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將軍馬援與廣西伏波文化

(一)

馬援生於漢成帝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卒於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字文淵,東漢初年扶風茂陵人(今陝西興平縣東北)。新朝王莽末年,為新成大尹(漢中太守)。後一度依附割據隴西的隗囂,為綏德將軍,繼歸劉秀,參加了攻滅隗囂的戰爭。東漢光武帝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任隴西太守,率軍擊破先零羌。

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馬援五十六歲時,南方交趾徵側、徵貳起兵叛亂,馬援奉詔南征,馬援由此在廣西曆史書寫了濃彩重墨的篇章。

交趾,又名交阯,中國古代地名,位於今越南境內。“交趾”一名在南越時代已有之。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並在今越南北部地方設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實施直接的行政管理;交趾郡治交趾縣即位於今越南河內。後來武帝在全國設立十三刺史部時,將包括交趾在內的7個郡分為交趾刺史部,後世稱為交州。

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蘇定出任交趾太守。麓冷縣(今越南水富省安朗縣夏雷鄉)雒將女兒徵側、徵貳姊妹不從法規,蘇定以漢法繩之。徵側怒,遂於十六年二月,舉兵攻蘇定。九真、日南、合浦(郡治合浦,今廣西合浦東北)等地的越人也起兵響應。各郡守紛紛內避,嶺南60餘城盡被佔領。徵側自立為王,派兵分駐險要,企圖稱雄嶺南。

建武十七年十二月(公元41年),光武帝劉秀詔令長沙、合浦、交趾製造車船,修建道路橋樑,開通山谷險道,儲備糧草,操練水軍,集結隊伍。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夏四月,光武帝加封馬援為伏波將軍,命其督率扶樂侯劉隆、樓船將軍段志徵發長沙(郡治臨湘,今湖南長沙)、桂陽(郡治郴縣,今湖南郴州)、零陵(郡治泉陵,今湖南永州)、蒼梧(郡治廣信,今廣西梧州)兵2萬人,大小船隻2000艘南下征討徵側、徵貳。各路至合浦,水陸兩路均緣海而進,中間隨山開道千餘里。建武十八年春(公元42年),抵交趾浪泊(今越南東京州封溪縣紅河與蘇厲江間)。首戰告捷,斬首數千級,收降萬餘人。乘勝將徵側殘部逼入禁溪(在麓冷縣境)洞穴之中,封鎖洞口將其圍殲。交趾悉平。

馬援將軍遂立銅柱以為南極,表功而還。“立銅柱為漢界,一在欽州之西三百里分茅嶺東界;一在憑祥州南界;一在林邑北為海界;一在林邑南為山界。銘之曰‘銅柱折,交趾滅。’”

馬援將軍在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九月班師回朝,沿途修建郡縣,參照漢律修訂法律,治理城廓,鑿渠灌溉,推廣鐵器牛耕,促進了嶺南農業經濟的發展,得到當地百姓歡迎。馬援將軍勝利歸來後,朝廷為表彰他的戰績,封為新息侯。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馬援在進擊武陵“五溪蠻夷”時,在軍中病故。後追諡為忠成侯。

伏波將軍馬援與廣西伏波文化

(廣西橫縣伏波廟。馬雄光攝影)

(二)

關於馬援徵交趾途經廣西的行軍路線和班師回朝路線有如下研究:

徐松石《粵江流域人民史》一文認為馬援由蒼梧進軍交趾的路線,是從蒼梧郡溯西江而上,過滕縣、平南、桂平,再從桂平溯鬱江過橫縣、南寧、崇左、龍州而進交趾。但徐松石先生又怕與史載不符,於是補充說:“援自將之軍實取道龍州,龍州有伏波廟。……馬援軍雖取道邕龍,而段志的樓船軍似確取道容州。”

滕蘭花《清代廣西伏波廟地理分佈與東漢馬援徵交趾》一文認為馬援受命後,率長沙、零陵和桂陽的大軍溯湘江南下,從靈渠進入灕江,途經興安、臨桂、荔浦、昭平,到達蒼梧、滕縣,與蒼梧郡的士卒匯合。在此分兵兩路,一支由劉隆率領沿潯江西上,路經橫縣、邕寧,轉入左江,沿途經過扶綏、崇左、寧明等地,從憑祥登陸路進入越南。另一支則由馬援和段志率領,沿著北流江,進入桂東南地區,經北流進入地區,經北流進入南流江流域,轉入博白、陸川境內,在合浦‘緣海而進,隨山刊道千餘里’。劉隆則分兵沿潯江進入桂東南地區,經北流進入桂西南,作為馬援麾下的劉隆部所經之處,民眾自然只是會記住主帥馬援之名,故許多傳說都與馬援之名有關。而且建武十八年劉隆‘另於禁溪口破之,獲其帥徵側,斬首千餘級,降者二萬餘人。’……也就是說劉隆從憑祥出鎮南關後,從北直插麋泠縣,建武十八年馬援大軍在浪泊(今越南河內西北的福安一代)大敗徵側,追至禁溪,數敗之,賊遂散走。馬援由欽州入越南,應是從東北方向進入河內,再直逼二徵的大本營麋泠縣,與劉隆之軍合擊。”

施鐵靖《馬援徵交趾經廣西行軍路線考》一文認為馬援經廣西進軍交趾的路線是:由湖南零陵溯湘江經全州而至廣西興安,經靈渠下灕江,順流直至蒼梧。由蒼梧溯西江至滕縣,從滕縣逆北流江至容州,再從容州順南流江達合浦。然後於合浦整軍‘遂緣海而進’交趾。”而徐松石先生的路線,則是馬援平定“二徵”之後,馬援班師回朝的路線。

(三)

馬援一生戎馬,南征北戰,功績彪炳。他的名言“男兒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大丈夫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至今為世人耳熟能詳。他愛民如子、對人寬容、尊老愛幼、淳厚忠孝、樂善好施、慷慨解囊、剛介耿直、精忠報國的精神影響深遠。

伏波將軍馬援不僅為鞏固邊疆、安定國家立下赫赫戰功,還為促進中國嶺南地區經濟、社會和文化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馬援南征途經的中國嶺南廣東、廣西沿海地域,甚至越南的一些地區,人們以種種方式紀念和緬懷伏波將軍,特別是均有供奉馬援的伏波廟,進而演繹和積澱了豐富多彩的伏波文化,包括歷史文化、宗教信仰、思想道德和民風民俗等。

伏波廟是民間紀念東漢將軍馬援南征交趾(今越南)的祭祀性建築,在我國華南多省及越南分佈上百處之多,主要集中在廣西、湖南、廣東、海南等省,其中以橫縣伏波廟規模及影響最大,入選“第一批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據不完全統計,廣西南寧、桂林、玉林、北海、防城港、欽州、崇左地都設有伏波廟,累計超過數十處之多,僅防城港—東興一帶就有20多座伏波廟。建於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位於防城港東興市羅浮村金龜嶺的東興羅浮垌伏波廟,每年正月初四至初八在此舉行伏波廟會,進行一系列的民俗活動,“伏波文化採風研究基地”也在東興羅浮垌伏波廟掛牌。

據史料記載,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南征後留守邊疆的將士,開拓了古代廣西沿海地區軍人與土著民族“同為生聚”的歷史新時期。馬援班師回朝時,留下大批的將士與當地通婚,繁衍後代,以實現民族融合,發展當地經濟,歷史典籍稱這部分人為“馬留人”(也稱“馬流人”),但“馬留人”並不是專指馬氏後人,主要是指馬援南征後留守定居的將士部屬後裔,有多個姓氏。據說在今防城港市東興一帶,一批馬援的將士後裔,一直延續“馬留人”說法,以禤純旺和黃萬定兩人及其後裔禤、黃兩姓最為有名。據考證,南寧隆安“馬氏始太祖”馬良達是馬援將軍侍從官馬良逵的弟弟,也是“馬留人”,屬入桂最早馬氏先祖之一。

近年來,廣西掀起了研究伏波文化熱潮。2010年10月在防城港舉辦“馬援伏波文化主題研討會”並出版“伏波文化”研究論文集,2011年9月在廣西玉林市舉辦“廣西首屆伏波文化研討會”並出版“伏波文化”研究文集,體現了廣西研究伏波文化此起彼伏,成果豐碩。2012年7月,防城港市伏波文化園動工建設,面積約90畝,計劃投資1億元,由伏波文化園景觀及伏波雕塑群兩部分組成,主廣場將建一座高約30米的伏波將軍主題雕塑,遠景海上小島還襯托建設大型漢代戰船雕塑,計劃於2013年國慶節建成開園。可以說,廣西紀念東漢伏波將軍馬援的伏波文化成果最為豐富、氛圍最為深厚。 (馬雄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