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在黄埔军校给国军将领关麟征当过军事教官,但是关麟征为什么和陈诚矛盾重重?

大不列颠的帝王

哈哈,看了楼上诸位的文章,笑喷了。

都没有抓住重点。

关麟征与陈诚交恶确是11师的事情,但纠其根源,是陈诚根本就没有担任过关麟征的老师,关麟征自然不服这个依靠裙带关系及出卖师长得以成为蒋亲信的陈诚。

关麟征是历来亲蒋介石的右派学生领袖,因为1929年不举荐陈诚担任11师师长被陈诚推荐去担任新编第五师副师长。结果该杂牌师发生哗变,关麟征失业了,最终被何应钦安排到张治中部当团长。关麟征从一个少将副师长,不仅丢了旅长,干脆退回去当团长,自此再也赶不上胡宗南的晋升步伐,自然是恨陈诚入骨。

诸君听我细说。

关麟征是黄埔一期学生,1924年5月入学,6月6日开学典礼,11月毕业离校。645名一期生绝大多数都参加了教导团,从此走上军旅之路。




陈诚,1922年于保定军校八期毕业后参加浙江军队,因为无人赏识,一直任排长。1923年邓演达经过浙江而认识了陈诚,就劝其辞职,推荐到广州晋升上尉,担任大元帅卫队连长。随后邓演达再推荐陈诚进入黄埔军校。蒋介石看在邓演达及陈诚浙江人的身份上安排任校长办公室候差上尉官佐,实际就是候补军官。


陈诚真正进入蒋的眼中是个巧合。某日,陈诚拜访邓演达,回宿舍已凌晨二三点钟,马上就要天亮早操,再睡觉也不合适,所以洗脸后挑灯读书。早上五点,预备早操的蒋介石路过就很惊讶陈诚正在读书。推门来看,发现竟然读的是三民主义,又提问了几句,非常满意。过了几天蒋当众宣布晋升陈诚为少校炮兵连长。



1925年2月,军校教导团东征惠州,危急时刻,陈诚指挥炮兵,三发炮弹就消灭程炯明叛军两个火力点,因此蒋再次记住了陈诚,并当场提拔为炮兵二营营长。此后,黄埔军校开办了炮兵科,陈诚作为炮科专业而担任炮兵教官并兼任学生总队的炮兵区队长,正式成为军校教官。


所以陈诚是黄埔三期教官,与关麟征毫无师生之谊。关麟征在一期学习的时候,陈诚还只是校长办公室闲得无聊的候补官员。正因为如此,关麟征才敢于在格外注重辈分伦理的国军系统中公开怼陈诚。换成了其他一期教官,别说何应钦刘峙顾祝同这些,就连当初贪生怕死退出军队的王柏龄站在面前,他也敢公开拍桌子大骂?

继续说陈诚。

经过东征之后,陈诚作为有为青年军官入了蒋的法眼,伴随北伐的快速扩军,陈诚晋升21师团长和副师长,深得师长严重的信任。

前面说了,陈诚与邓演达关系不错,甚至严重辞职也接受朋友邓演达的意见向蒋推荐陈诚担任21师长,所以说陈诚此时是邓演达的人,毫不奇怪。

不过,此时邓演达与蒋介石已从关系莫逆的战友分道扬镳。

作为坚定左派,邓演达很痛心蓝党的右倾化及反革命趋势。正因为如此,四一二发生后,21师自师长严重,副师长陈诚及中下层军官发生动摇,并试图开拔转移到武汉投靠邓演达,只是蒋提前做出了准备,最终没有成功。严重此后辞职,陈诚代理师长。

1927年10月,掌握权力的何应钦借口撤销陈诚职务,转任空职副厅长。1928年初,蒋复起担任总司令,开始提拔亲信以抑制何应钦。陈诚胡宗南汤恩伯等人因此进入了晋升的快车道。

不过,前面也说了,邓演达是坚定左派,更是坚定反对蒋介石的。

在整个黄埔前六期学生中,威望影响力超过蒋的当然是孙中山和党代表廖仲恺,不过两人都去世了。所以蒋在黄埔前两期学生的影响力是最强的(1925年后蒋已较多地关注到军政方面,工作重心不在学校)。而在三四五期学生中,邓演达的影响力却是最强的。与蒋、周并列为黄埔中三巨头。即便就在黄埔一二期的蓝党学生中,邓演达的影响力也不弱于蒋多少。

七一五之后,邓演达开始坚决反蒋并秘密组建第三党,拉拢一批军校学生预备在1931年年终于全国数地发动起义。结果因内部组织不严,1931年8月在上海被叛徒出卖遭到秘密逮捕,蒋多次劝说与自己合作,均遭拒绝,11月底被杀。

黄埔军校学生听说邓演达被捕,纷纷致电蒋介石求情,可惜了,学生求情的越多,蒋杀邓演达的决心就越不可能更改。那么,作为被邓演达引入广州,推荐入黄埔再举荐师长的陈诚,对邓演达的被捕,说了什么吗?

没有,完全没有。甚至一句话没说。

陈诚正在筹备自己的婚事。

1917年,陈诚娶同学的妹妹吴氏。1931年的陈诚已经是军长了,也入了某些人的眼。所以陈诚提出与吴氏离婚,并多方请人劝说。吴氏最后要求,离婚不离家,今后就算是死了也要入陈家祖坟。陈诚为早点离婚,竟然同意了(老蒋与原配毛氏离婚也一样)。

1932年1月1日,陈诚假装不知道自己的恩师一个月前被主婚人的蒋秘密杀害了,不仅抛弃发妻吴氏,也抛弃了新情人(上海劳动大学的学生陈德爵),娶得谭延闿的女儿谭详。

至于谭详与蒋介石宋美龄的关系就不说了。从此之后,再也不背负邓演达圈子人物的陈诚不仅因为是蒋介石同乡,也成为蒋介石宋美龄的双料干女婿,真正进入核心圈。也因此,何应钦私下就评论陈诚说,什么东西。


张勇達州

陈诚和关麟征都是蒋介石最信任的将领之一,陈诚极受蒋介石信任,有小委员长之称;而关征麟也号称“关猛”,打仗素来以悍不畏死著称,是蒋介石手下的猛将,为何关麟征和陈诚同出黄埔军校,却矛盾重重呢?

关麟征和陈诚的第一次矛盾,还得从1928年说起。1928年,关麟征被任命为第11师第61团团长,而随即,蒋介石想认命陈诚为第11师师长,第11师为原为闽系军阀曹万顺部队改编,何应钦以陈诚资历不足为由反对,蒋介石遂任命陈诚为第11师副师长,师长就是曹万顺。


第11师就是陈诚土木系的“土”字,陈诚意图将第11师作为自己起家根本经营,当然不能忍受曹万顺在他的头上。他意图联合黄埔生李默庵、罗卓英、关麟征等人,共同反对曹万顺,向上级写信推荐陈诚自己担任师长。但是关麟征十分看不惯陈诚的这种行为,关麟征甚至对罗卓英说:“陈矮子并不比曹万顺高明,甚至比曹更坏”,拒绝在信上签名,从此陈诚与关麟征结怨。

当然,此事的最后结果是:有着蒋委员长的信任,陈诚如愿以偿坐上第11师师长的宝座。而关麟征也被陈诚以明升暗降的手段,排挤出了第11师。陈诚推荐关麟征担任第五师副师长,但第五师是杂牌军,关麟征到任不久,该师即哗变,关麟征被迫离开,关陈矛盾进一步加剧。



但好在关麟征依然受蒋介石信任,并且英勇善战,凭借战功,步步高升,到抗战时期,已经成为最年轻的集团军总司令之一。

1943年,关麟征被任命为第九集团军总司令,陈诚的基本部队之一——第54军归入其麾下。关麟征以第54军军长黄维吃空饷为由,报何应钦将其撤职,并举荐自己的部下兼亲信张耀明担任54军军长职务。此事闹得不可开交,甚至关麟征与陈诚当面吵架,据说将陈诚气的吐血。


而在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本来任命关麟征为东北保安司令部司令长官,但却突然变卦将关麟征替换为杜聿明,而关麟征则被任命到云南担任警备总司令。关麟征对此事怒不可揭,他认为这一切都是陈诚在背后捣鬼。两个人的矛盾更加加剧,几乎不可开交。

1949年,国民党兵败如山倒,陈诚随蒋介石退往台湾,已经手中无兵无将的关麟征,深知自己到台湾后不会有好果子吃,拒绝去台湾,他到达香港居住,直至终老。


鸢飞九天2018

话说,关陈二人的关系有点像晚清时期的左宗棠和李鸿章,同为黄埔系出身,蒋介石的宠臣,却互相较劲,势同水火。



早在1928年,关麟征与陈诚便结下了梁子。当时陈诚深得老蒋器重,老蒋打算令陈诚出任第11师师长,但何应钦以陈诚资历尚浅为由,反对老蒋的决定。老蒋权衡再三之下,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命陈诚担任第11师副师长,师长则由非黄埔系将领,原福建军阀周荫人的部下曹福顺担任。


陈诚将11师当作自己的龙兴之地来经营的,岂能容忍久居人下?所以他走马上任伊始,就开始玩起拉帮结派,笼络人心的伎俩,他联合黄埔军校的学生李默庵、萧乾、关麟征等,授意他们联名向上级推举自己出任第11师师长,彻底撵走曹福顺。

谁知关麟征却并不买账,对陈诚排除异己的做法深恶痛绝,当罗卓英就此事询问他的意见之时,他直截了当的说道:“陈矮子并不比曹福顺高明,可能比曹还坏”,并且干净利落的拒绝在联名信上署名。从此,关麟征结下陈诚这个终生的冤家。



陈诚多次向老蒋打小报告,说关麟征的坏话,但老蒋对关麟征还是非常了解和信任的,告诫陈诚要学会容人。陈诚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采用明升暗降的手段,举荐关麟征升任新编第5师副师长,将其排挤出第11师。新编第5师是国民党的杂牌军,关麟征到任不久,该部哗变,他只能灰头土脸的被迫离开,到张治中部任教导第2师团长。经过这次变故,关陈二人的矛盾进一步升级。

关陈二人闹的最凶一次是在1943年,这一次二人完全撕破了脸皮,甚至到了互相指着鼻子破口大骂的地步。当时陈诚“土木系”主力部队之一54军军长黄维因吃空饷被撤职,军长一职空缺,关麟征向时任军政部长何应钦举荐他的黄埔同学兼陕西老乡张耀明为54军军长继任人选。陈诚岂能坐视不理,放任他人染指如此重要的职务?于是,关陈二人因为54军军长人选吵的不可开交,据说陈诚事后气的吐血。

抗战胜利后,老蒋突然任命关麟征为东北保安司令部司令长官,对于这一任命,关麟征兴奋不已,因为老蒋给了他一个施展生平抱负的巨大舞台。正当关麟征摩拳擦掌,踌躇满志之时,老蒋突然收回成命,改派他为云南警备总司令,由杜聿明出任东北保安司令部司令长官。



形势突变,关麟征措手不及,继而满腔怒火,他认定这是陈诚在背后捣鬼,才使老蒋突然改变了主意。关陈二人的水火不容,在国名党内部人尽皆知,在二人的斗法中,关麟征屡屡处于下风,所谓小鬼难缠,“关猛”惹不起“陈小鬼”,但是躲得起。

1949年,国名党无力回天,败局已定,老蒋早早把陈诚派往台湾经营退路,此时陈诚的亲信业已遍布台湾要津。反观关麟征,要兵无兵,要将无将,光杆司令一枚,他深知去了台湾不会有好果子吃,况且对于兵败如山倒的形势,他早已心灰意冷。于是,关麟征选择去了香港,一待就是32年,在这段时间里,他卸甲归田,自办农场,以耕田,读书教子为乐。

心若顽石,带刀修行;无材补天,落魄江湖。我是西岳顽石,码字不易,请关注我。


西岳顽石

1927年底蒋介石被李宗仁、白崇禧和默不作声的何应钦联手逼迫下野,闲居老家奉化,补充第7团团长关麟征闻知立即赶往谒见,这算是黄埔一期学生与校长的患难之交,也从此确立了关麟征的嫡系地位。蒋介石愤怒而激动地说:告诉你们同学,何应钦反叛了我,你们去当土匪,我去当土匪头子!

所以关麟征与陈诚的矛盾,基本就是黄埔系内部的宠信之争,背后是“八大金刚”的权力角逐。


陈诚是黄埔军校炮兵教官,关麟征是第一期步兵科,两人早年并无什么交集,倒是黄埔总教官何应钦与关麟征更熟悉一些,1928年蒋介石复职后,开始着力培养“八大金刚”原本排名最末的陈诚制衡何应钦,必然遭至其他几位的不爽,这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

第11师原是福建地方部队改编,老蒋的意思是陈诚出任师长,何应钦等人以陈诚资历太浅坚决反对,刚刚复职的蒋介石还没有后来的绝对权威,只好任命陈诚为副师长,而以该部主官周万顺为师长,陈诚得知后拒绝赴任,由此何、陈交恶就算正式开始,这一杠就是17年。



在蒋介石的调解和背后默许下,来到11师的陈诚即以心腹罗卓英联络黄埔一期的各团长“倒曹”,李默庵和萧乾等人推波助澜,惟独了解事情来龙去脉的关麟征团长拒绝在联名信上签字,自恃校长亲信的关团长大约也想不到陈诚日后会红的发紫,随口对罗卓英说“陈矮子并不比曹万顺高明”,当瘸子不能说短话啊。。。陈诚自然怀恨在心。

既然有蒋介石撑腰,倒曹顺利,陈诚接掌第11师,随后就找个借口将关麟征排挤出“土木系”的起家部队,两人彻底翻脸。

在国民党军队派系林立的情况下为求自保,关麟征随即投靠何应钦,被安排到“德械师”张治中的教二师担任团长,自此,关麟征就上了这两位“金刚”的船,与陈诚的土木系分道扬飚,要命的是,张治中与陈诚的关系也因为淞沪会战和长沙“文夕大火”而恶化起来,尤其是长沙大火期间,差点被烧死的第九战区司令陈诚迁怒于张治中,对这位资历并不浅于自己的同僚恶语相向,连蒋介石都看不下去了,关麟征当然也站在张治中这一边,对土木系再无好感。



抗日战争中关麟征借机整治了土木系大将黄维,当面抢白陈诚,气得“小委员长”胃内出血。

日本投降后,在确定东北军政人选时,蒋介石有“张治中+关麟征”和“熊式辉+杜永明”两套班子备选,军政部长陈诚适时报复,让关麟征失去了统率国民党最精锐部队的机会,跟张治中一起去了新疆。


度度狼gg

两人之间爆发矛盾,最开始是由于关麟征和陈诚两人性格的原因。早年间的关麟征更像是一个纯粹的军人,或者说他想做一个纯粹的军人,而陈诚则不同,他更像是一个政客。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导致两人之间产生了矛盾,而由于之后一系列事件的产生,这种矛盾越来越深,最终变得势同水火。

关麟征和陈诚并非一路人

(关麟征)

1924年4月,关麟征进入黄埔军校,是黄埔军校的第一期学员,被编入第三队,不久后加入了中国国民党。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关麟征参加了黄埔学生军,并先后参加了东征陈炯明和北伐的战斗。

在黄埔军校时期,陈诚虽然也做过关麟征的教官,但实际上关麟征更敬佩的人是邓演达和严重,这两人渊博的军事知识和战略战术理论、严谨的工作作风、刚直不阿的思想品德,对关麟征以后的成长影响极大。

1928年,关麟征出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警卫第二团团长,而此时的警备司令正是陈诚,此时的关麟征是陈诚的直系属下。不久之后,蒋介石在原福建军阀周荫人的部下曹福顺旧部的基础上组建第十一师,作为蒋介石的嫡系,蒋介石最初是想要让陈诚做师长的,不过遭到了何应钦的反对,于是陈诚便只做了副师长,而关麟征则被调任第11师第61团任团长。

(罗卓英)

陈诚自上任之后,便不断打压排挤师长曹福顺,想要取而代之。第11师参谋长罗卓英和陈诚关系很铁,他在陈诚的授意之下准备联合在第11师任团长的黄埔一期毕业生李默庵、萧乾、关麟征等,联名推荐陈诚任师长,撵走曹福顺。

可是关麟征根本看不惯陈诚的所作所为,因此在罗卓英征求自己意见时,性格直爽的关征麟当面直言“陈矮子并不比曹福顺高明,可能比曹还坏”,不肯在举荐信上签字。因为此事,陈诚、关征麟二人开始结怨。

陈诚打压关麟征

(陈诚)

虽然关麟征未参与举荐,不过陈诚不久后还是出任了第11师师长。出任师长之后,陈诚便开始打压关麟征,先是在蒋介石面前说关麟征的坏话,想要借蒋介石之手对其进行惩办。然而蒋介石对关麟征也是极为欣赏,甚至一度将其引为心腹。因此蒋介石在听了陈诚的话后,当面将陈诚训了一顿,说其不会容人。

见没办法借用蒋介石之手,陈诚便采取“明升暗降”的手段,举荐关麟征出任新编第5师师长,将其排挤出第11师,赶到了第5师这个“杂牌”部队。关麟征经举荐,出任第五师副师长,然而不久后第五师便发生哗变,关麟征被迫返回南京,被降到了张治中任师长的教导第2师任团长。此事之后,关麟征对陈诚也开始忌恨起来,两人关系开始逐渐恶化,最终势同水火。

陈诚和关麟征互斗严重

(黄维)

1943年,关麟征在昆明任第9集团军总司令,而陈诚的嫡系部队第54军正好在该集团军的作战序列。当时,有人告发第54军军长黄维贪污,将军队的空额薪饷挪作他用。其实在那个时期,由于官兵待遇较低,将空饷用来救济官兵已经成了常态,是军队内部约定成俗、心照不宣的“规矩”。然而关麟征由于和陈诚的矛盾,立即派人调查,查明此事后迅速向军政部长何应钦报告。何应钦由于和陈诚同样有旧怨,在何应钦的操作下,黄维最终被撤职,第52军军长张耀明接任第54军军长职务。而张耀明不仅和关麟征是黄埔一期同学,更是陕西同乡,两人的关系自不必说,关麟征这么做就是明摆着要吞并54师。

(杜聿明)

关麟征的另一外陕西老乡杜聿明劝其沉住气,一步步来,关麟征不听。于是张耀明上任之后开始大肆更换54师各级军官,与副军长傅正模发生了激烈冲突。傅正模在陈诚的授意下,胁迫全体军官逐一签名,分别向昆明参谋团和重庆军委会控告,列举关麟征扰乱军制、任用私人等几大罪状。

陈诚见关要吞并自己的嫡系部队,怒火中烧,再经傅正模等人煽动,随即晋见蒋介石,强烈要求惩办关麟征。关麟征知道后,亦不甘示弱,致电蒋介石、何应钦,要求严办不守军纪、无事生非的傅正模。

之后不久,陈诚被任命为中国远征军司令,乘飞机到达云南,关麟征、宋希濂、杜聿明等人到几场迎接。关麟征当面要求陈诚处置傅正模,因此双方发生剧烈争论,陈诚被气得胃溃疡发作,吐血不止,不久即称病回重庆。之后不久,陈诚辞去远征军司令一职。

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蒋介石原本打算任命关麟征为东北保安司令部司令长官,令其接收东北地区,然而不久后便因为陈诚的阻挠,关麟征又被改任云南警备总司令,而原云南警备总司令杜聿明则代替关麟征出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一职。

由此可见,双方关系已经彻底决裂。在国民党全面战败之后,关麟征死活不愿去台湾,与陈诚不无关系。


香茗史馆

陈关矛盾说起来就话长了!就从先简单介绍下抗日将领关麟征开始吧。

关麟征出生是农民,从小就想从军。后来通过老乡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进入黄埔军校,成为第一期黄埔学员。和陈诚从陌生到初识,但这个时期陈关二人并没有矛盾。

陈关二人之间真正发生矛盾的时间还要从老蒋新建的11师开始谈起,当时该师师长是位姓曹的,而陈诚只是该师的副师长,其中和陈诚关系很铁的罗卓英是参谋长,而关麟征是该师的一个团长吧。大家都知道国军队伍里经常相互挖角排挤,这个11师也不例外。当时罗卓英想让老铁陈诚当该师师长,就拉拢下面几个军官,就包括关麟征,但是没想到关团长相当反对陈诚当该师师长,并且当着罗卓英的面称呼陈诚是矮子,说陈诚并没有比原来的曹师长高到哪里去,以后要陈诚做了师长,可能比姓曹的还要坏。

前面说过了罗卓英和陈诚的关系用头条里流行的一个词语形容,那真是“老铁”啊。对于老铁陈诚,罗卓英就把自己拉拢关时,关说的那些话全部都原文告诉了陈诚,从此陈关二人就结下很深的梁子。以后陈诚飞黄腾达时,总是刁难关麟征。

当然在以后抗日时期,关麟征成为15集团军总司令时,又因一起事件,和陈诚矛盾更加激化了。原因就是一个军长职位的人选问题,当时关选的军长并不是该军的副军长,因此引起该军这名副军长的强烈不满,加上这名副军长是陈诚的嫡系,该副军长就联名跑到陈诚那里去告关麟征状,因此陈关积怨更进一步加深了。以后很多时候,在对待关麟征时,陈诚就给关麟征小鞋穿,设置很多障碍刁难关麟征。

话说回来,陈关二人虽然矛盾重重,但是不能否定关麟征在抗日上的功劳,关麟征率部参加过很多有名的抗日战役,作战相当勇猛顽强,在国军队伍里号称“铁拳”,而日军将领坂垣对关麟征的部队评价也很高,称关麟征一个军能当其他国军10个军。

最后,关麟征和后来的新中国也有不少牵连,直到八十年代因病去世后,我们国家徐帅,全国政协,黄埔同学等还给关送了花圈。


福大命大造化大0508

文史/颍州小史官

国民党内部纠纷甚至是斗争是十分常见的,关麟征和陈诚的矛盾是这一大团乱麻中的缠绕的两根。

在早期,陈诚是关麟征的上司,关麟征在得到于右任的支持就读黄埔军校后陈诚也当过他的教官,但是此时二人并没有什么矛盾,矛盾产生在后来局势变动,二人嫌隙渐多。

1928年,关麟征在11师任一个团长,而此时部队整编,蒋介石想要任命陈诚为师长,但是陈诚和何应钦向来不和,何应钦认为他资历太浅,只能做副师长,后来陈诚委屈上任,一心排挤老师长,拉拢手下,很多人站到了陈诚这一边,唯独关麟征不服,看不上他的为人风格。

二人矛盾日渐增多,而关麟征是陈诚的下属,所以以陈诚的性格,关麟征肯定没少穿小鞋,但是,由于关麟征曾在蒋介石患难之际给予关照,蒋介石很是信任和看中他,所以陈诚也奈何不了他。



接下来,陈诚和关麟征屡次矛盾,难以调和。但是,尽管如此,关麟征依旧安心抗日,还是以民族大义为先。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民党想要争夺东北,蒋介石想要派关麟征过去,命令已经发布,关麟征也去面见了蒋介石,但是没想到蒋介石突然变卦,把他派到了云南,去收拾烂摊子,而派杜聿明去东北主持大局。


这次变动,关麟征始终认为是陈诚在背后捣鬼,于是二人矛盾公开化。

后来,抗日英雄关麟征不愿意打内战,屡次推辞蒋介石的任命,他是个忠义的人,弃蒋介石但是没有投靠共产党,到香港定居,每天读读书,教化子女,悠闲自得。

再后来,蒋介石病逝,关麟征奔赴台湾吊唁,蒋经国想要留他任职,被婉言谢绝,1980年,关麟征在香港病逝!

欢迎朋友们评论区交流!

【我是颍州小史官,喜欢文史野趣的朋友别忘记右上角关注哦!】

颍州小史官


历史很好玩

军人和政客的矛盾

陈诚是军人出身,但其在政治上的成就远远大于他在军事方面的成就,而陈诚虽然说是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但是军事能力实在不敢恭维。而关麟征不一样了,尽管他出身黄埔一期,但却是一名实实在在的勇将,其的班底部队五十二军二十五师被誉为千里驹师,首先他们从根本上就有了区别。



而在此之前,陈诚其实对关麟征有过拉拢,早在陈诚组建土木系之际,关麟征就在其十一师任职,而当时的陈诚却不是一把手,因为资历问题,十一师的师长由杂牌军阀曹福顺担任,但是陈诚急于上位,因而暗指其黄埔部下逼宫,结果关麟征却和其他黄埔生表现的不一样,他对于这种拉帮结派的手段是看不惯的,因而多次对抗陈诚的指示,二人矛盾由此展开,此后明争暗斗更是几十年。



其实从这二人的本质来看,他们本身就不是一类人,陈诚和老蒋是同乡,是浙江人,日后成为了国民党中权势滔天的人物,这离不开蒋介石的大力提拔,当然也有他的人情世故和经营之道,而陕西大汉关麟征就不同了。众所周知,陕西的人普遍坦诚、直率,这种性格在关麟征的身上尤其明显,对于陈诚土木系的壮大,他认为这是结党营私,是奸臣所为,因而他无论从哪方面都看不起他这个顶头上司。



因而在国民党溃退后,曾经官居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的关麟征竟然选择了出走,而没有追随国民党残兵败将去往台湾,而这根本原因,还是在于陈诚当时的得势让关麟征难以继续为国民党效力。当然了,离开军队或许是关麟征老将军最好的选择,在其晚年之际,游山玩水,又有家人陪伴,也算安度晚年。反观陈诚,为他的蒋委员长呕心沥血几十载,终于拖垮了身体,年仅六十多岁便去世。


风流倜傥张四少

蒋介石的最爱是黄埔系加浙江帮,如果你既是浙江人又是黄埔军校毕业,那么恭喜你,你将受到蒋校长的特别栽培成为他的亲信将领。

蒋介石最信任最重用的高级将领大多数是浙江人,陈诚、胡宗南、汤恩伯、戴笠、邱清泉、周至柔等都是浙江人,话说这江浙一带自古以来是出才子佳人的地方,真不是出善战猛将之地,靠这浙江帮把国民党的江山都给打丢了。

酒囊饭袋胡宗南,国民党内部评价他的能力是最多能当个师长,最好是当个团长,而蒋介石却让他当统领四十万大军的西北王,被彭德怀耍得团团转。

陕西藉的几位国军将领都挺厉害的,长安县的张灵甫、华县的胡琏、户县的关麟征。关麟征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中军事理论水平最高的,精通中国古代兵法韬略,熟读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注重打大兵团歼灭战,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

因为关麟征不是陈诚“土木系”的人,所以遭遇陈诚排挤,抗日战争结束后,关麟征于1945年被任命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未及上任又改调云南警备总司令,1947年十月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党丢失大陆败退台湾后,关麟征定居香港。

晚年胡琏曾赴香港拜访关麟征,问关麟征如果一直让他担任东北保安司令,他用什么办法对付林彪?关麟征说会抽调出最精锐的三个军追着林彪打,不给其喘息之机,直到歼灭为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