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影視劇中日本鬼子都有一撮胡?這是故意醜化日本軍人嗎?

現在的電視劇,除了宮廷劇以外,就是抗日神劇了,幾乎也沒啥可拍的了。


抗日劇,特別是一些抗日神劇,都把日本鬼子拍的那麼蠢,那麼笨,我方個個神勇,以一敵十,智慧超人。

看了這麼多抗日神劇,我才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難怪日本鬼子用了整整14年,才從我們這裡逃出去啊,真的是十分的艱難和狼狽!

神劇中日本鬼子還有一個標配——那就是,鬼子都有一撮鬍子,特別的醜,特別的可惡可恨。

為什麼影視劇中日本鬼子都有一撮胡?這是故意醜化日本軍人嗎?

那麼,問題來了,鬼子的這一撮胡,是不是影視劇中故意醜化他們啊?

其實,這還真不是憑空的杜撰!這個形象,還是有歷史依據的。

為什麼影視劇中日本鬼子都有一撮胡?這是故意醜化日本軍人嗎?

這種鬍子,叫衛生胡,曾流行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

說到德國人,我們知道馬克思和恩格斯,他們的最好認的標誌就是大鬍子。

為什麼影視劇中日本鬼子都有一撮胡?這是故意醜化日本軍人嗎?

這是不是有點像咱們的美髯公啊,大鬍子使得男人更威武、更有氣質,更陽剛。看來德國也是如此。

可是在一戰中,德國人的大鬍子,讓他們吃了虧。因為戰爭中使用毒氣,為了防備,必須佩戴防毒面具。因為大鬍子,造成佩戴不便,從而造成了傷亡。

希特勒在參加一戰時就受其害,再加上大鬍子吃飯也不方便,還不衛生。於是,後來希特勒修剪了自己的鬍子,只保留鼻子下的一小撮,名曰“衛生胡”,意為乾淨衛生。在他上臺後,又大力推廣,於是在他的影響下,這種鬍子風靡德國。

為什麼影視劇中日本鬼子都有一撮胡?這是故意醜化日本軍人嗎?

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全盤接受德國,在政治上、文化上、軍事上,甚至生活習慣上,都開始學習德國。到二戰前夕,日本成為軍國主義國家,走法西斯道路的希特勒遂成為日本軍國主義者崇拜的偶像。於是,在日本軍國主義者的倡導下,日本軍人便紛紛效仿希特勒,留下了這一撮滑稽而又醜陋的小鬍子。

讓這一撮胡成為獨裁者象徵的人,是著名喜劇大師卓別林。1940年,他的第一部有聲電影上映,名字叫《大獨裁者》。影片刻畫了一個殘酷壓迫猶太人,企圖統治世界的大獨裁者,卓別林在人物造型上非常明顯地效仿了希特勒,其中就包括最經典的衛生胡。

為什麼影視劇中日本鬼子都有一撮胡?這是故意醜化日本軍人嗎?

隨後,衛生胡就成為了侵略與兇殘的代名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