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阜和郭德纲谁的相声造诣更高?

老狼1705878

直接插入内容,论相声功底和造诣,这俩好像没办法比较。虽然都是说相声的,郭德纲无论在传统段子和创新相声上都有着巨大的成就,我们应该承认郭德纲是挽救了相声的人,没有郭德纲的横空杀出,现在的相声可能已经不是相声了。也没有相声演员专职于相声。



成名后的郭德纲除了将德云社经营地风生水起外,也涉足了影视和主持行当!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郭德纲现在的作品比起十年前的作品差了很多!拍的电影没有预期的那么好,当主持人又太过碎嘴,令人生厌!可以说,这也算是不务正业了,也许,郭德纲太过自信,将自己概括为多栖明星,如此下去,德云社可能也就快了。

反观苗阜,通过相声大赛成名后,参加了不少节目,也将自己的青曲社带入名苑之列!论相声功底和天赋也是可圈可点,相声演员,不一定分个好坏和高低。只要心存观众,专于本职就是好的相声演员,相声界可以没有苗阜,就如这世上没有菊花,我们也只是欣赏别的花朵!有了苗阜,我们可以欣赏菊花的优美,百家争鸣才是相声发展下去的真理。

苗阜的相声也算是相声界中的一股清流!无疑对相声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起这些年的所谓相声,苗阜做到了改变,以独特的语言结构和创新相声,形成了苗氏相声的风格。

但是问题还是跟郭德纲相似,所不同的是,苗阜对官本相声更感兴趣,挣着普通观众的钱!瞄着那些不会说相声的相声名家,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苗阜能实现做领导的想法,也会丢掉普通观众,所以,相声演员一旦有脱离本职的想法后,就不再追求什么造诣了,这也是相声圈让人生厌的通病。


边陲后主

台下纷纷扰扰,台上见的是真章。

既然说到了相声,就不要扯别的。一个人相声水平怎么样不是自己吹出来的,而是得到大家认可的。

相声的基本功

既然是说相声的,那么就要说一下相声的基本功了。有的人归纳为说、学、逗、唱四个字;有的人说相声分为吹、打、拉、弹、说、学、逗、唱、耍、变、练11个字。不管怎么说,就要求说相声的时候形神兼备、嘴皮子溜才行。

常宝华老先生是越老越“明白”了

无论哪一种表述方式,都对相声的从业者有很多的要求。那么,这两个人的基本功怎么样呢?先看说,能说绕口令,贯口,会念定场诗。

说要说得清楚,滋滋喝水,嘎巴嘎巴吃豆一定将每一个字送到听众的耳朵里面。嘴里面跟拌蒜似的你那不是干这一行的。

这一点你可以听一下郭德纲以及郭德纲的徒弟们的吐字,不用看字幕照样知道他们在说什么。这就得益于郭德纲的严格要求。

能学各省方言,各种地方戏曲,曲艺,流行歌曲,大小买卖的吆喝,学口技等

观众们在舞台上见得最多的也许就是郭德纲在舞台上唱小曲了,歪唱《大约在冬季》、相声《叫卖图》、《学电台》等等这叫真功夫。至于苗老板,还真没听他说过

会说单口,能逗哏,能捧哏,能泥封,会双簧(前脸,后身)

能所单口的也没有几个了,毕竟,单口相声对于相声演员的要求更高。一个人站在台上嘚啵嘚你得把观众都笑了才行。这一方面,我想说的是,郭德纲你什么时候把单口相声的坑填满呢?

《济公传》、《丑娘娘》、《君臣斗》……挖的坑可不少了!!

太平歌词

别说苗阜了,现如今能唱太平歌词的相声演员也没有几个了。

可是,在德云社你如果不会唱太平歌词还想成角,那就是痴心妄想!不大的年纪进入德云社先学太平歌词,这可是本家的功夫。

说完了这几项,别的也就不再谈论了。至于谁开了多少的专场,谁新写了多少的相声段子就更别比了。

看到这里,各位看官明白了谁的相声造诣高了吗?


蜜桔娱乐

关注陌上横刀,评论刀刀见血!

苗班主和郭德纲比相声造诣,这个有意思,我们就从最基本的相声四门基本功课“说、学、逗、唱”简单对比。苗班主,你可要站稳咯!

一、比比“说”。

”,可以说是一个相声演员最最基本的功夫了,可是怎么说需要技巧,说的怎么样需要能耐。郭德纲在这方面毋庸置疑,他那嘴皮子功夫在相声界也是数一数二的,他对于相声演员的“说”也多次提到,大意是“在正确的地方,说正确的话,给正确的人听”,有点拗口,可他点明了“说”的关键所在,不是谁都可以上台说个俏皮话就能糊弄观众开心的。郭德纲自小学习,在市场上摸爬滚打30多年,深谙其道,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话语他说出来就可以让观众笑,看看他主持的几档喜剧节目收视率就很能说明问题。

反观苗班主,王声经常说他是“地包天”,话都说不利索,也不知道他怎么就混进了相声队伍。苗阜毕业于宝鸡铁路运输高级技工学校,上班后是个电力工,因为爱好文艺,进入西安铁路局文艺团学习表演。也许小时候爱好文艺,但和郭德纲的童子功是没法比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看看他接棒郭德纲主持的《我为喜剧狂》,嘴上功夫真的不是吹出来的!

二、说说“学”

“学”,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学人学物、学鸟兽虫鱼、学唱戏曲歌曲小调(除了相声的本门唱“太平歌词”),各种模仿都可以归为“学”。这也是郭德纲的拿手好戏,京评梆越黄、各种小曲小调都能信手拈来,这得益于他少儿时期勤学苦练、广拜人师,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相声圈没有人比郭德纲会唱的曲调更多,郭德纲利用德云社的影响力让一些濒临失传的民间曲艺重新焕发新机,这对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传承是功德无量的。

看看苗班主,会学什么?传统戏曲小调,小时候没学过、大了也没人教,偶尔唱唱陕西地方歌曲、戏曲,真不敢恭维,那嗓子和姜昆有得一比,甚至更聒噪,他真的应该趁早年和老郭关系好的时候到德云社学习学习,现在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三、聊聊“逗”

“逗”,是相声的灵魂,不逗的表演就不叫相声,那是诗词朗诵、讲故事,不管你是讽刺,还是歌颂,或是闲话小段子。这个“逗”是非常讲究技巧的,可以是语言逗、也可以是形体逗,还可以是表情逗,无论哪一种逗,根本目的是让观众发笑。老郭对这方面可谓驾轻就熟,挖了无数坑,把于谦的家人都给送进坑里出不来,说个闲话都能让观众乐半天,他的返场看的有意思。

而苗班主会“逗”吗?也会,装疯卖傻、自以为是读错字,然后王声纠错,一个套路用一辈子,咋咋呼呼的玩套娃游戏,好笑吗?《满腹经纶》我笑了,戏说四大名著系列看了,笑了一半,后面的包袱他撅下屁股观众就知道他要屙什么粑粑。

四、“唱”

“唱”,唱“太平歌词”,这是相声门的本门唱,是相声老前辈撂地演出吸引观众的必备功夫,被那批电视相声演员给丢到垃圾堆里去了,看看80、90年代那批半路出家的主流相声演员们,忽悠了多少电视观众?郭德纲不断挽救了相声,同时也挽救了太平歌词,他的弟子张云雷甚至让太平歌词变成了流行歌曲。不说了,郭德纲对于太平歌词来说,功德无量!

再说苗班主,半路出家的和尚,他的师父郑小山没有教他唱太平歌词,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教,不会是“留一手”吧!2017跨年的时候德云社的“少年太平歌词老艺术家”张云雷带领“德云三宝”去西安演出,苗阜应该趁机好好向小辫儿请教请教。

别的还用比吗?基本功连徒弟都快比不上了,还怎么和他们的师父比?!只能比抱大腿了!!!


陌上横刀

要说郭德纲和苗阜的的造诣谁更高,我只能表示呵呵,当然是老郭呗。

咱们说句良心话,如果没有郭德纲给相声界树立这么一杆大旗,把价钱卖高,从新走向舞台玩会,那么就不会今天的相声,估计很多人都不干了,为什么,没前途呗。

可是老郭这么一弄,基本是凭一己之力,让更多的人看到了相声的希望,从而加入相声大军来,苗阜再怎么说,也得占了郭德纲的光。


而苗阜的贡献,无非是在体制内有名分,有职务,可是如今的主流基本上就是打压。

咱们再看才能,说学逗唱。

老郭的学,各种曲艺大鼓,小曲小调,高亮的嗓门,无不让人佩服感慨。老郭的唱,太平歌词,亲自整理文本,一唱就停不下来。

而相比苗阜就逊色了很多,作品也不多,形式也很单一,基本上都是一个套路,说个错字捧哏的纠正一下。

再从艺术上看,艺是能耐,术是卖钱的手段,能把能耐卖出去并且让人家乐意为你花钱,才是艺术家。


这些年,郭德纲的德云社可以说是如日中天,20周年庆五千人以上的商演一百多场,小剧场三千多场,其他人能做得到吗?说是德云社占领这相声界的半壁江山,一点不为过啊。

出乎意料的是,老郭在海外演出更是出奇的火爆,人气大增。是属于真正的把相声走出国外,并且还能挣钱。

而且德云社如今的人才颇多,比如岳云鹏,郭麒麟,张鹤伦,张云雷,烧饼等。相比苗阜的青曲社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郭德纲的造诣高于苗阜可不是一点两点。可是很多人更相信两人实力相当,因为这样才热闹,反正都是吃瓜观众,俩人打起来才有意思。


新乡小子先锋员

他们两人在相声界各有千秋,一个是德云社的掌门人,一个是青曲社的掌门人,两人说的相声都别具一格,都拥有不菲的粉丝。


苗皁的相声我没怎么听过,后来上了几回电视台说了几次相声,才渐渐对他有所印象。据说,他是半路出家说相声,原来是个扳道工人,后来学的相声,不过好像他在官场上混的挺顺畅的,非常得领导的赏识,在西安开的青曲社也是很有名的。

郭德纲非著名相声演员,从小学相声,师从侯耀文。他的名气非常大,可以说家喻户晓。在国内多地巡演,现在又跑到国外商演去了,赚钱赚得盆满钵满。现在又涉足综艺界、主持人,并且还导演拍电影,可以说是在娱乐界多面开花。

他们两个要比较的话,苗阜在官场上会平步青云的,而郭德纲在相声事业上会突飞猛进的,具体大家对他们的评价,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不过,要是论相声的话,还是郭德纲的造诣比较高,因为大家对他的爱戴最高。


陈语烂言

这要看您所说的相声造诣是指的哪方面呢?

从传统文化的传承来讲,郭的相声在说、学、逗、唱方面都是比较出众,很多传统的相声段子、濒临失传的小曲小调又在德云社里重见天日,而且吸引了很大年轻的粉丝,避免了传统艺术受众年龄断层现场;抛开德云社的演员,真不知道哪里还有会唱太平歌词、北京小曲儿、京剧、歌曲、贯口都说唱的这么专业的人了!

从老百姓的接受程度来说,呵呵,那就不用说了!

最近看了一段话,分享给各位:世间哪有那么多大道理?你若活的幸福你便是大道理!我想套用过来:听相声不就图个乐呵吗?别想那么多了!

各位看官,您说对不?


坐看云起时yy

您这比法好像有点那啥了。

有那么一句话叫货卖识家,酒香不怕巷子深。你淆的玩意儿得卖的出去,得能换饭吃,才叫好玩意儿,这个没人抬杠吧。

比一比票价,比一比观众人数,谁的好,谁的不好不就清楚了。还有啊,谁的票一票难求,谁的靠送票。当然了,苗的票好像也是卖,不过票价,单场人数比郭德纲可就差多了。

谁好谁孬还用说么。


退休老头儿2

当然是郭德纲。记得王自健在节目中谈到,业界有公论,认为郭德纲业务水平极高——“小蘑菇(常宝堃)”在世也就是这样了。这样的评价可以说就是将郭德纲看做相声史上的天才和大师。当然这样的评价说的是05、06年那会得郭德纲。这几年,郭德纲的地位比当初高了很多,但相声不再如当初那般精彩。

苗阜专业水准也是很好的,表演、节奏、包袱都不错。但感觉形成了套路模式,看多了会失去新鲜感。

一人或一家独大救不了相声。相声的黄金时期或巅峰时期都是大师云集,名家辈出。感觉现在德云社和苗阜也进入了各自得风格模式里。希望有更多的相声演员和风格。


木语MUYU评论

肯定是苗阜了,他是中国曲艺家协会的委员,德艺双馨,相声艺术炉火纯青,登峰造级,连中国曲艺家协会的主席姜昆先生也承认他的相声事业的引领位置,他拒绝三俗,倡导高雅的相声艺术,将相声艺术从地摊重新带回人民大会堂的必是苗大师,苗大师不仅是相声大师而且懂政治,善权谋,智商极高,他是和候宝林齐名的相声大家,史称“苗猴”,而郭德纲自己都承认自己是相声界的小学生,自是无法和苗大师相提并论的。


手机用户68554531450

就目前来说,肯定是郭德纲。


郭德纲成名早,大概在05年迅速火了起来,在这之前,郭德纲都是在相声行业中摸爬滚打,为了维持生活,还在橱窗中过了就好,前期可以说是很艰苦,就像他自己说的,他和张文顺李菁三个人来一场相声大会,李菁说一小时的快板,他和张文顺上来说一个对的,最后三个人说一个群的,说了三个月,没有重复,可能说得有些夸张,但老郭这些年的能耐大家也都看过了,不是现在的苗阜可以超过的。


苗阜也是再一次相声比赛中火起来的,说了一段相声《满腹经纶》,这就是苗阜的成名作,第一次听确实有意思,但之后几年,感觉都没有脱离这段相声,靠着自己独特的口音和错误的文字找包袱,王声来纠正,这其实听多了就没意思了,重复太多,虽然老郭也有这毛病。

郭德纲就算现在的相声没什么进步,苗阜也还没有追上他的脚步,而且苗阜已经开始从政,相声水平就很难提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