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專家靠譜,農民也會有退休金了,每月400元,能否變為現實?

我們都知道農民辛苦,每年從頭忙到尾,很少有時間休息,即使這樣,也賺不到幾個錢,而且更讓人看不懂的是,農民如此忙碌,從青年幹到老年,卻不能像城裡人一樣,到了60歲就退休,頤養天年。在中國,只要是農民,就不存在退休一說,也就更談不上有養老金了。

很多人反駁我,他們會說農民到了60歲了就算退休了,這簡直就是胡扯。像城裡的工作單位退休了就是不去公司了,就是退下來了。但農民不一樣呀,像60多歲還在種地的農民很多呀。

這個專家靠譜,農民也會有退休金了,每月400元,能否變為現實?

農村老人沒有同城市老人一樣,能夠參與社保,農村老人只有滿六十歲以上能夠領取不到一百元的養老金;說實話,根本不夠用,但是農村老人基本上也都不願意給子女添麻煩,子女有自己的生活,要照顧自己的家庭,現在物價又高、學費又貴、看病更貴,自己的孩子面臨的生活壓力很大,如果連做父母的還要給兒女帶來麻煩,在農村老人看來,完全說不過去,雖然,贍養父母是責任與義務

因為農民自古沒有退休金,所以才重男輕女,他們無非就是希望老有所依,養兒用來防老。不可否認,雖然時代在前進,但依然有許多地方重男輕女的思想比較嚴重,以後如果農民有了退休金老有所養,相信其思想覺悟也會提高很多,重男輕女的現象一定會得到徹底的改善。給農民發退休金,就是認同並肯定了農民對社會做出的貢獻,並且也提高了農民的存在感和社會地位。

這個專家靠譜,農民也會有退休金了,每月400元,能否變為現實?

不可否認,雖然時代在前進,但依然有許多地方重男輕女的思想比較嚴重,以後如果農民有了退休金老有所養,相信其思想覺悟也會提高很多,重男輕女的現象一定會得到徹底的改善。

也就是說,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要領取養老金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一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二是累積繳納養老保險費滿15年。所謂法定退休年齡,就是指職工退出工作崗位並有資格領取養老金的年齡。

因此對於農民養老也是這樣,國家給予一定的補貼。由於我國的農民人數實在是太多了,而且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又不一樣,所以我們對農民的保障只能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

其實農村的老人是沒有退休這個說法的,因為自己想什麼時候不幹活了是農民的自由,但正是因為這樣的自由,讓農民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農民要退休最起碼要有一定的經濟來源,現目前農民的雖然能有國家補助的養老補貼,每個月也才70到100元,如果農民沒有購買養老保險,那麼緊靠這幾十元的養老補貼,按照目前的經濟狀況,農民是什麼都做不了的。

這個專家靠譜,農民也會有退休金了,每月400元,能否變為現實?

再次,為了提高農民的收入,國家頒佈了許多促進農業生產的優惠政策,其中就有許多免稅政策,如取消農業稅,提高農產品的收購價格,同時,在購買農業資料方面,國家還要給農民許多現金補貼,這種補貼是年年都有,只要在進行農業生產,就湖享受這些補貼。這些補貼加起來,也算得上是國家對農民養老進行的投入了。

他們的收入主要便是靠種地賣糧食,一般辛苦一年也就兩三千塊錢,特別是年齡大子之後種不了多少地,收入自然很低。其他的日常用費便是我和妹妹每年加一起給的五六千塊錢。

所以農村的老人目前來說,是沒有退休的說法的,他們只要能動都會繼續的工作下去,如果他們那一天動不了了,那麼那時候也真的就是他們退休的時候了。希望隨著國家不斷的強大,能進一步的解決農村老人養老難的問題。

這個專家靠譜,農民也會有退休金了,每月400元,能否變為現實?

現在的好消息傳來,說是超過六十五歲的農村戶口老人有望每月拿到四百塊錢養老金,報道說要首先從河南安陽展開試點工作。如果這是真的,倒是廣大農村老人的一個福音,也體現了我們政府對農村老人的重視。

因此,農業是值得尊敬的職業,農民是值得尊敬的人群。對此,大家有何感想,歡迎交流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