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他,就放手讓他去做“質子”吧!

愛他,就放手讓他去做“質子”吧!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之間有一種“質子外交”,即諸侯互相派送自己的孩子到其它國家作為人質,以表達和平、互不侵犯的誠意。派送質子的原因有多種,或為了取得對方的信任,或者請求罷兵議和,或者是為了借到援軍等。

父母疼愛自己的孩子,怎麼會捨得送他去做質子?戰國時期,趙國有一段故事,大臣觸龍說動趙太后,使她放心地送孩子去齊國做質子。

兵臨城下 齊國索質

周赧王五十年(公元前265年),趙孝成王趙丹剛剛即位,趙太后掌管國政。趙太后是齊湣王的女兒、趙惠文王的王后、趙孝成王的母親,史稱趙威後。

愛他,就放手讓他去做“質子”吧!

趙國新君剛即位,秦國馬上出兵攻打趙國,一連奪下趙國的三座城池。趙國危在旦夕,於是派人向齊國求救。齊國回覆說:“一定要長安君作為質子,才肯派援兵。”

長安君是趙太后最小的兒子、孝成王的親弟弟。趙太后很寵愛長安君,捨不得讓他到齊國做質子,一直不肯答應齊國,大臣怎樣勸說都無濟於事。

愛他,就放手讓他去做“質子”吧!

太后明令臣下:“誰再說派長安君做人質,我一定會朝他臉上吐唾沫。”此時,秦國已大軍壓境,大臣都為此憂心忡忡。

觸龍問安 化解太后怒意

趙國有一位執政官,名叫觸龍,官至左師,跑去求見太后。太后當時還在氣頭上,繃著臉,盛氣凌人地召他進去。

觸龍一步一步慢慢地走到太后跟前,說:“老臣患有腳病,不能快步走路,很久都沒有來拜見您了,但還是擔心太后身體是否也不如以前了,所以想來拜見。”

太后回答說:“現在我都坐輦車。”輦車,古代的一種宮車,可以由人推著走或拉著走。

愛他,就放手讓他去做“質子”吧!

觸龍又問:“太后近日的飯量沒有減少吧?”

太后說:“只喝點粥罷了。”

觸龍說:“老臣不想吃東西時,就強迫自己步行,每天走三四里路,漸漸地就能多吃一些,身體也好一些。”

太后說:“我這個老太婆啊,可做不到這一點。”談到這些,太后緊繃的表情稍微緩和了下來。

愛子 需為其做長遠打算

觸龍和太后聊起家常,說:“老臣有個兒子,名叫舒祺,年紀最小,不成器。臣非常疼愛他,希望能讓他補個侍衛的缺,保衛王宮。臣冒死向太后上奏。”

趙太后說:“好的,年紀多大了?”

觸龍回答說:“十五歲了。雖然還小,但希望趁著老臣未死,來拜託太后。”

太后問道:“男人也會疼愛小兒子嗎?”

觸龍情真意切地說:“當然,比婦人還更疼愛呢!”

太后一聽笑了起來,說:“婦人可疼愛得特別厲害。”

愛他,就放手讓他去做“質子”吧!

此時觸龍說:“老臣認為您疼愛燕後,超過疼愛長安君呢。”趙太后的女兒嫁到燕國,成為燕武成王的王后。

太后不同意,說:“您說錯了,我疼愛長安君更多一些。”

觸龍漸漸切入正題,說:“父母寵愛兒女,就會為他們做長遠的打算。您送燕後出嫁時,為她流淚,是想到她要遠離,心裡傷心不已。燕後走了以後,您也常常想她。但每逢祭祀,您會為她祝禱說:‘一定別讓她回國!’這不就是為她做長遠打算嗎?不就是希望她的子孫,世世代代都能為王嗎?”太后附議道:“是啊!”

愛他就放手讓他做質子 為國建功立業

觸龍讓太后回憶一下,看看三代以前,趙王的子孫中封侯的,是否有人現在還享有侯爵之位。太后想了想,肯定地說:“沒有。”

觸龍又問,除了趙國,其他諸侯的子孫封侯的,是否有後來還享有爵位的?太后還是肯定地說:“我從沒有聽說過。”

為什麼諸侯國的子孫不能長久有好結果?觸龍解釋說:“是因為,他們爵位太高太尊貴,卻沒建立功業;俸祿豐厚,卻沒有為國效力,只是一時擁有很多的財富而已。”

“現在,您已經給了長安君尊貴的爵位、肥沃的土地、很多的寶物,為什麼不趁機讓他為國建立功勳呢?不然一旦您去世,長安君要依靠什麼才能在趙國立足呢?所以,臣認為您沒有為長安君作長遠的打算。臣也覺得,您愛他,比不上愛燕後吧!”

愛他,就放手讓他去做“質子”吧!

太后聽到這兒,怒意全消,心結打開,心悅誠服地請觸龍安排長安君啟程去齊國的事宜。於是,觸龍為長安君準備了一百輛車,送他到齊國去做質子;齊國則按照先前的約定,出兵援助趙國。

趙國有一位賢者叫子義,聽說了此事,感嘆道:“君主的兒子,即使是骨肉之親,如果不建立功業,就不能享有高位;沒有為國分憂之勞,就不能拿取俸祿,貪守金玉珍玩無用,更何況為人臣子呢?”

母親愛護孩子,本就是倫常。在軍臨城下的非常時刻,趙太后明白了,真正愛孩子,就要為他做長遠打算,讓他有能力立足於社會,才是最重要的。“愛他,就放手讓他去做質子吧”,兩千多年前的這段小故事,即便今日讀起來,也很受啟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