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國,“碼字”的你也能掙到一套房!

回到民國,“碼字”的你也能掙到一套房!

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反映出時代的變遷。在當下的經濟形勢下,“知識分子”的生存狀態也許差強人意,而抗日戰爭前的民國社會似乎對知識分子更加友好,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熟悉豐子愷的人都知道,他在家鄉建造的,心愛的緣緣堂。這是一座豐子愷自行設計的住所,除了供他一家人居住,宴請好友外,還是他的工作場所。根據豐一吟的描述,石門的緣緣堂的建築費用是當時的六千元,這不算是一個小數目了。緣緣堂採用中式建築的結構,以及當時流行的外形,就建在他的祖居惇德堂和豐同裕染房後面,和惇德堂只隔著一條梅紗弄。

回到民國,“碼字”的你也能掙到一套房!

石門灣緣緣堂

緣緣堂不僅是豐子愷的居所,還是他的精神家園。抗日戰爭爆發後,石門灣遭到轟炸,逃亡路上的豐子愷深深地思念著緣緣堂和在這裡幸福的生活。

1932年、1933年前後,豐子愷的二十多本書在開明書店出版,有《音樂入門》《孩子們的音樂》《音樂的常識》《中文名歌五十首》《子愷畫集》《西洋美術史》《護生畫集》《西洋畫派十二講》等。

回到民國,“碼字”的你也能掙到一套房!

《音樂入門》書影

其中,我們需要注意一下這本《音樂入門》。從1926年至1949年,這本書重印了28次!真是當之無愧的暢銷書了。豐子愷編寫這本書的初衷是給愛好音樂的自學者提供一個入門的教材,但當時很多學校也願意採用這本書作為教材。緣緣堂建立主要就得益於這本書豐厚的稿酬。這座房子的修建過程中還有一個小插曲。

由於梅紗弄和緣緣堂北邊的大井頭這兩條路不是垂直的90度角,造房子的工匠為佔足地皮就把房子建成了南寬北窄的樣子。豐子愷從上海回家後不滿意這樣的改動,說“我不能傳一幢歪房子給子孫”,於是又花了幾百元請人動工。雖然緣緣堂起建的時候,石門灣地區並不存在房價過高的問題,但即使這麼算下來,它的造價在當時也真的不低了。

回到民國,“碼字”的你也能掙到一套房!

今天的石門灣

那麼是不是當時所有的文化人都能夠憑藉出版物安家立業並且過上優渥的生活呢?

回到民國,“碼字”的你也能掙到一套房!

大公報

回到民國,“碼字”的你也能掙到一套房!

魯迅

如果說魯迅先生由於較高的名望和豐富的作品,收入要高於多數人,那麼魯迅先生以外呢?我們再來看看夏衍。從東京歸國後的夏衍,1928—1934年間以翻譯為生,千字2圓。他每天堅持翻譯2000字,一天4元,一個月就是120元,也就是現在4000元左右。而這只是夏衍剛剛開始工作的時候。

回到民國,“碼字”的你也能掙到一套房!

夏衍

如此看來,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前,上海的文化人,哪怕不是名人,哪怕初出茅廬,只要有能力都能夠獲得一筆不錯的收入。當時的房價並不像現在這樣高。緣緣堂的造價換算下來也不過二十幾萬元,今天3、4線小城市房價也不止這些了!

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反映出時代的變遷。在當下的經濟形勢下,“知識分子”的生存狀態差強人意,這值得我們反思。

本文參考:

林素幸《豐子愷與開明書店:中國20世紀初的大眾藝術》

汪耀華《1843年開始的上海出版故事》

陳明遠《文化人的經濟生活》

豐一吟《豐一吟口述歷史》

如有疑問請聯繫我們

本文參考:

林素幸《豐子愷與開明書店:中國20世紀初的大眾藝術》

汪耀華《1843年開始的上海出版故事》

陳明遠《文化人的經濟生活》

豐一吟《豐一吟口述歷史》

如有疑問請聯繫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