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霸氣威武:亡國之前,還能逼著世界強國簽下“不平等條約”

古代皇室都迷信天象,據說大部分帝王出生之時都出現徵兆,比如繁星特別亮眼、溪中魚蝦跳動、或者天邊出現特別的雲彩或者紅光照耀;同理每個朝代的終結前也伴隨著一些不祥徵兆,比如天狗食日、天災人禍、城牆莫名倒塌等等奇聞怪象。歸根結底,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任何一種不好的現象如果在民間被以訛傳訛傳播開來,流言就像決堤螻蟻開始啃食統治者的治國根基。

大明朝霸氣威武:亡國之前,還能逼著世界強國簽下“不平等條約”

大明朝消亡史眾說紛紜,有說是遇上氣候中的冰河期,也有說是當時瘟疫肆行,自然災害厲害,而人為方面滿清在不遠處虎視眈眈。末期的明朝也真的躲不過風雨飄搖凋零的命運了,從天道上解釋就是氣數已衰,回天乏術了。

雖然明朝沒落了,但是它在戰場上取得的成績還是不可磨滅的。面對滿清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之輩的猛烈進攻,明朝依然守候住了遼東線。即便在內憂外患,國力衰退的情況下明朝仍誓死抵抗了趁人之危的國外列強荷蘭的攻擊。當時荷蘭被稱為“海上馬車伕”,不僅征戰了全球還擁有世界各地殖民地,連中國臺灣都是其囊中之物。荷蘭商人的利己本性驅使進一步想要佔有臺灣海峽這個貿易通道,用來開發東南亞市場。一旦荷蘭得手後就能夠運走從明朝搶來的物資,銷往東南亞各地。

但是大明朝在戰場上用血汗捍衛了國家的尊嚴。

大明朝霸氣威武:亡國之前,還能逼著世界強國簽下“不平等條約”

只是大明朝已經窮途末路了,空有一腔熱血。狡猾的荷蘭人無法降服明朝,就另闢蹊徑採用武力為商人開路。荷蘭從印支殖民地調度十幾艘戰船,五十多艘海盜船,集中對福建水師發動了偷襲。渾然不知的福建水師潦草應戰,最終結果是戰艦被毀,明軍被殲滅。戰敗消息傳到朝中,崇禎皇帝龍顏盛怒,把福建巡撫都拉出去應戰了。

但是無奈明朝的紅衣大炮依靠進口,本國的制炮工藝過時,完全抵抗不了荷蘭新興武器。事實雖然如此,大明朝還是硬著頭皮擺開幹架的架勢。畢竟中國人很擅長取長補短,就這樣趕鴨子上架不到兩個月福建巡撫又組隊了一支水師戰艦。

大明朝霸氣威武:亡國之前,還能逼著世界強國簽下“不平等條約”

敵方荷蘭雖然軍艦大,聲勢浩蕩,卻是商船改造而成的紙老虎,所謂頂樑柱也不過是鄭芝龍旗下的少量戰艦。戰鼓一敲起來,福建水師就先發制人,一鼓作氣的殺進去荷蘭大本營。不懂中國兵法的荷蘭人瞬間被打得落花流水,慘敗告終。

此戰成績傲人,荷蘭損失了五艘戰艦,一千多軍兵,而明軍傷亡不足百人。歷史總是驚人相似,同樣是實力懸殊的清軍對英軍,結局卻天壤之別。戰後明朝還幹了一件很帶勁的事,就是要求荷蘭簽訂合約:荷蘭不僅要賠償戰爭的損失,還禁止在大陸沿海行船,荷蘭所有在東南一帶出行的船隻必須購買明朝令旗並時刻懸掛。

大明朝霸氣威武:亡國之前,還能逼著世界強國簽下“不平等條約”

只是很遺憾,十餘年後明朝還是走向滅亡,而當時硬氣的崇禎皇帝也自溢於煤山樹上。

但是即便大明朝不復存在了,歷史卻記住了這個有尊嚴的王朝,記住了大明朝統治者的魄力和胸襟。它們足以令任何朝代黯然失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