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就能作詩的神童,卻不能科舉考試,別人是坑爹,只有他被爹坑

7歲就能作詩的神童,卻不能科舉考試,別人是坑爹,只有他被爹坑

不知你發現沒有,唐代有一個坑爹的風氣,叫作“行卷”。說白了就是拼關係,這年頭除了自身要有才華以外,還要得到社會名流的賞識,否則一輩子只能當個窮屌絲。“詩鬼”李賀便是一個悲催的例子,李賀的一生命運極為坎坷,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他沒有逆襲成功。確切的說,是因為他沒有考取進士的資格,他根本就沒能進入考場。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7歲就能作詩的神童,卻不能科舉考試,別人是坑爹,只有他被爹坑

李賀的祖上可不是一般人,可是堂堂的鄭王后裔,是地地道道的皇親國戚。但是,到他這一代早就已經出了五服,家道中落,無法享受門蔭的待遇了。但這都沒有多大影響,唐代不是早就實行科舉制了嗎?因此,只要你有真才實學,完全是可以“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講起李賀的輝煌事蹟,一般都會從七歲講起。為什麼呢?因為他是天才兒童,七歲的時候就已經能作詩了,並得到當時朝中大人物的稱讚。那麼,他在七歲時作了一首什麼詩呢?

《唐才子傳》記載,韓愈、皇甫湜二人看到李賀的文章後,非常驚訝,說道:“若是古人,吾曹或不知,是今人,豈有不識之理。”於是,韓愈和皇甫湜兩位一同前來拜訪李賀,賀年當時還是一個7歲的小屁孩,卻“總角荷衣”出迎,並作《高軒過》答謝。詩裡寫道:“華裾織翠青如蔥,金環壓轡搖玲瓏。馬蹄隱耳聲隆隆,入門下馬氣如虹。雲是東京才子,文章鉅公。二十八宿羅心胸,元精耿耿貫當中。殿前作賦聲摩空,筆補造化天無功。龐眉書客感秋蓬,誰知死草生華風。我今垂翅附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很難想象一個七歲的兒童能夠作出這樣的詩。歷史上也有人懷疑這詩並非李賀七歲而作,但不管如何,還是可以看到李賀的才華。二人看到這首詩以後,對李賀是既愛惜又佩服,於是親自為李賀梳辮子,並帶著他出去玩。自此以後,二人和李賀結為“忘年交”。不僅如此,還每每向別人稱讚李賀,“於縉紳之間,每加延譽,由此聲華籍甚”。由於兩人的宣傳,李賀小小年紀就已名揚天下。

7歲就能作詩的神童,卻不能科舉考試,別人是坑爹,只有他被爹坑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這句詩我們並不陌生,是毛同志寫的。但小夥伴們肯定不知道毛同志的這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正是化用了李賀的《金銅仙人辭漢歌》“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毛同志有一句話叫作“詩中最愛是三李”,“三李”就是指李白、李商隱、李賀,由此也可見李賀不是浪得虛名。

但名聲這東西是把雙刃劍,既能帶來好處,也能毀掉一個人。所謂“人怕出名豬怕壯”,人一旦獲得了顯赫的聲名以後,就會為名所累,總要出席各種場合,參加各種應酬。李賀成名早,所以這種事自然是不能例外的了。《劇談錄》記載,由於李賀聲名鵲起,被元稹知道了,想要結交李賀,蹭他的熱度。一天,元稹帶著禮物前來造訪,將拜帖恭恭敬敬地遞給僕人。李賀一看,上面寫著“明經元稹”,就表現的很不屑,讓僕人轉告元稹說:“明經擢第,何事來看李賀?”

那麼,為何李賀瞧不起元稹呢?原來是這樣,唐代科舉考試主要考明經科和進士科。相對來說,明經科好考,進士科難考,故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之說。元稹雖然是明經出身,但也是極有才華的。他本是河南洛陽人,幼年喪父,在母親的敦促之下,一心向學,終於在15歲考中明經,也算是少年得意了。此外,他不僅經學功底好,詩歌修養也不錯,曾經和白居易領導了文學史上有名的“新樂府運動”。說實話,他也是憑藉自己的才華實現了逆襲,走上了人生巔峰,贏取了白富美。可見,還是某雲說的對,“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元稹一看自己吃了“閉門羹”,心裡自是不爽。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孩子,竟然這麼猖狂,咱們騎驢看唱本——走著瞧。元稹被李賀羞辱之後一心發奮讀書,最後參加了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考試,一舉榮登榜首,從此以後仕途順暢。但是這同時意味著李賀的麻煩也來了。哈哈,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得罪了別人,就不怕給你小鞋穿嗎?

李賀慢慢地也長大了,自然是要參加科舉考試的。由於他自視甚高,明經科肯定是不願意參加的,所以果斷的選擇了進士科。根據唐駢在《劇談錄》記載,“賀祖禰諱晉,不合應進士舉,亦以輕薄時輩,所排遂成轗軻。”由於他少年成名,目空一切,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不知不覺中得罪了很多人,所以自然會遭人嫉恨。這次,可算抓住他的小辮子了,由於他的父親叫賀晉肅,“晉”和進士的“晉”諧音,因此需要避諱,所以他就不能參加科舉考試。我們知道避諱是古代的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有所謂的“為尊者諱”、“為長者諱”、“為聖賢諱”等等,在書裡遇到和皇帝名字同樣的字,就換一個近義詞,或在寫的時候缺一筆。如因為漢光武帝劉秀的緣故,自此以後“茂才”都改為“秀才”,康熙帝叫玄燁,在書中遇到“玄”字則缺一筆。

就因為這個原因,李賀不能參加進士考試,可以說是終身的遺憾了。韓愈知道以後,非常氣憤,親自寫了《諱辯》,考證歷史上的“避諱”現象,為李賀辯白,但由於輿論譁然,也沒起到多大的作用。那麼這件事究竟是不是元稹懷恨在心呢?沒有直接的證據顯示是元稹做的,他僅有作案動機而已,很多人也提出了並不是元稹所為。在韓愈看來,“賀舉進士有名,與賀爭名者毀之曰,賀父名晉肅,賀不舉進士為是。”這顯然是一種科舉考試的惡性競爭,由於名額有限,李賀又是奪第的最佳人選,所以自然會被別人下黑手了。

7歲就能作詩的神童,卻不能科舉考試,別人是坑爹,只有他被爹坑

其實,是誰做的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李賀自此以後再也不能參加進士考試了,這也就意味著他只能做個落魄書生。從當年的“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到“長安有男兒,二十心已老”,這不得不令人唏噓,真是天妒英才!

因為父親的名字而無法參加科考,這在古今歷史上也是頭一人了。別人都是“坑爹”,只有他“被爹坑”。

當然,這和李賀自身也有原因,如果他自己低調一些,也就不會遭那麼多人的嫉恨了。可是話又說回來,這個社會對天才也是不夠寬容的,僅僅因為一個名字的原因就不讓一個人參加考試。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科舉這條路真的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非常的不容易。不僅自己要有才華,還要有一個良好的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