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何不喜歡王粲?三大深層次原因絕了這個大才子的官路

王粲因勸劉琮歸降有功,被曹操授為丞相掾,賜爵關內侯,後又遷軍謀祭酒,後來還官拜侍中,但如果因此便認為曹操賞識並重用王粲,那就有些武斷了。其實,曹操看重的只是王粲的文學才華,而在政治、軍事方面留了一手。為什麼王粲只能作為文學侍臣待在曹操身邊,一直擠不進曹氏集團的權力核心和決策層呢?曹操為何不喜歡王粲這個人呢?

曹操為何不喜歡王粲?三大深層次原因絕了這個大才子的官路

一、王粲長得醜,又欠缺政治才能。東漢末至魏晉,自漢末興起的清議之風,逐漸發展成熱衷於對一個人的品評和賞鑑,這種品鑑一開始還注重孝廉,後來則逐漸側重於關注一個人的外表和氣質,以至於演變成了對容貌和氣質的一種狂熱追求,因此,魏晉官場出現了許多美男子。《三國志·魏書·王粲傳》說王粲“容狀短小”、“貌寢而體弱通”,相貌醜陋又不拘小節的男子顯然是不受人待見的。

王粲降曹後,雖然一路升遷,但始終沒有得到曹操的重用,容貌僅是一個方面,重要的是他缺乏政治才能。生逢亂世的曹操需要能謀善斷的政治謀士,精明強幹、果敢剛毅是這種人的首要素質,但是王粲欠缺的恰恰就是這些。陳壽曾對他這樣評價:“粲特處常伯之官,興一代之制,然其沖虛德宇,未若徐幹之粹也。”透過王粲的詩賦創作,也可以洞察他的性格,鍾嶸《詩品》評:“其源出於李陵。發愀愴之詞,文秀而質羸。在曹、劉間別構一體。方陳思不足,比魏文有餘。”多愁善感,文體秀美,文風羸弱,這種氣質對於文學家或許大有裨益,但對政治家卻是一種缺陷。

曹操為何不喜歡王粲?三大深層次原因絕了這個大才子的官路

二、王粲的政治追求和曹操的執政理念不同,甚至大相徑庭。王粲出身於大官僚世家,王氏是東漢山陽(今山東金鄉一帶)的豪族,家族傳統觀念代表了整個士大夫的立場,那就是站在皇室一邊,同宦官亂政作鬥爭。王粲繼承了家族傳統,妄想維護名分門第,側目宦官當權。但是出身於宦官之後的曹操卻有著截然相反的政治理想,他一直在抑制和打擊豪門大族。同時,在政治上注重重用那些有才華、能助他一臂之力的謀士,而不僅僅是才華橫溢的幕府。所以他雖然看中王粲的文學才華,行軍打仗把他帶在身邊,讓他歌功頌德,但卻不讓他進入權力中心。

三、在荊州時,王粲曾主張聯合各路諸侯翦除曹操。王粲在荊州依附劉表之時,雖然在仕途上很不得志,卻創作了一系列文學作品,並在其中闡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張。如《三輔論》、《荊州文學官志》等一些時政文章中就有對曹操的攻擊,“先除曹操,以卒先公之恨”,號召“惟曹(曹操)是務”,主張袁氏兄弟聯手消滅曹操。雖然各為其主,但曹操知道了這些後肯定會對王粲的忠心細細掂量。

曹操為何不喜歡王粲?三大深層次原因絕了這個大才子的官路

王粲縱然胸懷大志,在漢末魏晉之亂世終不得伸,但令人欣慰的是,在文學上他成了 “七子之冠冕”,對王粲來說,不知這是不是造化弄人。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齊瑞霞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