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1000多年,《推背圖》中預言的太平天國,準確度竟然高達100%

《推背圖》,大家幾乎都耳熟能詳了,一般認為是唐代的袁天罡、李淳風兩位“神人”所著。但近來有反對的聲音,有人認為是清代康熙末年成書,有人甚至認為是民國初年才出現了這本書。阿琦的看法是,成書未必有唐朝那麼久遠,但是肯定不是近百年來才出現在大眾面前的,因為有明確的證據表明,清代才子金聖嘆曾經對《推背圖》進行過註解。今天就來說說《推背圖》裡的第三十四象——有關太平天國的預言!

金聖嘆,出生於大明萬曆三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608年的農曆三月初三,這一天連大清都沒有成立,更別提咸豐年間的太平天國了。大清順治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661年2月5日,順治皇帝駕崩。當年農曆七月十三日,53歲的金聖嘆因受“哭廟案”的牽連被處斬。

相隔1000多年,《推背圖》中預言的太平天國,準確度竟然高達100%

金聖嘆

金聖嘆死後整整過了190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再過14年,太平軍被徹底鎮壓下去,這時候,金聖嘆已經死了兩百多年了。

相隔1000多年,《推背圖》中預言的太平天國,準確度竟然高達100%

金聖嘆書法作品

所以說,神奇就神奇在這裡!金聖嘆時代絕對有《推背圖》一書,而且老先生還做過註解。我們今天就詳細說說這個神奇的預測!

《推背圖》一共六十象,從第二象開始寫的是李唐王朝,然後按照歷史時間推進,中國的大事基本都被預測了,一直寫到六十象——世界大同。寫到太平天國這,正好是第三十四象。一象配一圖,然後有一讖一頌。

相隔1000多年,《推背圖》中預言的太平天國,準確度竟然高達100%

推背圖第34象

這一象的圖是河中大水,生有蘆葦,有人說這叫“長毛草”,河岸上躺著兩具骷髏,和抱在一起。

讖曰

頭有發,衣怕白,

太平時,王殺王。

頌曰

太平又見血花飛,

五色章成裹外衣,

洪水滔天苗不秀,

中原曾見夢全非。

因為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在太平天國之後,所以今天看起來這寫的也太明顯了,首先,太平天國的“太平”兩個字有了,“王殺王”有了,就連洪秀全的名字也就差一個字,頌的第三句裡,開頭是“洪”字,結尾是“秀”字。

金聖嘆時代,太平天國還遠在近兩百年之後呢,老先生當時是這樣做的註解:證已往之事易,推未來之事難,然既證已往,似不得不推及將來。吾但願自此以後,吾所謂平治者皆幸而中,吾所謂不平治者幸而不中,而吾可告無罪矣。此象疑遭水災或兵戎和天災共見,此一亂也。

金聖嘆老先生菩薩心腸啊,當時就說,但願我所預言的事情,將來好的都能發生,不好的最好不要發生。這一象也許是有水災,也許是有兵禍,反正是一場大亂。現在普遍認為的說法是,太平天國運動中,全國直接或間接死亡七千萬人,比二戰的時候,全世界死亡人數都多。經濟損失那就更大了。

相隔1000多年,《推背圖》中預言的太平天國,準確度竟然高達100%

影視作品中的太平軍形象

好了,我們現在一句一句的來解釋《推背圖》對於太平天國預測之神奇的地方。先來說讖語部分。

第一句,頭有發。公元1644年,清軍入關後,強令漢人男子按滿清習俗:剔光頭頂前部,頭中後部扎辮子,稱“剃髮”。當時的政策是“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而太平天國所管轄的民眾,不按滿清規定結辮,民眾留長髮,所以清軍對太平天國的官兵稱為“長毛”。和剃髮相比,太平天國的官兵都是頭有發的。

第二句,衣怕白。太平天國分為東南西北翼五王,按五行分軍旗顏色,這裡邊沒有白色旗幟。因為天平天國忌白色,各級官員忌穿白,因為他們認為白色不吉利,所以說“衣怕白”。再有,北王韋昌輝在斬殺東王楊秀清一族的時候,為了區別敵我,命令手下人以“左臂纏白布”為標記,所以對於楊氏一族來說,肯定是“衣怕白”。

第三句和第四句。太平時,王殺王。天京事變中,天王洪秀全密詔北王韋昌輝和翼王石達開,命他們誅殺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與燕王秦日綱滅了東王府,殺了幾千人,後來翼王石達開一家也給斬殺了。翼王石達開僥倖用繩子縋出天京城逃跑,這才得以倖免。之後,翼王石達開揮兵回京,逼天王殺掉北王韋昌輝和燕王秦日綱。當時都殺亂了套了,而且歷史證明,太平天國五大王,無一得以善終,全部是被人殺死的。唯獨天王洪秀全,有可能是病死,也有可能是自殺。

再來說說頌的部分,也是四句。第一句:太平又見血花飛。不用多說了,太平天國叫太平,其實一點都不太平,全國七千萬人因此而被禍及,血流成河。

第二句,五色章成裹外衣。前邊說過了,太平軍的旗按照五行方位分為五色,青、白、紅、黑、黃,分別對應:東、西、南、北、中。另外,五色章也可以解釋為華麗的章程。裹外衣就是外包裝嘛。洪秀全一輩子淨寫書、改書了,太平天國有五大“寶書”,頭三篇都是洪秀全寫的,包括《原道救世訓》《原道醒世訓》和《原道覺世訓》,另外還有兩本是洪仁玕等人所寫,是《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

相隔1000多年,《推背圖》中預言的太平天國,準確度竟然高達100%

《天朝田畝制度》書影

第三句,洪水滔天苗不秀,這裡邊有洪秀全名字的66%,另外阿琦發現還包括一個事件,那就是1862年,當時的太平天國奏王苗沛霖叛變了,天國後期柱石英王陳玉成中計被俘殺,所以這個苗也有可能指的是苗沛霖。

相隔1000多年,《推背圖》中預言的太平天國,準確度竟然高達100%

苗沛霖(長的像和珅)

第四句,中原曾見夢全非。曾是多音字,這裡面我認為讀曾經的曾,當然在姓裡讀曾,這裡指的是太平天國的死對頭曾國藩。也就是說太平天國想往中原進軍,但是遇到曾以後就夢全非了。

相隔1000多年,《推背圖》中預言的太平天國,準確度竟然高達100%

曾國藩

多說一句,還有一件細思極恐的事情,阿琦曾經在一本史書裡讀到過這樣的情節(後來這本書始終沒找到),說當年太平天國入城以後,各大官員出行的時候紛紛“擺譜”,東王楊秀清出門的時候是48個人抬著大轎,而且還要驅趕行人淨街。當時曾有一人,身負絕頂輕功,將一枚書信投擲給大轎裡的楊秀清,裡面寫明瞭王殺王、太平天國失敗等結局。此人莫非是穿越過去的?還是當時早已讀懂了《推背圖》,現在早已無法推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