能夠讓給孩子們的歡樂是不容忽略的,而這往往也就是父母所不能帶予的。

二、在青少年的時候要讓他們在德智體美勞等等方面全面發展,讓他們獲得身體和心靈內外的平衡,重點在於讓他們找到自己的喜好和志向。

對於《小豬佩奇》這部動畫來說,品德的教育是充斥到整部動畫裡面的,知識維度的角度或許不多,但僅憑所有教育學家都公認的這是一部少女學習英語絕佳的影視作品教材這一點來說,拾部君相信這也是足夠的。

體和勞在這部動畫中也滿檔檔,劇情呼籲的都是小朋友互相幫助,以及到野望尋樂的故事。

美的層面就更是不得了,你們稍微去搜索一下這部動畫在藝術家領域的評價吧,別總帶著低幼的眼光去看這個事情了。

一部劇情安排豐富多樣,益智而寓教於樂,小豬佩奇能夠擁有如今的名聲也並不是什麼偶然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它能讓孩子模仿起來,或許跳泥坑的那位,未來就是出色的田徑選手,學豬叫的那位,就是舉世聞名的歌唱家呢?

三、需要讓他們與外界有所交互,以個人主義價值觀存活在這個世界的人是不大可能有所成就的。

《小豬佩奇》是時下大熱的動畫片,類比起來說就像是至於成人的那部《中國有嘻哈》,或者是現實正在熱播的《全民練習生》。看這些動畫在某一程度來說並不在乎他們的質量的高下(當然,質量也並不差),更重要的還是他們能夠給各帶帶來的談資。試想一下如果你仍帶著對嘻哈音樂的歧視目光去看這個品類,你還能夠和你身邊的小夥伴友好相處嗎?

如果你連豬媽媽,豬爸爸都不認識,去到幼兒園,去到小學都仍然揹著個喜洋洋的揹包,你怎麼融入到別人家小孩連水瓶鞋襪都換上小豬佩奇的群體當中呢?

看在哲學聖賢的真理教導下,站在為了孩子未來能夠取得優異的成長機會下,家長們,求求你們放過《小豬佩奇》這部動畫神作吧。

如果覺得拾部君的回覆對你們有幫助,麻煩給我點個“贊”吧!

關注【拾部動漫】,每天推送有態度的動漫推文


拾部動漫

喜歡我的回答,就點點關注吧!

我認為小豬佩奇這部動畫片還是非常有教育意義的,比《熊出沒》這種既沒有美感又很粗糙的好多了。我就很支持我家孩子看這部動畫片。

小孩子天生就愛模仿,想要找一個“完美”的動畫片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找到了,小孩也未必會喜歡看。小豬佩奇一方面很適合當下流行的生二胎政策,能夠讓大寶們有正確的對待二寶的態度,而不是一味地牴觸。另一方面,小豬佩奇裡面豬媽媽對於孩子的教導也都是提現了“高素質家長”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

跳泥坑、學豬叫我家孩子也會這樣,我覺得沒關係啊,顯得很可愛啊,這種事本來就應該是小孩子做的麼,為什麼不讓他在可以做的年紀去多嘗試呢?等長大了,孩子的思想更完善了,自然而然就不會再去這樣模仿了。等他上了小學,讓他去這樣模仿他也不會去做了,肯定會覺得好幼稚、好丟人。

連這種優秀兒童動畫片都停播的話,就真的是沒什麼動畫片好看了。童年裡充斥著熊大熊二、光頭強難道就是好事嗎?整天“俺、俺、俺”的,不覺得很粗魯麼?《熊出沒》裡面的人物感覺連基本的美感都沒有,熊大熊二長得一點也不像熊,反而很像發福的中年大叔,整天蠢笨地跑來跑去,也不知道究竟在幹什麼。光頭強整個就是被欺負的中年小男人角色,一邊被老闆欺壓,一邊還要對付熊大熊二這兩個兄弟,完全沒有什麼優勢。

《小豬佩奇》這種動畫片別說小孩了,大人也能夠興致勃勃的看下去,可是像《熊大熊二》這種呢,我是覺得不忍直視。

我猜想叫囂著要停播《小豬佩奇》的家長,內心深處也許根本就不希望孩子看動畫片,恨不得孩子沉浸在各種語數外學習裡才好,最好一生下來就是精英,看各種很深奧的片子,然後贏在起跑線上。《小豬佩奇》也是躺槍,不喜歡的總是有各種理由來申辯的,要做到人人都滿意恐怕也是天方夜譚吧!

最後,推薦幾個我覺得比較有意思,而且可以幫助孩子學到許多正面的價值觀的動畫片。我主要給孩子看的除了小豬佩奇,還有就是《托馬斯和他的小夥伴們》,小男孩都比較喜歡交通工具類的,托馬斯火車通過描述小火車工作的一天,也教給孩子許多為人處世的方法,歌曲也朗朗上口。

另外一個就是《愛探險的朵拉》,帶小朋友去探險遊玩的同時,還能學一些英語單詞,哪怕並不能真的學會多少,多聽多看總是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的。不過這個比較適合年齡稍微大一些的孩子,年紀太小的話比較難以理解,可能就不會太感興趣。

用理性看世界,走在逆襲的路上。我是睿小芝,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