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以前的南朝鮮現在叫韓國,是音譯還是意譯?

飄逝84200706

“韓國”這個詞,既不是音譯也不是意譯,而是原文照抄,因為這原本就是一個漢字詞。

大家知道,二戰以後,朝鮮半島上有兩個國家,北方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簡稱朝鮮)和南方的大韓民國(簡稱韓國)。朝鮮和韓國因為長期保持敵對關係,互不承認,因此朝鮮稱韓國為“南朝鮮”,韓國稱朝鮮為“北韓”。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半島南部的韓國長期沒有外交關係,因此我們一直和朝鮮一樣稱韓國為南朝鮮。直到1992年8月24日,中韓兩國正式建交,中國的官方媒體才正式改稱“南朝鮮”為“韓國”。

朝鮮、韓國、越南和日本都屬於漢字文化圈,這幾個國家的地名幾乎都是用漢字取的,雖然朝韓和越南都已經取消了漢字,但這些地名的漢字出處仍在。所以這幾個國家的地名(比如平壤、釜山、河內、大阪等)我們都不用翻譯,直接拿來用就可以了。

以“大韓民國”這個國名來說,雖說正式成立於二戰後,但事實上,在朝鮮半島被日本吞併後,一些韓國的愛國志士就於1919年在上海成立了一個流亡政府,稱為“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這個臨時政府在上海的辦公舊址位於今天的上海黃浦區馬當路306弄4號。


日本戰敗後,1948年8月15日,大韓民國正式成立,上圖為當天在漢城中央廳廣場舉行的大韓民國政府成立儀式。由於當時韓國尚未廢除漢字,我們可以看到,成立儀式的橫幅上只有漢字,“大韓民國”的國名是用漢字書寫的,我們只是照搬而已,不存在音譯和意譯的問題。至於現在,由於韓國已經基本廢除了漢字,大韓民國四個字用韓語拼音寫作“대한민국”,發音為daehanmingug(漢字普通話諧音“代韓民谷”),和漢語的發音差別不大。不過在英語中,“大韓民國”譯作“Republic of Korea”, 也就是Korea共和國,其他非漢字圈的國家的語言基本和英語譯法相似。


悠遊四方


這既不是音譯問題也不是意譯問題,這是政治問題。

我們必須明確無論是南朝鮮還是韓國只是我們中國如何稱呼對方的問題,因為韓國自建國起名字一直未變,從來都是大韓民國。只是因為政治和外交關係的變化,我們才把它以前叫南朝鮮,後來叫韓國。

\n


\n

我們從以下幾個層面來講這個事情:一、朝鮮和韓國這兩個名稱的由來;二、南朝鮮這個稱呼的由來;三、南朝鮮為何被稱為了韓國。


一、朝鮮與韓國名稱的由來

\n

朝鮮這個名稱簡單,它沿襲自半島最後一個王朝———朝鮮王朝。


而韓國的沿襲則複雜一些。據史書記載,公元1—2世紀,半島上一些部落發展成馬韓、辰韓和弁韓3個集團,被稱為三韓時代。其中以辰韓經濟最發達,從事建房、織綢、使用鐵器、養蠶和役使牛馬等活動。其後半島未再出現以“韓”字命名的部落或國家,直到19世紀末。1897年2月,高宗宣佈改國號為大韓帝國,改建陽二年為光武元年,並追封被日本暗殺的閔妃為皇后。1910年日本吞併朝鮮半島,廢大韓帝國,改稱朝鮮,併入日本。


\n

日本殖民時期,韓國流亡的愛國志士組織了各種形式的反抗,並於上世紀20—30年代,在中國上海等地開展抗日復國運動,建立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因其民主救亡運動致力於建立民主共和國,故稱之為大韓民國。戰後日本投降,美軍和蘇軍分別在38度線南北接受日本投降,朝鮮半島自此被劃分為南北兩個部分。1948年,南北方先後獨立建國,南方正式使用了大韓民國國名。


二、南朝鮮這個名稱的由來


中韓兩國在1992年建交以前,在此之前,我們是不承認它的存在的,我們一直認為朝鮮是朝鮮半島唯一的合法政權,於是就稱朝鮮為“朝鮮”,韓國為“南朝鮮”,意思是朝鮮的南部區域。



三、南朝鮮為何被稱為了韓國

1992年建交後,我們開始逐步改變稱呼,由南朝鮮轉為韓國。現在我們稱朝鮮為“朝鮮”,韓國為“韓國”,實際上是按朝鮮和韓國各自的自稱直譯的,這體現了對雙方的尊重。


由此可見,一個冒似簡單的問題,背後隱藏著很多原因。


胡笳胡談

這個問題應該要回到近代歷史上來解釋:

1897年之前朝鮮王國還是中國屬國,當時郵票最上面的‘’朝鮮郵政‘’是漢文字,還有KOREA中文音譯為‘高麗’。高麗一直是古代朝鮮半島的稱謂。


到了1897年,朝鮮王朝脫離大清而獨立,為了區別古老的朝鮮王朝,把國名改為大韓帝國,這時也標註漢文。史稱‘’舊韓國‘’,但舊韓國只存在13年就被日本滅了,之後又日本把它又改名為日屬朝鮮殖民地。以上是舊韓國郵票。

抗戰勝利後,大韓民國首先成立,史稱‘’新韓國‘’。其國這時己取消漢文,但仍沿用‘K0REA’原古老的朝鮮王朝稱謂,其實雖叫韓國,中文音譯仍是‘高麗’。


而1953年之後的朝鮮人民共和國,沒辦法,為區別韓國只得在前面加個‘DPR’,最後‘DPR K0REA’就成為朝鮮的名稱。

所以說無論朝鮮還是韓國,音譯都為‘’高麗‘’,朝鮮名稱也是中國大明皇帝給起的名。這隻能說韓國人太不要臉了,首先把古老朝鮮王國的名稱給佔據了而己。


湘平古珍郵館

為什麼以前的南朝鮮現在叫韓國?題主提出的這個視角很有意思,是音譯還是意譯?其實音譯和意譯這種區分應用於東亞以外的語言更貼切一些,而對於東亞這幾個國家,其實中國翻譯他們的詞彙,更多采用的是“字譯”這種只有在東亞幾國之間才能使用的方式。

什麼是“字譯”

“字譯”是石頭君自己創造的一個名詞,意思就是翻譯東亞國家的名詞時,最標準的譯法是根據這幾個國家相應詞彙的漢字寫法進行翻譯。因為在歷史上,這幾個國家都曾長期使用漢字,這也使他們本國語言裡幾乎每個詞彙都有對應的漢字詞彙。

儘管近代以來,韓國已經很少再使用漢字,但韓國人的身份證上卻仍然都要填寫漢字姓名,因為只用韓文姓名會出現許多同音字沒法區分,導致巨量的同名現象。此外一些常用詞彙也都仍然保留有漢字寫法,所以漢語翻譯的時候最規範的方法是直接根本其漢字寫法,照搬過來。

韓國人的身份證,都有漢字姓名

其實這方面最近幾年有過幾個非常典型的例子,都涉及體育明星人名的翻譯。比如在上世紀末,韓國有一個乒乓球明星,曾經給中國隊在國際賽場造成過很多麻煩。最初幾年國內媒體一直是根據他名字的韓語語音,把他的名字翻譯成“金洙”,但後來有一年這位來中國打比賽,看到賽場上寫的自己的中文姓名之後,卻突然說寫的不對,自己的名字用漢字寫應該是“金

洙”。當時這件事也讓很多國內媒體感到大吃一驚,沒想到一句中文不會說的金擇洙竟然能糾正自己名字的中文譯法。

曾經自行糾正漢字譯名的金擇洙

而同樣的事去年又出現了一次。喜歡排球的朋友肯定都知道,這幾年韓國女排有一位在世界排壇上也堪稱頂尖的強力主攻手,之前國內媒體一直把她的名字翻譯成“金

延璟”。但去年年底,這位韓國巨星來到中國的俱樂部打球,結果一到中國她也立即跟中國媒體說中國媒體把她的名字寫錯了,她的名字用漢字寫出來應該是“金軟景”,仨字人家自己給改了倆。但這其實真的不是翻譯出錯,而是因為韓國既用漢字又不常用漢字,導致國內媒體很多時候只能看到他們的韓語名字或者是英文譯名,而這樣翻譯的遇到同音字真的沒法保證準確。但他們每個人又都知道自己的漢字名字,所以中國媒體通過韓語發音翻譯的韓國人名,才會經常被韓國人自己指出翻譯的不對。

同樣曾自行糾正漢字姓名的金軟景

“南朝鮮”到“韓國”——兩種字譯的結果

但具體到從“南朝鮮”變成“韓國”,則是在字譯之外,還另外有一些原因。其實這原因說出來也挺簡單的,因為歷史原因,中國和韓國建交時間非常晚,到1992年才建交。所以在中韓建交之前,中國大陸並沒有用韓國自己定的國名稱呼韓國,而是用借用朝鮮半島的名字,將其稱為南朝鮮。當然這裡面有一些相對複雜的原因,這裡石頭君就不多說了。

韓國最大的報紙之一:《朝鮮日報》,報名完全用漢字書寫,韓朝兩個詞也都是“字譯”

但其實“朝鮮”也不是音譯,也是字譯。只是在1992年中韓建交之後,中國開始用韓國自己確定的國名“大韓民國”來稱呼韓國,通常使用其簡稱韓國,這就是從“南朝鮮”到“韓國”譯名變化的淵源了。不是音譯,也不是意譯,而是“字譯”!


桃花石雜談

看了下大部分的回答,基本是在胡說八道,看來我有必要普及下朝鮮半島的前世今生,讓大家在韓國人亂認祖宗的時候知道怎麼打他們的臉。

朝鮮半島在歷史上第一次有文字記載是出現在《史記•宋微子世家》中,周武王伐紂成功後,封紂王的叔叔——箕子在今天的朝鮮半島北部地區,史稱箕式朝鮮。注意是史稱,在箕子的時候那地方還不叫朝鮮,箕式在朝鮮半島統治近千年,傳國41代。

公元前1世紀,漢高祖的發小,燕王盧綰北遁匈奴,他的部下——故燕人衛滿帶領屬下進入朝鮮半島,推翻箕式朝鮮建立衛式朝鮮,當時這個地方是叫朝鮮的。

與此同時,在今天的吉林地區,出現了一個由我國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扶餘國,這個國家的民族包括濊貊(音會莫)、肅慎和東胡等,其中濊貊是由上古時候今山東地區的濊人北遷與蒙古高原地區的貊人融合而來的。扶餘國文明程度高,在東北地區影響力大,而扶餘國之外的那些濊貊人逐漸演化成東濊和沮沃。

元封年間,漢武帝出兵滅掉衛式朝鮮,在朝鮮半島北部設立玄菟、真番、樂浪、臨屯四郡,合成漢四郡,東濊和沮沃這個時候編入玄菟郡,後來逐漸演化成高句麗族。而這個時候,半島的南端是今天韓國人的祖先三韓人(馬韓、辰韓、弁韓)建立的辰國。

王莽時期,高句麗吞併沮沃佔領玄菟郡大片土地,正式成為獨立的國家,定都高句麗城(今遼寧新賓),後在東漢的打擊下遷都丸都(今吉林集安)。東漢末年,一部分扶余人渡過鴨綠江來到半島南部建立了百濟國,自此,濊貊族的三個分支扶余、高句麗和百濟都建立了國家。同時,半島南部的三韓人建立新羅國。自此,朝鮮半島進入三國鼎立時代。

南北朝時,高句麗滅掉扶余,立國六百餘年的扶餘國被高句麗吞併,高句麗進入全盛時期,領土北起吉林,南到三八線附近。在這一時期遷都平壤,嚴密控制百濟和新羅。

隋唐時候,中原政權一直沒有忘記吞併高句麗,期間隋煬帝因為三徵高句麗引起國內農民起義,隋朝二世而亡。唐太宗時期也是對高句麗多次用兵無奈屢次無功而返,後來百濟作死勾結高句麗試圖瓜分了新羅,新羅王向唐朝求救,名將薛仁貴和蘇定方一舉滅亡百濟,設立熊州都督府。等到唐高宗時,趁高句麗內亂,李績和薛仁貴終於滅亡高句麗。

至此,濊貊族建立的扶余、百濟和高句麗全部滅亡,高句麗遺民大部分被唐朝遷入內地,此後逐漸融入漢族,留在東北的遺民也逐漸融入靺鞨、契丹等族。

後來,趁著唐朝的衰弱,新羅人逐漸驅逐了唐軍佔領了整個朝鮮半島,918年王建建立高麗國,甄萱建立百濟國,與原來的新羅並稱後三國時期,需要注意的是,這個高麗和百濟完全是三韓人所建,跟以前的高句麗和百濟沒有任何關係。後來高麗逐漸滅掉新羅和百濟,統一朝鮮半島,半島歷史進入高麗王朝時期。

可惜的是,隨著中國北部少數民族的崛起,高麗迎來了悲慘的歷史,先後臣服於契丹、女真和蒙古人。

1368年明朝推翻蒙元,1387年朱元璋要收復原東北蒙元屬地,高麗國王仍然依附蒙古殘餘勢力,拒絕歸還,派都統使李成桂進攻遼東,李成桂反對出兵,發動政變,1392年廢黜國王自立,改國號為朝鮮,取“朝日鮮明”之意,定都漢城。此時代被日本稱為“李氏朝鮮”,這個名稱在多數的歷史界一直沿用至今。

後來滿洲崛起,於1637年佔領朝鮮,國王投降,成為滿清的屬國。

再後來的1897年,在俄羅斯的支持下,高宗宣佈獨立,成立大韓帝國,自稱皇帝,追封閔妃為明成皇后,從此朝鮮改為韓國。

1905年,日本政府依靠武力再次取得對韓國的控制權,並於1910年8月迫使韓國政府同之簽定《日韓合併條約》,正式吞併朝鮮半島。日本殖民時期,韓國的愛國志士組織了各種形式的反抗,並在上海成立抗日復國運動,建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

二戰結束,朝鮮半島光復。以北緯38度線為界,分別由蘇聯和美國軍隊接收。南方在美國支持下於1948年8月成立大韓民國,北方則在1948年9月成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所以,現在韓國的正式名稱就是大韓民國,只不過以前因為意識形態的原因,中國一直稱呼他們為南朝鮮。


風染紅塵

這個問題其實和音譯、意譯沒有什麼關係,主要是包含著很大的政治原因。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原本被日本吞併的朝鮮半島獲得解放,旋即在朝鮮半島成立了南北兩個國家,即北部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簡稱朝鮮),以及南部的大韓民國(簡稱韓國)。最初我國只承認朝鮮是朝鮮半島的合法政權,對於朝鮮半島南方的韓國並不承認,認為屬於偽政權,因而對“大韓民國”“韓國”等名詞並不公開使用,在對其進行表述時,往往採用了帶有貶抑性質的名詞,即“南朝鮮”。

199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正式建交,互相承認,從此之後,我國開始稱呼大韓民國國號,同時也用其簡稱韓國逐漸取代了非正式的“南朝鮮”這一名稱。

為了加深對這一問題的理解,再來說一下“韓國”這一名稱的歷史由來。

(大韓帝國開國皇帝李熙)

在中國明清時代,朝鮮半島由李氏政權統治,即李朝,當時中國賜予其的國號稱為朝鮮王國。1895年甲午戰爭結束後,中國和朝鮮的宗藩關係名存實亡,在日本的影響下,以及朝鮮國內一些官紳士子的鼓動下,李氏王朝於1897年自稱為帝國,元首稱為皇帝,為了區別於此前中國冊封的國號“朝鮮”,改國號為大韓帝國,其中的韓字取自朝鮮半島古代政權的名稱。

(大韓民國國父金九)

1910年,日本吞併朝鮮半島,大韓帝國滅亡。緊隨其後,一批仁人志士在1919年發起抗日獨立運動,並在中國建立流亡政權,稱為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到了1945年朝鮮半島解放,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迴歸祖國,後來成立的大韓民國就是繼承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的法統。


海研會

讓我姜子牙說,在唐朝薛人貴徵東把高麗國平定,取名為朝鮮,就是新建國家,到明朝,朝鮮分為兩塊南方成立大韓明國,國旗是一半太極圖。所以兩國頭一個字榜同樣,後月,韋,頭一個字旁同一族,後分分月,韋。


15612088621

我來忽悠一下,我大體說一下。首先朝鮮半島從經被日本殖民控制35年,後來美國投原子彈日本投降了。蘇聯在第二天就進兵朝鮮半島解放,可美國不答應,讓日本以38線以北給蘇聯向蘇聯投降,南面向美國投降,當時蘇聯沒有原子彈就答應了,所以朝鮮分裂為南北。後來南朝鮮進兵北朝鮮可惜讓人家打回來了。美國就幫南朝鮮進攻北朝鮮,然後朝鮮戰爭爆發,再然後我們抗美援朝。


qzuser228552401

無論朝鮮還是韓國都是中國歷史不同時期對那邊的稱謂,就是說我們本來就給他起過名字,不需要音譯。後來92年跟韓國建交就名稱問題爭論過幾次,韓國認為不論叫朝鮮還是韓國都帶有殖民色彩,要改,但改來改去他們自己提出了箇中文叫法,我們一查還是我們老祖宗給起的名字,在我們史書裡也有,最後沒辦法他們還是同意了韓國的叫法。漢城也是如此,這不他們為了不讓叫漢城(嫌有殖民色彩)愣是讓我們改用他們的音譯了,叫首爾,其實翻譯過來還是漢城。


度關山0

歷史書上不是有東學黨嗎?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求救宗主國中國清政府,日本也藉機出兵最終發展成甲午中日戰爭。日本勝利後扶植了新政府把朝鮮王國改為大韓帝國,最後又進行了日韓合併。日本投降後,朝鮮復國,建立朝鮮人民共和國,但很快讓美國人強行解散了政府。當時的朝鮮,北部是蘇聯控制,南方是美國控制。北方蘇聯人代表金日成以為能統一朝鮮半島,突然發兵攻打南方,爆發朝鮮戰爭。南方沒有準備,一路敗退至釜山。聯合國發起了決議,組建聯合國軍反攻。這下子是朝鮮快完了,又來求救中國。中國組建志願軍入朝,最後基本恢復了戰前控制線,各方和談停戰。停戰後北方建立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南方成立了大韓民國。中國跟朝鮮建交,稱韓國為南朝鮮,92年建交後才稱其為韓國。現在稱北韓的話就是說朝鮮,但這麼說的人還是比較少的。說白了都是立場問題。不過把朝鮮話叫做韓語的人倒是越來越多。日本經濟崛起於朝鮮戰爭,當時工廠都在生產武器。如果硬要從朝鮮戰爭中找一個贏家的話,那麼日本當之無愧。日本也有很多人參與了朝鮮戰爭,不過是以間諜的身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