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被扣楚國,楚懷王被扣秦國,是報應還是輪迴?

春秋戰國時期,西周所制定的禮樂制度逐漸崩塌,各諸侯國開始各行其是,諸侯之間各種僭越制度、禮崩樂壞的現象逐步顯現出來。古語有云“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外交人員被認為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但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卻發生了兩起在外交事件中直接扣留國君的大事情,下面我們先來看看這兩件事情的經過:

宋襄公被扣楚國,楚懷王被扣秦國,是報應還是輪迴?

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

1、公元前639年,“以小國之力會合諸侯”的宋襄公約定當年秋季各諸侯國國君在盂地會盟,由於這個約定並沒有徵得當時的大國楚國和齊國的同意,於是在會盟時上演了一場歷史上有名的鬧劇:宋襄公和楚成王因為該誰當霸主的事情吵了起來,宋國沒有帶軍隊而楚國卻帶了大軍,楚成王突然命人將宋襄公抓住並帶回楚國囚禁了起來。直到幾個月以後,在魯國的調停下,楚成王才把宋襄公放回宋國。

宋襄公被扣楚國,楚懷王被扣秦國,是報應還是輪迴?

“仁義”的宋襄公

宋襄公被扣楚國,楚懷王被扣秦國,是報應還是輪迴?

楚懷王被囚

經過分析,這兩起國君被扣事件其實不僅僅是歷史的偶然,我們可以把它們看成是中原文化和野蠻文化的兩次激烈碰撞,也可以看成是歷史的一個輪迴,具體分析如下:

宋襄公被扣事件,正好是春秋首霸齊桓公去世後不久,宋襄公自恃扶立齊國新君有功,想取代齊桓公成為新的諸侯霸主。此時的楚國已經悄然崛起,即便一直被中原諸侯稱為南方蠻夷之國,但是卻已經具備了相當的實力,齊桓公當年率領八個諸侯國聯軍兵臨楚國召陵城下,最後迫於楚國的壓力不得不選擇了和平談判,其實力由此可見一斑!所以齊桓公死後,按道義上,宋襄公也可以成為霸主,畢竟之前的霸主之國齊國國君都是他立的,但是按強弱順序來排的話,楚成王則理所當然應該是新的霸主,這也是他後來表現出咄咄逼人的氣勢所在。

宋襄公被扣楚國,楚懷王被扣秦國,是報應還是輪迴?

楚成王

秉承了中原文明的宋襄公,認為自己講究“仁義”而不帶軍隊,所以楚國也理當會講究“仁義”。殊不知,以文明來面對野蠻不守規則的楚國,宋襄公已經輸了一半,加上會盟時又激怒了覬覦霸主之位已久的楚成王,所以被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到了楚懷王時期,楚國已經完全學習並吸取了的中原禮樂文明,變成了講究“仁義”的那一方,而秦國則恰恰相反,他們以商鞅的法家思想治國,並不講究中原諸侯的儒家禮義思想。這兩種思想的碰撞造成了秦國的不按常理出牌,最終也就導致了楚懷王的被扣。

宋襄公被扣楚國,楚懷王被扣秦國,是報應還是輪迴?

楚懷王被囚

歷史往往就是這樣驚人的相似,說簡單一點,這其實就是歷史的一個輪迴而已,只是現在的楚懷王變成了當年的宋襄公,當年的楚成王變成了現在的秦昭襄王。有意思的是,我們還可以從中發現一個歷史規律:一個先進的文明終究會被一個野蠻文明所取代,然後等野蠻文明慢慢學習了先進文化(轉變成了先進文明)以後,又會被另一個野蠻文明所取代。如此輪迴,時間的導演就製作出了一幕幕驚人相似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