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增辉:员工逾200人后,创始人在公司应该干哪些事!

今天增辉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关于创始人精力的话题,在公司的不同阶段,到底应该管哪些事,不应该管哪些事,因为我始终认为作为创始人你的精力在哪一块,你的成果一定就在哪一块!

今天的标题为什么定位在200人以上团队的创始人呢?因为200人的团队我认为是管理的风水岭。200人以下的团队我们要面对很多琐碎的事情,建立制度,将其标准化、流程化、信息化不断迭代和升级,不断试错创新,换句话说,创始人在200人以下团队的时候是脑力和体力最虐心的阶段,每天下班真的有点精神和体力被掏空的感觉。

那200人以上团队的创始人难道就真的轻松了吗?事实上只要你有梦想,有情怀,只要你还在创业路上,就没有轻松的一天,每一天都如履薄冰,只是捋清楚自己的核心事务,会让自己相对来说轻松和高效。增辉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大家浅谈一下创始人在公司应该抓哪几件重要的事情。

朱增辉:员工逾200人后,创始人在公司应该干哪些事!

第一点:战略

应该来说,没有哪家优秀的企业战略不是一把手主抓的。战略好比航行在浩瀚大海当中的罗盘,指引着船的方向,战略肤浅理解就是远见。我认为每一位创始人都应该要有行业的远见,做别人不敢做,不想做,做不了的事情。

商业模式注定与众不同,当然也不要太超前,不然很容易做行业的先烈,而不是先驱了。好比我所创办的齐翔,从起初的知识产权代理,产品不断迭代,不断迎合和满足中小企业需求,从知识产权代理到知识产权维权、知识产权交易与金融,战略不是一尘不变的,客户需求在变,我们的产品、营销和服务也在变化,战略也在对应的发生改变。

创始人必须要有高度的行业敏感度,定战略,做好决策,带领团队做对的事情永远要比把事情做对要有意义和高效。

朱增辉:员工逾200人后,创始人在公司应该干哪些事!

第二点:资本

企业的规模未来取决于资本。有一天和一朋友闲聊,他说他创业20年,从来没有去银行贷过款,没有融资过,甚至自己一张信用卡都没有办理过,公司有多少可用流动资金就进多少货。当然我不是想反驳他的观点,如果战略够清晰,资本是可以节约很多被浪费的时间的,企业是应该学会拥抱资本。

融资的渠道有很多,有IPO上市、股权融资、银行贷款、个人借款等等。从商业的逻辑上来说,其实上市和融资都是想要投资者的钱去赚更多的钱,更快速的达成企业各阶段的目标,不管是引进高端人才、置办物业、创新产品、营销推广等等其实企业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

增辉也认为企业的各阶段其实都是缺钱的,因为企业各阶段的目标都在更换,创始人一定要有资本和金融思维。一个能融到资的企业说明两个方面做得不错,商业模式及团队不错,创始人的人品和口才不错。

朱增辉:员工逾200人后,创始人在公司应该干哪些事!

第三点:人才

这一点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创业者会反驳,企业的“企”字,上面是一个“人”字,下面是“止”字,意味着一个企业没有人就止步了,准确来说没有人才就止步了。

创始人应该在核心岗位上花心思感召人才,比如副总、总监级别比较重要的核心岗位,因为这些人人力资源负责人很难感召,我通常的做法是花心思,用诚意去影响需要感召的人。我们公司90%以上核心岗位的管理者都是我用心感召过来的。

我深知人才对于公司发展的重要性,重视人才一定不是一句口话,需要实实在在用行动践行,说你所做,做你所说。如果一个创始人的梦想、情怀、品德得不到被感召对象的认可,他也不会轻易跟随你创业,所以说不断修炼自己,唯有自己有价值,被他人所依赖和需要,满足他们的需求,人才才会全力以赴的为企业目标而努力。

朱增辉:员工逾200人后,创始人在公司应该干哪些事!

第四点:企业文化建设

一流的企业一定是企业文化做得非常棒,创始人应该很清晰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里的价值观一定不是挂在墙上的一句空洞的标语,而是管理者和员工上下一起践行,成为行为标准。

就拿我们齐翔为例,“让中国企业更具竞争力”是我们的使命;“推动中国知识产权商业化”是我们的愿景;“诚信、利他、责任、共赢”是我们的价值观;“做人真善美,做事稳准狠”是我们的行为准则。

朱增辉:员工逾200人后,创始人在公司应该干哪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