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有什么区别?

李145335531

大家好!我是心血管王医生,糖尿病最大的危害就是血管并发症,所以关注血糖就是关注血管。

糖尿病简单分为一型和二型


正常人体的血糖含量是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滴,因为人体有个器官叫做胰腺,“胰腺细胞”会释放“胰岛素”,胰岛素可以加速葡萄糖从血液中转移,把它转移到肌肉、肝脏和脂肪组织中去,所以正常人血糖不会升高!


那糖尿病患者呢?

1型糖尿病:指的是由于自身免疫抗体或遗传因素引起的胰岛β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的绝对缺乏。 啥意思呢?就是天生胰腺功能有问题,不能正常工作。

2型糖尿病:指由于胰岛素的分泌障碍或是机体对胰岛素产生抵抗而引起的胰岛素相对不足。啥意思呢?本来胰腺功能正常,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工作能力下降。

除此以外还有更多不同:

1型发病年龄较早而且发病较急,通常青少年时期就会发病,这些年患者只能终身使用胰岛素,一单停药血糖迅速升高,极易再发酮症酸中毒甚至死亡。


2型糖尿病一般在中老年开始发病,病程进展较1型缓慢,可以通过饮食控制和合理运动在一定范围内控制血糖,或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也可以起到降糖作用。

简单理解,一型糖尿病是先天的,二型糖尿病是后天的


心血管王医生

糖尿病有三种类型:

一种1型糖尿病曾被称为“青少年糖尿病”或“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1型糖尿病被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人体的免疫系统攻击胰腺胰岛细胞,胰岛细胞产生血糖调节激素胰岛素。结果,胰腺停止产生胰岛素,或者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大约5%的糖尿病病例是1型糖尿病,通常在儿童时期诊断。

第二种,

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在2型糖尿病中,胰腺产生胰岛素没有问题,但是身体的细胞对激素没有反应。这种失败反应称为胰岛素抵抗。研究人员还没有确定为什么有些人发展胰岛素抵抗,其他人则没有。肥胖和不活动是促成因素。 根据2014年发布的研究报告,从尼安德特人传给智人的基因可能会带来2型糖尿病风险。

第三种类型的糖尿病是妊娠糖尿病。像2型糖尿病一样,当身体细胞对胰岛素无效时,就会发生这种疾病。妊娠糖尿病在怀孕期间开始。有时在怀孕后消失

也可能变成慢性病


王广大


医学界儿科频道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主要区别是:

1、发病年龄。1型糖尿病常见于20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通常发病年龄在30岁以下,除了极少数病例以外。2型糖尿病大多数是40岁以上发病。

2、1型糖尿病患者空腹或餐后的血清C肽浓度明显降低,而2型糖尿病血清C肽浓度多为正常或升高。1型糖尿病患者还会出现自身免疫标记如胰岛细胞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人胰岛细胞抗原2抗体等。

3、发病时的症状。很多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迅速,有典型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三多一少”症状,有些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而且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时体重常为正常或消瘦。而2型糖尿病常常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很多是在体检或患其他疾病时查出血糖异常的。发病时体重超重或肥胖者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程度越高,越有可能是2型糖尿病。


糖尿病之友

1类糖尿病和2类糖尿病,均是体内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细胞)功能失调或胰岛素功能不足,导致血糖不受控制的疾病。区别在于引起这个功能不足的病因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1类糖尿病一般是遗传、发育、感染等因素,使β细胞丧失功能。2类糖尿病则是由于在长期摄入过量碳水化合物、肥胖的前提下,β细胞持续高负荷运转,最终出现不可逆性劳损所致。


糖尿病是怎么来的?

糖尿病中的惹祸的糖并非我们吃的糖,而是部分食物在体内产生的葡萄糖。

当我们体内产出超过身体所需要的葡萄糖时,便会有一种激素来安排葡萄糖的趋向。

胰岛素有位领导叫β细胞,他合理安排着胰岛素的工作人数。

我们来举个例子,看看糖尿病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

隔壁老王年轻时喜欢运动,并且饮食全面、有规律。这期间,身体内的葡萄糖消耗的比较多,胰岛素的工作也相对比较轻松。

一段时间后,老王先后成家立业、生娃,生活的重担压的他喘不过气来。老王开始抽烟、运动也逐渐成为奢望,吃的自然就多,没事还爱整几瓶啤酒怀念下班里的小花。体内积攒的葡萄糖比较多,胰岛素就会忙起来: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老王是越来越“月半”,体内的那些胰岛素们也是越来越苦逼:

β细胞和胰岛素在这样长期高负荷的压力下,很可能会变成这样:


1类糖尿病和2类糖尿病的区别在哪儿?

现在很多很瘦的年轻人、甚至是小孩也患有糖尿病,这基本上都是1类糖尿病。1类糖尿病一般是遗传、发育不良、后期感染导致身体还没有胖起来,β细胞就被干掉了。

2型糖尿病是逐渐发展的,在初期,可服用胰岛素促分泌剂和胰岛素增敏剂,使剩余β细胞继续工作。只有等到β细胞完全不行了,才请外援,即注射胰岛素。

1型糖尿病则基本上都需要注射胰岛素。β细胞几乎完全丧失了分泌胰岛素的功能。

(2)发病年龄不同

1类糖尿病患者发病偏早,儿童、青少年是发病高峰期。而2类糖尿病主要是生活方式所致,多在中年人身上。


妊娠糖尿病又是怎么回事?

妊娠糖尿病说白了就是孕期会有很多孕激素勾搭胰岛素从而产生胰岛素抵抗。

有妊娠糖尿病的患者,今后出现2型糖尿病的几率会大增。



Ⅰ型糖尿病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患者自身免疫系统会错误攻击并摧毁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从而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其中,2型糖尿病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它与超重和久坐有关。


倩Sur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实际上在近年来的很多研究中提出了1.5型糖尿病的概念,那么是如何分型的?它们之间有些啥区别呢?这要从什么是糖尿病是说起。

糖尿病简单地说是由于血糖升高而引起的一种代谢综合征,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血糖的升高,而导致升高最根本的原因是身体中的胰岛素缺失或不足,使血糖不能被身体的利用,从而在血液中大量聚积导致升高。那么,胰岛素又是从哪来的呢?

胰岛素是由胰岛细胞所分泌,胰岛细胞的数量及功能决定了胰岛素的分泌量是否能满足人体的需要,也是糖尿病分型的主要依据:


天天听健康

养生君直接举两个典型的例子来说明问题

案例一:

小刘是一名高中生,平常与同学一起学习、生活的时候都没有任何异常,只是小刘看起来人比较偏瘦。一般人第一感觉都是小刘肯定是吃的太少了,营养不良。可是小刘平时吃的、喝的都比其他同学要多,人却仍然消瘦。

案例二:

张先生现年40多岁,体型偏胖,平常总是觉得口渴,一个早上就要喝上4大杯水。

看完上面的典型案例后,我们再来详细谈谈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区别:

1、发病年龄

一般来说,1型糖尿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而2型糖尿病多见于成人。

不过也有部分特俗的情况,如成人迟发性型糖尿病,发病虽然是成年,而本质却还是1型糖尿病。

2、发病症状

从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1型糖尿病发病的时候,多有较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吃的多、喝的多、尿多、人还偏瘦。

二型糖尿病发病的时候,症状较少,如案例中提到的,可能只有口渴的症状,有些甚至没有症状,不过他们的体型大多偏胖。

3、胰岛素不足的表现不同

最开始我们已经提到,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虽然都是缺胰岛素,不过表现形式缺不一样。

一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已经完全报废,它自身已经无法再产生胰岛素。

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在刚发病的时候,可能残存功能都还较好,只是有些疲倦罢了。他们的胰岛是可以正常生产胰岛素的,只是在他们体内存在抵抗胰岛素的因素,让胰岛素不能正常干活。

因此,临床上可以检查胰岛残存功能,做C肽释放试验,来区分1型和2型糖尿病。

胰岛素绝对不足的一型糖尿病,没办法,只能终生依靠外源性胰岛素注射。

胰岛素相对不足的二型糖尿病,可以选择降糖药,也可以选择胰岛素,也可以两者联合使用。

最后,养生君祝大家,都能远离糖尿病的危害!

希望以上建议可以帮到你,获取更多糖尿病相关咨询,请关注养生细谈!


养生细谈

你好,作为内分泌科医生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糖尿病在中国现在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健康问题,不仅是糖尿病本身的问题,它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最新的统计结果我国成年人的发病率在10-11%,由于统计的方法不同,不同的研究结果可能会有些偏差。


协和内分泌周颋医生


大海捞针啊121

大家好我是D医生,我来做个糖尿病分型小科普。

各位应该都清楚胰岛素是由胰腺中的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而糖尿病的病因可理解为胰岛素不足导致的血糖升高,那么通过分清何种原因引起的胰岛素不足就可以对糖尿病进行分型了。一般来讲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及特殊类型糖尿病四大类,而这里我们只说1型和2型。

1型糖尿病:指的是由于自身免疫抗体或遗传因素引起的胰岛β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的绝对缺乏。

2型糖尿病:指由于胰岛素的分泌障碍或是机体对胰岛素产生抵抗而引起的胰岛素相对不足。

上面是1型和2型的基本定义,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他们的本质区别,2型仅仅是胰岛素不起作用或分泌量减少而已,而1型是完全不分泌。除此以外还有更多不同:

  1. 1型发病年龄较早而且发病较急,通常青少年时期就会发病而且多直接以酮症酸中毒就诊,也有部分患者会在中年甚至是老年起病,但这种情况很少。用糖刺激这些患者机体后他们的胰岛素也基本不分泌。所以1型糖尿病想通过饮食、运动甚至是服用降糖药物药物来控制血糖是不可能的,这些年轻的患者只能终身使用胰岛素,一单停药极易再发酮症酸中毒甚至死亡。


  2. 2型糖尿病一般在中老年开始发病,病程进展较1型缓慢,血液中可以查到胰岛素只是量较正常情况减少。用糖刺激2型患者后他们的胰岛素也会分泌只是分泌高峰较正常人时间上有延迟。可以通过饮食控制和合理运动在一定范围内控制血糖是可行的,口服降糖药物也可以起到降糖作用。严重患者依然会使用胰岛素,但他们酮症酸中毒的自发风险远小于1型患者。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应该对两种糖尿病有一定认识了,所以如果各位以后初次查出糖尿病时,医生要给你检查糖尿病自身抗体你也别觉得奇怪,因为1型糖尿病是有迟发性这一说的,但只要是1型都会有相应的抗体阳性。

以上就是D医生的讲解,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