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高原上沒有硝煙的“挖蟲草戰役”,一年就為這一天


由於蟲草資源越來越稀缺,只允許當地農村人進入當地山裡採蟲草,此時也有不少人,而這也是他們最風光時候的收入來源。採蟲草的人們奔往大山裡的採蟲草營地,裡面帳篷、各種炊具、柴禾、酥油、麵粉大米、鹽巴等等一應俱全,物資要維持在大山裡生活近兩個月。

5月末的雜多縣阿多鄉依然需要穿棉衣,在定位儀顯示海拔4626米的加村西尼山的草坡上,藏族牧民尼瑪迦在雜草中一遍遍翻著。全國一半以上的冬蟲夏草產自青海,而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則因出產青海最優質、個頭最大的冬蟲夏草而出名。

“上午的光線不刺眼,最適合找蟲草,找的時候要逆著光斜臥在草山上,眼睛要看得又快又準,看慢了一天找不上幾根,看不準又浪費體力。”尼瑪迦一邊快速用眼睛在草皮上“掃描”一邊對說。

“挖蟲草是一場眼力大比拼,眼力不好的,即使蟲草子座就在眼前,也被當成雜草混淆了。一個牧民家庭中,眼力最好的都是收入主力。”尼瑪迦說。

尼瑪迦說:自己家已經沒有人放牧了,蟲草就是全家的“活命草”,為了活得好點,人們寧願吃苦受累,冒著野狼、黑熊出沒和自然氣候危險,在草山上拼命尋找。

“往年雜多縣因蟲草採挖引發的衝突太多了,周邊縣上甚至外省的人一到5、6月份,都會湧進雜多,有些外來人員甚至把車開到草山上,挖蟲草方式很野蠻,草山破壞得很嚴重。”

在30多天的蟲草採挖季裡,牧民們經歷身體、精神的雙重考驗,但是“一年就為這一天”。

對於當地牧民來說,挖蟲草關乎著一年的生計,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

正說話間,尼瑪迦大聲呼喊起來,只見雜草中,一根矗立在土中、類似牙籤的棕褐色冬蟲夏草的子座出現在視野中,尼瑪迦將片狀斧頭在子座前兩公分處用力扣入土中,再輕輕上抬,一根包裹著大量新鮮泥土的冬蟲夏草被挖了出來,尼瑪迦隨後又將挖出來的泥土小心回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