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橋是侗鄉農村的“三寶”之一,你見過世界最大的風雨橋嗎?

我們農村老家,位於湘黔桂邊陲交界處,屬於苗族、侗族少數民族生活區,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少數民族已在各方面慢慢漢化了,吃,穿,住,言都基本沒兩樣了。但在偏些的山村裡還是能感受到濃濃的少數民族氣息,他們住著木樓,穿著侗、苗服,說著侗、苗話。在我們少數民族最常見的一種建築,就是“風雨橋”了,風雨橋、鼓樓、涼亭被譽為侗族建築“三寶。在湖南、湖北、貴州、廣西等地隨處可見。風雨橋由橋、塔、亭組成,全用木料築成,絕不用一顆鐵釘之類。塔、亭建在石橋墩上,有多層,簷角飛翹,頂有寶葫蘆等裝飾,被稱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議橋樑之一。因為行人過往能躲避風雨,故名風雨橋。


風雨橋是侗鄉農村的“三寶”之一,你見過世界最大的風雨橋嗎?

侗鄉風雨橋是侗族人民標誌風物,也是傳統交通建築。此橋又稱“花橋”,以其能避風雨並飾彩繪而得名,是侗族橋樑建築藝術的結晶。風雨橋是農民最喜歡聚集的地方,夏天特別涼爽。每當務農之閒時,當地農民都會聚集在風雨橋上聊天納涼。如果逢趕歌場時,這裡就成了自然的歌堂,大家相對而坐,你一句,我一句的對歌,歡歌笑語充滿整座風雨橋。規模大些的風雨橋,就會把橋上的亭子改成商用,出租給人民賣一些小吃和一些少數民族裝飾件等,有時整天都像趕集一樣,特別熱鬧!
風雨橋是侗鄉農村的“三寶”之一,你見過世界最大的風雨橋嗎?


我們當地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風雨橋”,名叫龍津風雨橋,它位於懷化芷江!大家可能對芷江並不陌生,抗戰時期,芷江擁有最大的軍用機場,現在已改位懷化民用機場了。抗戰勝利後,當時的受降書是在芷江籤的,為了紀念抗日勝利,特修建了“抗戰勝利受降城紀念館”,是個不可多得的愛國教育基地!

龍津風雨橋史稱“三楚西南第一橋”。始建於明代萬曆十九(1591)年,後因歷史原因損壞,於1999年修復,共耗資606萬元。該橋是風雨橋中最傑出的代表。龍津風雨橋全長146.7米,寬12.2米,為當今世界第一大風雨橋,2000年12月被載入基尼斯史冊。該橋為全木質架構,無一釘一鉚,氣勢宏大,如一條長龍橫貫舞水東西兩岸。
風雨橋是侗鄉農村的“三寶”之一,你見過世界最大的風雨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