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感人小故事:《妈妈心 妈妈树》

《妈妈心 妈妈树》传达的信息其实是丰富和多元的,最直接的信息就是传达母爱,母女之间的情感交流的方式;最重要的信息就是帮助孩子学会帮助他人;最深也是最难的信息就是帮助幼儿学会独立渐渐脱离爸爸,妈妈的依赖感,并如何给予关怀。从网上看到一个幼儿园教师将这个活动在大班从教,孩子凭借抽象的情感谈着空洞的话题,教师带着幼儿一同欣赏故事,偶尔停下来与孩子讨论,一些孩子开始不耐烦的眼神游离,教师始终在自娱自乐。

《妈妈心 妈妈树》找准一个节奏和方向设计活动,交代的信息不要过多。对于幼儿园中大班的孩子,我选择了最重要的信息即帮助幼儿学会关心身边人,由谈话活动开始,伴随师幼共读,推进到故事创编,以延伸游戏结束。评价的教学活动效果,就是看幼儿有没有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得到提升。

母亲节感人小故事:《妈妈心 妈妈树》

故事阐述:

小苹果缠着妈妈,不想上学。妈妈在她的脸上亲了又亲,

还在她的手心上“点”了三下,代表 “我爱你” 三个字。

小苹果紧紧地握住那三个字,含着眼泪向妈妈说再见……

第二天,小苹果又不想上学了,她哭着说:

“那三个字,我又看不到,我还是会想妈妈,我要妈妈陪我上学……。”

妈妈想了一个办法,她把手帕做成了一颗心。她对小苹果说:

“你把这颗心带去学校,挂在教室旁边的大树上,就好像妈妈陪你上课一样。”

妈妈还告诉小苹果:

“放学后,要记得把‘妈妈心’带回来,就好像妈妈陪你回家一样。”

小苹果踮着脚尖,用一根长长的棍子,

把“妈妈心”挂在教室旁边的大树上。

她看了又看,嗯……

真的很像妈妈坐在树上陪她呢!

小朋友都挤在窗口,看着小苹果的“妈妈心”,老师说:

“你们也可以请妈妈做一颗妈妈心,带来挂在树上呀!”

阿志小声地对豆豆说:“好肉麻!我才不要。”

第二天早上,小苹果一到学校,看见大树上挂着好多颗心,

也就是说,好多“妈妈”来陪小朋友上课,树上好热闹啊!

小苹果把她的“妈妈心”也挂上去,她对豆豆说:

“我的‘妈妈心’和你的‘妈妈心’都挂在树上,

她们也变成同班同学了。”

这一天放学后,小苹果到大树下,把她的“妈妈心”拿下来,

旁边的阿志,忽然伸手就抢:“喂!你的‘妈妈心’借我。”

阿志说完就跑了,小苹果急得哇哇大哭……

妈妈在家里一直等不到小苹果,只好跑到学校来找她。

小苹果一面走,一面哭着说:“讨厌的阿志,他抢我的‘妈妈心’……”

妈妈搂着她说:“阿志没有妈妈,你不要怪他。

明天你告诉老师,请阿志把‘妈妈心’还你就好了。

我们回去吧!你没有回家,妈妈真的‘没有心’做饭呢!”

虽然,阿志乖乖地把小苹果的“妈妈心”交出来了,

但是,每天都有小朋友哭着说:“老师,阿志抢我的‘妈妈心’……”

每一次,老师都要更温柔地说:“阿志,乖,把‘妈妈心’交出来。”

可是,有一次,阿志大声地对老师说:“我讨厌你!我讨厌‘妈妈心’!”

阿志哭着跑出教室,老师呆住了!她的眼睛红红的……

小苹果走过去,小声地问:“老师,你为什么哭?

你是不是也不想上学?你也可以请你妈妈做一颗心,带来挂在树上呀!”

老师没说话……。

豆豆拉一下小苹果,说:

“你好烦呀!老师说过,她只有奶奶,

没有爸爸,也没有妈妈,谁为她做‘妈妈心’呢?”

小苹果不知道该说什么,她跑出去找阿志,阿志也不理她……

这天晚上,老师回家后,一直在烦恼阿志的事,奶奶帮老师想了一个办法。

老师打了一通电话给阿志的爸爸。爸爸很紧张,对着电话筒说:

“是、是、是……对不起、对不起……好、好、好……

我马上做一颗……谢谢老师、谢谢、谢谢。”

放下电话,爸爸立刻翻出色纸、浆糊、剪刀、彩色笔和钉书机,

七手八脚地开始剪剪贴贴……。

一大早,阿志就到学校,他很得意地对小苹果说:

“你看!这是我爸爸做的‘妈妈心’!”

她们正要把心挂上去的时候,发现树上已经有一颗浅蓝色的心,

咦?那是谁的“妈妈心”呢?

老师走过来了,她说:“那是我奶奶做的‘妈妈心’。”

小苹果说:“哇!我们的‘妈妈心’都挂在树上,这是一棵‘妈妈树’呢!”

妈妈心代表一种关心、爱心,

一直在身边关爱我们的那个人,

不论他是谁,他的关心与爱心,

就是一种“妈妈心”。

母爱是天下之最重要、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源自于妈妈的天性,源自于孩子成长和发育的需求。“妈妈心”是妈妈的爱心与孩子的心爱的结合体,它告诉我们这两种爱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是互动的,是不可或缺的。而处理好孩子对母爱需求的每一个环节,是母亲和教师极为重要的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