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簋街”,还是“鬼街”

著名的东直门内大街,叫"簋街",还是"鬼街"?虽然只有一字之差,意义却相差甚远。一个代表的是实实在在的用途,一个却是绘声绘色地代表着传承历史文化。

小时候曾住在东直门内的南小街,童年记忆中的整个东内大街是冷冷清清,全无商业气息,没有什么商店,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棺材铺和杠房(殡仪馆)。在上世纪80 年代末,在街道两旁兴起了小商品摊贩市场,这才逐渐有了商业气氛,后来几十年间经过几次较大的打磨和改造,才形成了现在的红火商业街道。

簋街就是东直门内大街。从东直门向西至北新桥,全长1442米,整条街道呈葫芦形状,东西两头大中间小。街道最大的特点是两傍餐馆林立,现在是一条24小时营业的北京著名餐饮街,尤其是到了夜间2、3点钟,也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吃客拥塞,生意火爆,多年来被人们戏称之为"鬼街"。因官方引经据典搜肝找肺的雅化,终于用一古代用来盛放煮熟饭食的的圆口双耳器皿"簋",贴意吃喝实际用途替代了"鬼"文化,并且在东直门桥西处矗立了一个高高大大的簋的青铜器,用"簋街"昭示了这是餐饮一条街的存在。

是“簋街”,还是“鬼街”

东直门内的青铜簋

东直门内的青铜簋不管是戏谑,还是雅称,事实是模糊和混淆了"鬼街"的本来含义,与"簋街"的称呼大相径庭。但这二者的差异同时也在不断昭示人们不能忘记和忽略,"簋街"千真万确的就是"鬼街"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故事!

鬼街的由来是:那时在东直门内的这条大街上做生意,好像做什么买卖都不发家,让人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唯独做餐饮生意却是风风火火,赚的盆满钵满。更让人觉得疑惑的是:每个餐馆白天的生意平平淡淡,唯独夜晚的生意是火火爆爆,人们都认为是城外的鬼进城打牙祭吃夜宵来了所致。正因为是"鬼群"的顾客众多,加上许许多多古往今来的佐证,所以口口相传地戏谑叫做"鬼"街。

是“簋街”,还是“鬼街”

2018年5月10傍晚的簋街

2018年5月10傍晚的簋街即便是人们的戏称,却也是历史确有其根源, 明清以至民国时的东直门城外是一片很大的坟地。站在城楼上眺望远处,白天可见坟墓林立,乱葬岗上白骨森森,晚上可见鬼火飘飘,阴凉恐怖;而城内一条大道直通鼓楼,人们歌舞升平,城里城外两番世界。更有趣的是每天的半夜到清晨,许许多多经营百货日杂、蔬菜瓜果的小商贩会自发聚到东直门内摆摊叫卖生意,由于没有照明设施,小商贩们手持一盏似鬼火般忽明忽暗的微弱光亮小煤油灯,交易人们的身影幽暗迷离、声音嘈杂飘渺。一到黎明来临,夜市摊贩自动撤摊、人流散去,街道就恢复光明宁静,人们称之为"鬼市";更兼北京东直门城门主要是向城里运送木材的通道大门,也是往城外抬送死人出殡的大门通道,每天哭声不断,那时东直门城里的大街上有许多的棺材铺和杠房(殡仪馆),全然全没有任何别的商业气息。

是“簋街”,还是“鬼街”

白天的簋街

白天的

而如今的东直门外已是高楼鳞次节比,灯红酒绿,车流如注,人气十足,昔日的魂鬼也随着坟墓的迁移搬走了,想必也不会再长途奔波吃夜宵了。但无可辩驳的是这条街上至今仍旧没有几个像样的商店和商场,依然是大小餐馆众多林立,每天的餐饮生意的的确确依旧红红火火,每到夜晚车水马龙,磨肩擦踵,一座难求,夜深尤甚......,怪象引发了人们无数的想法和猜测。但不管你是怎么想的,也不管你信与不信,疑惑是不是鬼在作祟、人在作怪,反正从古至今,一直到昨天,一直到现在,相信直到将来,这插科打诨的传说,在酒足饭饱后的余兴中还会是一直持续下去。

其实人生在世,不过飘忽而过的短暂数十年,信与不信皆在一念之间。如在一次酒酣饭饱之际真的能与另一个世界的生灵有一番跨维次的交流,岂不是更感快乐哉?!如果有幸能与北新桥东北拐角处锁龙井内的仙龙偶遇,岂不更是造化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