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模仿者”到“挑戰者” 百度ABC戰略凝聚中國互聯網的野心

1994年,互聯網正式進入中國,長城內的有志青年們無不熱血沸騰。在接下來的十年裡,從三大門戶到BAT,從PC時代到移動互聯網,中國的互聯網時常被認為有著美國互聯網驕子的影子。

日前,高盛發佈的人工智能生態報告指出,美國雖仍是人工智能的主導力量,但中國已經被歸結為高速成長的市場。類似的局面出現在雲計算市場,美國的互聯網巨頭雖表現出“主人翁”的心態,但來自中國的雲廠商已經堪稱實力強勁的“挑戰者”。

如果科技領域存在一條鄙視鏈的話,美國公司位於鄙視鏈頂端,而中國互聯網企業處於鄙視鏈的下游,似乎是很多人心中的答案。

原因或許有兩點,一是中國互聯網企業多少有模仿美國的痕跡;二是美國的互聯網巨頭給人的印象是無時無刻不在捯飭“黑科技”,諸如谷歌的X實驗室、Facebook的Building 8、微軟遍佈世界的研究院等等,而且這些公司還時不時收購一些技術型創業公司,為自己補充技術人才和專利。相比之下,在人工智能領域中國的互聯網廠商們真的那麼“不堪”嗎?

客觀來講,中美在人工智能技術層面並沒有拉開太大的距離,並跑在了日本、印度等國家的前面。也就是說,在人工智能的底層技術上,中國互聯網廠商與美國競爭者存在的一些不足並不會影響人工智能的實際應用,在應用層面的差距被進一步縮小了。

在人工智能應用這件事上,中國互聯網企業正在醞釀實力

人工智能的本質是什麼?如果是站在象牙塔裡,答案當然是更大的數據、更快的硬件、更好更普遍可用的算法。但這終究是一個商業化的時代,技術最大的意義就是快速轉化為生產力。應用場景也是人工智能重要戰場之一。

目前來看,中國的互聯網公司把“人工智能即服務”這個方向演繹的爐火純青。按照高盛的說法,BAT及其他互聯網巨頭和數百家創業公司,在人工智能細分市場及應用領域主要集中在基本服務、硬件產品、智能服務、技術能力等四個方面。

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和雲服務的結合成為中國互聯網巨頭們普遍選擇的策略,其火熱程度相比於谷歌、亞馬遜們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大概就是中國特色的新方向。

ABC時代,中國互聯網路在何方?

從高盛的報告中不難看出,中國的互聯網巨頭已經開始把精力聚焦在人工智能技術的輸出和場景的應用上,這本身與雲計算的戰略需求不謀而合。如果互聯網巨頭開放的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幫助企業提升其技術能力,似乎是一種雙贏的結果。

無論對於美國還是中國,目前的人工智能都仍處於早期階段。隨著國內雲廠商技術實力和服務水平的增強,企業將可以通過雲平臺不斷挖掘更多的應用場景。這不僅是人工智能走向大眾化、平等化的過程,也將為市場帶來更多的新玩家和新贏家。

互聯網行業是一個勝者為王的時代,在人工智能、雲計算等前沿科技的開疆擴土中,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已經從最初的觀望中過渡為參與者。且從科技發展的軌跡來看,所謂的技術門檻最終演變為商業的護城河,在人工智能的應用方面,中國互聯網廠商和谷歌們的差異化佈局,尤其是和雲服務的融合,或許正在製造彎道超車的窗口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